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动力电池产业剧变中,宁德时代拿什么保住一哥

继市值上逾越中国石油后,宁德时代就一直处于“风暴眼”中。

昨日,据财联社报道,宁德时代将向现代汽车团体专属平台“E-GMP”打造的二款车型供应动力电池,供货时间将于2023年最先。

对此新闻,宁德时代虽然并未做出回应,但其股价却很快发生了转变。据Wind数据显示,昨日宁德时代收盘股价大涨8.18%至404元/股。

而在6天前,宁德时代连发多个通告示意,“投资不跨越120亿元建设四川宜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投资不跨越120亿元建设广东肇庆动力及储能项目”和“投资不跨越50亿元建设福建宁德一汽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

受此新闻利好的影响,自越日开盘高开3%至379元/股后,2月4日收盘股价继续上涨至388.5元/股,涨幅到达1.97%。

在前一天,随着一份股份解禁文件的宣布,已让宁德时代成为关注的焦点。

早在2月1日,宁德时代就宣布了一份“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醒性通告”,通告示意将清扫限售和现实可上市流通的股份,占其现在股本总数的5.25%,而解禁上市流通日为2月4日。

据界面新闻统计,这次宁德时代的解禁市值为4332.89亿元,险些占到其发稿前总市值9555.5亿元的一半。虽然现在解禁股持有者并未亮相是否会减持,但资本市场对此依然示意担忧。

实在,自宁德时代逾越中石油后,其股价就一直上演着“过山车”的走势。而这背后,或许反映着宁德时代“内忧外祸”的不稳固现状。

受疫情影响,去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受阻,动力电池行业由此受到颠簸,需求和装机量随之下滑。正因云云,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显示并不优异。

此外,在上月接连发生的宁德时代旗下电池工厂的爆炸事宜,也让其陷入短暂的动荡之中。

而在外部市场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生长,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却逐年加剧,宁德时代虽依然坐在“一哥”的位置上,但身边的威胁并不少。

先不说比亚迪、国轩高科等海内动力电池厂家的追赶,LG化学及松下等外洋电池厂商近几年也最先逐鹿海内市场、并紧追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逾越中国石油,外界将此视为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取代燃油车的信号。

在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宁德时代是否能坐稳动力电池“一哥”的位置?

1

当股价坐上“过山车”

“基本知足。”

十四年前,曾任中国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示意,彼时的中国石油简直能撑得起这个评价。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A股风景上市,首日开盘价一度被投资者推高到48.6元/股,也用71181亿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

殊不知,这家昔日里全球第一市值的公司,却在十四年后被一家制造动力电池的厂商在市值上所逾越。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就在去年12月21日,宁德时代的股价涨幅超12%,当日收盘股价为325元/股,市值也随即到达了7571亿元。一周后,在12月30日,宁德时代股价涨幅到达10.39%,收盘股价为340元/股,市值也到达7920亿元,一举逾越中国石油当日7558亿元的市值。

今年开年后,这样的涨势还在继续。1月4日收盘时股价实现高涨15.09%至404.1元/股,这之后,股价继续飞涨直至到1月7日,收盘股价到达413.23元/股,市值到达9626亿元的新高。

不外,就在宁德时代正向万亿市值冲锋之时,却被踩下了“刹车”。

1月7日,据“宁乡宣布”微博称,当日晚间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湖南邦普”)老厂车间发生爆炸起火事宜。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该公司属于宁德时代控股的子公司。

作为当事方的宁德时代对此事故虽很快做出了回应,但由于这家公司主要卖力宁德时代电池产业中接纳部门的营业,受此影响宁德时代越日收盘时股价为404.5元/股,降幅到达2.11%,市值在一天内蒸发203.32亿元。

今后一周,股价的颓势继续延续。1月11日股价继续走低,当日收盘价为390元/股,降幅为3.58%;时代虽有小幅反弹,但股价的降幅并没有获得缓解,在八天后收盘股价降到366.11元/股的低点,当日市值也跌至9000亿元以下。

到了1月20日,宁德时代股价回涨至收盘价391.4元/股,涨幅一度到达了25.29%。在业内看来,这一回涨与前日其宣布的专利有很大关系。

1月19日,宁德时代宣布了两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发明专利。据专利文件可以看到,这两项专利都与固态电解质相关,将有利于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施展。自上月初蔚来推出150kWh固态电池包后,宁德时代这一专利成为这一领域又一希望。

受此新闻的利好影响,今后几天宁德时代的股价一起走高,于1月22日重回400元股价,当日收盘价为408元/股,市值也重回9100亿元之上。

但很快,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由于爆炸事宜而陷入“泥潭”之中。

1月20日晚间,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曲靖市麟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宣布通告称,当日上午其一个室外尾气吸收塔发生爆炸。据德方纳米曾披露资料显示,其公司在2014至2016年均为宁德时代的前五大供应商。此外,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占其公司总股本的40%股权。

