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大疆:“磨刀霍霍”无人车
2020年起,关于大疆裁员的传言就再没停过。
飞驰十余年,这家无人机巨头似乎已经走入胡同拐角。有无人机产业链人士透露称,今年消费无人机需求下滑,产能过剩、库存较大是大疆裁员的主要原因。
据路透社8月报道,销售和市场部门是“重灾区域”,创始人汪滔要求削减三分之二的营销和销售职员。
而与裁员相对的,是大疆正在鼎力招聘自动驾驶相关人士。
图源:大疆官网
官网显示,大疆近期正在招聘汽车电子方面的硬件工程师、智能驾驶偏向软件工程师,局限甚至扩展至系统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士。事情地址并不局限于深圳,上海也在招聘局限内。
“在自动驾驶方面,大疆一直都有招聘需求。”一位汽车行业猎头对亿欧示意,“算法类需求最大。”据亿欧领会,去年以来,大疆已向多位自动驾驶业内人士抛出橄榄枝。
自2015年起,大疆研发自动驾驶的新闻便一直在业界撒播,甚至有投资人称大疆未来会将30%的研发都投入该领域。对此,大疆频频否认,公关总监谢阗地一度出头澄清:“公司并未在无人驾驶方面预设商业目的。”
但2020年头CES时代,大疆内部孵化的子公司Livox(览沃科技),依附Horizon(地平线)、Tele-15(远程15)两款低价激光雷达产物,掀开大疆自动驾驶神秘面纱的一角。那之后,大疆对自动驾驶予以否认的官方口径似乎略有松懈。
现在的大肆招聘,更像是大疆在该领域加快脚步的主要信号。有业内人士透露称,大疆内部凭据L3/L4的尺度来划分自动驾驶部门,近期可能官宣自动驾驶最新希望。
已是无人机巨头的大疆,为何要进军一个全新领域?其又计划讲出样的故事?
飞到“顶”的无人机市场
放眼全球无人机市场,若是大疆自称第二,就无人敢称第一。就连鲜少赞美中国科技企业的《华尔街日报》,也自动为大疆贴上“首个在全球主要科技消费产物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的标签。
建立14年后,现在的大疆垄断着全球消费级无人机跨越80%的市场份额,估值跨越1660亿元,在《2020中国独角兽榜单TOP100》中排名第七,是唯一一家垄断全球市场的中国科技巨头。
业界通常将大疆比作苹果。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无人机领域还没有“三星”一样的对手泛起。这一度引得美国对其提议侵权诉讼,指控大疆违反《1930关税法案》第337条有关克制不公平竞争或商业行为条款。
虽然历经两年观察后免于禁令,但作为龙头的大疆依然不能高枕无忧。
“大疆的乐成在于开创了非专业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市场。”Frost & Sullivan剖析师迈克尔·布雷兹曾云云总结道。但问题就在于,大疆太过于专注这个市场,且没有竞争对手。
时至今日,无人机依旧是一个利基市场。在消费端,只有小部门人群有机遇成为无人机大用户,大疆正通过不停降低单价的方式吸引更多玩家,同时与友商相抗衡。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增进并不显著,限飞政策的不稳定更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消费无人机市场就这么大,大疆已是王者,从商业角度来讲,很少有巨头厂商会在这个领域再去挑战它。”有业内人士指出。
大疆简直独孤求败,这也成为无人机普通化的阻碍。“只有大疆真正的竞争对手泛起,无人机才有可能走出利基市场,走向民众。”谢阗地曾示意。
凭据IDC在2018年的展望,全球消费者和企业无人机的市场规模为9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的年均增进率约为30%。云云测算,2020年无人机市场整体规模约为152.1亿美元。Gartner的展望中,这个数字降为112亿美元,其中还至少有五成以上的规模属于行业级无人机。这意味着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被进一步压缩。
汪滔似乎早有预感。2016年他在接受采访时就示意,无人机市场即将靠近饱和,大疆的收入到200亿元也就到顶了。