这之后,宁德时代虽然对此爆炸事故很快做出回应,并示意只是参股关系,未介入其公司的生产运营,但也没有盖住股价的下跌。

就在事故发生的下一周,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下跌,自1月25日收盘时的396.95元/股降至1月29日收盘时的354.11元/股,降幅到达了4.27%,这也是宁德时代在上月股价的最低点。

而到了本月初,宁德时代股价继续走低。2月1日,其股价收盘价为350.33元/股。但随着宁德时代连发多个扩产通告后,实时将股价的下跌再次止住。自2月2日宣布通告后,宁德时代股价最先回调,至2月4日收盘时,股价较2月1日股价已回涨38.17元/股。

至此,从宁德时代于去年12月逾越中国石油、股价也随即到达了413.23元/股的高点后,停止本月5日收盘其股价已上演了多次升沉,堪比坐上了“过山车”。

其股价的不稳固,或许也反映着宁德时代颇具挑战的现状。

2

宁德时代的“内忧外祸”

在现在动力电池这个赛道上,已坐到“头把交椅”的宁德时代压力也不小。

去年10月,宁德时代宣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进了0.8%;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进4.24%。这也是宁德时代去年前三季度首次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进。

虽然宁德时代在第三季度交了一份较为悦目的“成绩单”,但也无法遮盖住前三季度的颓势。据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净利润36.82亿元,同比下降2.07%。

对于宁德时代去年前两季度的生长晦气,与疫情不无关系。

随着去年年头疫情的发作,去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大幅降低。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宣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划分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划分同比下降36.5%和37.4%。

“去年上半年突发疫情及政策影响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团体下滑,而动力电池装车量也随之下降,从而影响电池供应商收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北京商报这样示意。

在外界看来,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其营收和净利润应该会获得回升。但对于宁德时代而言,事情并不是云云简朴,曾作为“立身之本”的手艺门路已摇摇欲坠。

早在2011年,宁德时代就在福建宁德市确立,但在彼时的动力电池赛道上,已然慢了许多,它前面已有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两个已实现“自给自足”的玩家。

作为宁德时代创始人的曾毓群自然也看到了这点,于是在公司确立之初,就另辟蹊径——没有将那时市场普遍认可的磷酸铁锂门路作为主打门路,而是选择了成本更为高昂的三元锂门路。

就在曾毓群做出这个选择后,政策也帮了他一把。

在宁德时代确立的一年后,中央宣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设计(2012-2020年)》,设计提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要到达150Wh/kg以上,而在那时只有三元锂电池能到达这一指标。

于是,在政策盈利的“加速”下,宁德时代于2017年借势逾越了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一举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在这之后,宁德时代继续在三元锂电池方面做着研发,并在两年后推出并量产了“811电池”。

简而言之,811电池即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和锰三者配比为8:1:1的三元锂电池,这一电池可以将能量密度提升至170Wh/kg,并有用的提升装载此款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811电池虽有诸多优点,但自推出后就一直备受质疑。

首先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去年海内市场发生了跨越20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这其中多为装载三元锂电的车型。而随着去年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一场“针刺试验”,更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的安全性送上舆论的焦点。

“根据现在的手艺,811电池系统做到不起火险些不可能。若是要做到单体电芯不起火,估计会接纳固态/半固态电池,或者较大地牺牲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傅振兴对车市物语这样示意。

除了安全性之外,三元锂电池现在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被挤压。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同盟去年11月宣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海内三元锂电池共计装车5.9GWh,同比累计下降8%;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7GWh,同比累计增进上升13%。根据这个趋势,2021年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大概率会跨越三元锂电池。

正如云云,去年业内一度有传言称“宁德时代会放弃811电池”,宁德时代虽然对此举行辟谣,但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市场份额受挤压等“内忧”问题依然存在。

相比于“内忧”的困扰,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外祸”或许更具有威胁。

实在,宁德时代前几年之所以可以坐到“一哥”位置上、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还要得益于政策的扶持。

2015年,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白名单”,海内新能源车企只有接纳“白名单”中企业的电池才气获得补助,进入“白名单”之中就有宁德时代。

借此,宁德时代在政策的扶持下驶入生长“快车道”。2019年,包罗华晨宝马、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厦门金旅、北汽、中车团体、吉祥在内的各个车企,宁德时代电池的装机比例都在90%以上。

但随着昔时工信部取消了“白名单”,挡在外资动力电池企业眼前的“墙”被推倒,这些企业就此进入海内市场再无阻碍。而作为海内动力电池行业“一哥”的宁德时代,首当其冲地迎来了LG化学、SK等外资电池企业的挑战。

据SNE Research 宣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以1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这之后,宁德时代虽夺回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位置,但LG化学和松下依然在其死后紧追。

实在,随着宁德时代在市值上逾越中国石油后,在业内看来一个新的能源时代就随之开启。但对现在的宁德时代而言,除了要面临自身“内忧外祸”的问题之外,还要思索一个“老问题”——若何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一哥”职位?