现在,大疆的营收早已跨越200亿元,但这个收入显然还无法支撑起其1660亿元的估值。
“新兴产业”浮出水面
大疆在追求新的突破,它首先将眼光落在行业应用上。
2015年下半年,大疆建立行业应用部,面向行业企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现在,大疆已在公共安全、能源、修建、基础设施、测绘、电力、石油与天然气等领域推出响应产物。前瞻产业研究院展望,2025年工业级无人机的行业规模约450亿元,平均增速30%左右。
但行业无人机究竟不同于消费无人机,手艺以外,价钱与销售系统都是大疆需要重新深耕的重点。
此外,大疆也在影像系统装备领域努力开拓,宣布地面装备手持云台相灵巧眸、相机云台禅思等。
但严酷意义上讲,不论是行业无人机照样影像系统装备,都仍在无人机范围内。本质上,大疆依旧是谁人大疆,并未踏出自己的恬静圈。大疆需要找到一个足够大,且具有足够想象空间的新领域,作为其营收与估值新的增进点。
大疆曾在一份发给投资机构的融资质料中提及未来理想的营收结构:50%是无人机、25%来自影像板块、25%来自新营业。
新营业是什么?大疆明确提及医疗影像AI市场和教育市场,同时模糊示意另有围绕视觉、算法、影像处置、集成芯片手艺为一体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2019年,大疆已经推出首款教育机器人机甲大师RoboMaster S1,试水机器人教育领域。
但有业内人士以为这是大疆的“障眼法”:“大疆不会宣布自己想做的事情,对外宣布的偏向很可能都是在误导竞争对手。”
生长至今,大疆并未在医疗影像AI市场和教育市场掀起太大水花,这或印证了上述人士的料想。与此同时,大疆避而不谈的神秘“新兴产业”似乎逐渐浮出水面。
2020年头CES时代,大疆内部孵化的子公司Livox(览沃科技)宣布Horizon(地平线)、Tele-15(远程15)两款激光雷达产物,专为L3/L4级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服务。这两款旋镜式激光雷达,以“非主流”的手艺门路与万元以下的低价引发业界关注。
关于Livox的公然资料甚少。听说,Livox建立的初心是大疆希望能在行业无人机上搭载自研的激光雷达,但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发现自动驾驶行业是一个更广漠的市场,Livox的研究主线也变为车载激光雷达。
大疆一直是一家“不愿意多说”的公司。
自2015年起,业界便不停有关于大疆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的新闻传出,对此,大疆频频否认。直到2020年Livox正式推出两款产物,该听说才算有了一点“实锤”。实际上,Livox建立于2016年,公然亮相时已经踏踏实实“做”了4年之久。
有业内人士透露,依附低价,现在Livox的产物已经获得了一部门市场份额。
自动驾驶想象几何?
今年以来,大疆对自动驾驶逐渐“松了口”。在接受关于汽车领域的询问时,大疆一反以往的否决态度,回应称:“将手艺应用在汽车领域的探索已有一定希望。”
近期,大疆在各大网站更新的大量招聘信息,更为其研发自动驾驶手艺的听说增添了可靠依据。
据亿欧领会,与百度的IDG(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类似,大疆内部大要上将自动驾驶分为量产自动驾驶与前瞻自动驾驶两个部门,前者专注于L3级自动驾驶手艺的研发,后者的偏向则是L4。暂时不清楚是否也有智能交通相关营业。
或许在更早前,大疆就最先筹备搭建自动驾驶营业团队。
2015年,其硅谷研发中央引入前特斯拉工程师戴伦·里卡多(Darren Liccardo),为全球工程副总裁。凭据领英信息,戴伦在特斯拉任职时代建立了ADAS工程团队,也曾在宝马担任自动驾驶手艺研发团队负责人。
2017年戴伦脱离后,大疆在自动驾驶方面陷入寂静,直到近期从其招聘信息及Livox的动作上才重见眉目。
于大疆而言,自动驾驶自然比无人机市场更具想象空间。据东吴证券测算,2020年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为844亿元,2025年将到达2250亿元。这个数字仅针对海内ADAS市场而言,更不必说“钱”景更为广漠的L4级自动驾驶领域了。
已往两年时间里,自动驾驶在中国的生长简直经历过低谷。但今年以来,小马智行、驭势科技、踏歌智行等企业获得新融资及商业化新希望,证实自动驾驶仍是一个值得历久投入的领域。
自动驾驶之所以曾被看衰,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商业化难题,这恰恰是大疆“最不在乎”的部门。有大疆高层如是形貌:“大疆像个伟大的实验室,产物生长由手艺研发所串联,商业化的项目不到实验室的1/3。”
这种手艺先行的精神传承于创始人汪滔。创业初期,手艺身世的他就并未对商业模式有过多的思索,却对产物细节千锤百炼。
大疆内部工程师文化粘稠。在其研发逻辑中,商业化偏向从来不在第一思索位。研发团队以为,预设商业化偏向后再做研发,一定做不出来。
大疆总裁罗镇华曾一语点明公司运营思绪——研发产物时,大疆首先追求的是手艺突破,一旦到达这个阶段,清晰的市场需求就会泛起。
另一个华为?
手艺上而言,感知部门依旧是现在自动驾驶最难解决的问题。而过往时间,大疆恰恰在视觉识别上积累了厚实履历。
2016年精灵4宣布时,汪滔就以一句“迎接来到盘算机视觉时代”点出其精髓所在。与此同时,大疆将自己的形貌从“Flying Camera”改为“Flying Robot”,进一步昭示人工智能野心。尔后其宣布的“御”Mavic Pro更是首次在无人机上应用深度学习手艺,强化智能化功效。
“大疆具有手艺基础。”有业内人士剖析称,“虽然可以做到从无人机到无人驾驶的应用场景迁徙,但难度也很大。想要做好,不亚于重新研制一款‘精灵’产物。”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显示,大疆在申请无人机相关的手艺专利的同时,也获得了自动驾驶汽车相关专利。如用于自动驾驶的控制方式、控制装置及车辆;车载成像装置的安装参数简直定与驾驶控制方式及装备等。
图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在自动驾驶领域,大疆也有“依赖”。大疆的董事李泽湘,曾在2017年领衔创办了自动驾驶公司希迪智驾。该公司于今年完成两江基金领投的超亿元A 轮融资,正在加速自动驾驶新基金营业落地。
李泽湘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汪滔的恩师,因早期对大疆的投资和经心扶持,被外界称为大疆“孵化者”。在大疆进入自动驾驶领域后,李泽湘将从哪些方面再次辅助学生汪滔,也是留给外界的一个“彩蛋”。
关于大疆自动驾驶的公然信息甚少。亿欧预测,在自动驾驶领域,大疆很可能实验走华为在汽车行业的门路——不造车,但通过多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赋能主机厂。
10月尾,华为宣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包罗1个盘算和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服务、智能电动5大通讯系统,以及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30多个智能化部件。
“HI”基于华为的ICT手艺优势打造,大疆对手艺的极致追求也是业界共识。
纵观大疆产物生长历史,其一样平常都是先从子系统切入,再逐渐生长至系统制品。从飞控系统到航拍无人机如是,从航拍悬挂云台到手持云台亦如是。凭据已有的激光雷达产物来看,大疆之后势必推出更多系统制品及手艺相关解决方案。
因高薪高压的企业文化,有人将大疆称为“小华为”。而在汽车领域,大疆或许也会酿成“另一个华为”。
结语
过往,大疆凭一己之力开创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对手艺的执着追求,使其积累了跨越5000条专利信息,从而拥有绝对的手艺壁垒和话语权,任何想做无人机的公司险些都要取得大疆的专利允许。
但汪滔并未将大疆局限在无人机领域。从其对多领域的探索可见,大疆希望成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自动驾驶,即是在该领域的一次深度探索。如若乐成,大疆的估值,势必还要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