3

新时代下,宁德时代拿什么稳住“一哥”职位?

“对于许多竞争对手而言,汽车电池通常只是他们的几个营业领域之一。但对我们来说,一切都要围着电池转,我们必须成为这个领域的最强者”。

在宁德时代确立不久,在被媒体问到对于公司及未来的思索时,曾毓群曾这样回答道。

但要让宁德时代做到这点,实在并不简朴。

这是由于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自生长以来,就存在着一个老例——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筐里。简言之,就是任何一家车企并不会只选择一家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供应商,而是同时选择几家。

就拿特斯拉为例,就现在其电池供应商就已经席卷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国际三大电池巨头。“为保证其电池供应稳固,我们会选择多家电池供应商来供应电池。”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对媒体这样示意。

而作为海内动力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同样并不是车企的唯一选择。

民众2020年豪掷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又选定万向一二三作为供应商;奔腾也投入万万欧元入股孚能科技。就连曾作为宁德时代的“伯乐”——华晨宝马也在去年7月选择了亿纬锂能。

这背后的缘故原由很简朴,动力电池企业无法知足众多新能源车企的需求,为了实现生产,车企们不得不选择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纵然到了2021年,这样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到TWh时代。”

就在上月召开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云论坛上,曾毓群曾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在他看来,2021年最先全球锂电池行业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需求会有显著的提升,但反观供应端,现在全产业链的产能供应增进相对较慢,有用供应不足。

换句话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生长,也让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但行业的基本规则并没有改变——知足更多车企的需求,来抢夺更多市场。

而从今年头最先,众多新能源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就已呈现出井喷式增进。

特斯拉国产Model Y强势上岸海内市场,由于超预期降价一度导致官网瘫痪;紧接着,蔚来宣布了新车型ET7,据蔚来团结创始人秦力洪对媒体示意,ET7订单量也跨越预期。在之后,智己汽车也宣布了自己的新车型,并开放预订。

除此之外,像小鹏、威马、零跑等海内新能源车企、宝马、奔腾及奥迪等传统燃油车车企也都会在2021年推出旗下的诸多新车型。

从特斯拉、蔚来,再到小鹏、宝马等车企的高速放量,都在增大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供应压力。据高工锂电机构统计,2021年海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上调至197万辆,同比增速将跨越52%,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达97GWh。

为了知足更多车企的需求和抢占市场,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们纷纷最先了扩产“运动”。

就在本月初,宁德时代就宣布通告称,将在四川宜宾、广东肇庆和福建宁德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基地及动力储能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而在2020年12月尾,宁德时代宣布,投资390亿在福建福鼎、四川宜宾、江苏溧阳三地增产扩产。短短几个月,就大手笔拿出近680亿元扩充产能。

紧接着,比亚迪也宣布通告示意,将划分以现金的方式对旗下的子公司举行增资扩产。

除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扩产上举行加速,它们死后的动力电池厂商们也最先奋力紧追。

上月,中航锂电宣布投资50亿元、设计产能为10GWh的项目即将迎来正式投产,二期项目设计已在举行中。而在去年,国轩高科柳州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最先动工;蜂巢能源宣布投资155亿元在欧洲确立24GWh电池工厂。

然而,就在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做着扩产的同时,也最先觉察仅仅通过原来的扩产设施很难赢得更多市场,由于从去年最先已有许多新能源车企已不甘被电池厂商“卡住脖子”,最先亲自下场结构电池营业。

去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池日”上宣布了旗下的新能源设计,并示意在两到三年后,当实现自给自足后,不清扫向外输出电池产物。再到今年,蔚来、智己汽车和广汽新能源均已推出的旗下新电池手艺,连线出行曾在《》一文中举行了详细论述。

“虽然像蔚来、智己汽车等车企及品牌现在在电池方面,还在与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互助,但在这些车企摸透电池生产工艺后,很大概率会真正自研电池,就像特斯拉那样,这样可以让成本降到更低。”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从业者对连线出行示意。

正因这样,宁德时代为了在新的时代下,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职位,不再仅对动力电池营业举行继续结构和研发,也最先向其他营业最先拓展。

据北京商报报道,自去年最先宁德时代投资了包罗同类电池厂商,并涉足上游电池原材料端、证券、汽车制造、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等领域。而在今年1月,宁德时代还介入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的C 轮融资。

在业内看来,宁德时代最先向供应链上下游及新兴科技领域投资并不意外,介入投资和结构其他领域营业不仅可以稳固供应、平摊风险,也能提升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现在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生长与普及,可以确定的是,宁德时代市值逾越中国石油并不是生长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只不外,宁德时代要想在新能源时代下继续稳坐“一哥”位置,就需要随着时代转变随时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