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什么才是真0糖?

导读:近年来,全民刮起“无糖”风,从外资食物饮料巨头到本土传统企业和新锐品牌,纷纷推出多种新型代糖甚至是零糖产物。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区域开征严酷的糖税,我国也频仍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提倡减糖生涯,提倡使用食物平安尺度允许的自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

但关于0糖、0蔗糖、低糖和代糖的看法经常被滥用,元气森林也在4月10日晚就0糖和0蔗糖的产物标识宣传致歉。国家提倡的减糖,减的是什么“糖”?宣称0糖0卡0脂肪的产物是不是真0糖?被热炒的赤藓糖醇到底是什么?本文将从制糖业、甜味剂和2C糖类消费品三个方面剖析糖行业,希望帮人人搞明了上述看法,也能对投资创业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糖”?

1.糖的分类

从化学上来讲,糖类是自然界普遍漫衍的一类主要的有机化合物,一样平常食用的蔗糖、食物中的淀粉、植物体内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于糖类。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界说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凭证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其中以双糖最为主要)和多糖。

单糖:不能再水解成更简朴的糖,包罗葡萄糖、果糖及半乳糖。

低聚糖:每摩尔糖水解后可发生2-10摩尔单糖。其中以双糖(二糖)最为主要,常见的双糖包罗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每摩尔多糖可水解成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素。

我们平时所说的糖,通常指食糖,即狭义看法上的糖,泛指具有甜味的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晶体,即单糖和双糖,其中最主要是双糖中的蔗糖,蔗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甜菜和甘蔗中含量最厚实,平时食用的白糖、红糖都是蔗糖。而广义上的糖类除了包罗这些含有甜味的物质,也包罗无嗅无味的淀粉、纤维素等这类多糖物质。本文中我们讨论的糖指狭义看法上的糖,即食糖,主要以蔗糖为主。

2. 当我们谈减糖,减的事实是什么糖?

在回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划分来看一下天下卫生组织和我国在各自的减糖建议中对糖的界说。

在天下卫生组织2014年更新的《成人与儿童糖摄入指南》中,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 5%以下。凭证世卫组织在《天下卫生组织简报》中的注释,这里的“减糖”建议只针对游离糖,不包罗完整水果和蔬菜中的糖。水果和蔬菜中的糖被称为内源性糖,这些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起来更为缓慢,进入血流所需的时间比游离糖更长。根据世卫组织的界说,游离糖是指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物中的单糖和双糖,加上蜂蜜、糖浆和果汁中自然存在的糖。

在我国2019年出台的《康健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指出,现在我国人均逐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提倡成人人均逐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激励消费者削减蔗糖摄入量;提倡食物生产谋划者使用食物平安尺度允许的自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由此可见,我国提倡的减糖中的“糖”指人工添加糖,最主要的是蔗糖。

虽然世卫组织和我国政策中对减糖的界说不完全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得出共性的结论:我们平时说的糖或者说食糖,是指人工精制糖,其中最主要就是蔗糖,包罗白糖、红糖等。各项政策中提倡的减糖,也主要是指削减蔗糖等人工精制糖的摄入量。

对于生产人工精制糖的制糖业来说,其主要以甘蔗和甜菜为质料生产蔗糖,我国是产糖大国,同时也是食糖消费大国。蔗糖(以其中的白砂糖为主)作为主要的甜味食物质料,普遍存在于各种包装产物中。除了饼干面包、饮料等这些有显著甜味的产物,膨化食物、辣条等咸味、辣味零食中也含有白砂糖。

3. 代糖是指什么?

近年来,随着高糖能量饮食的摄入,糖尿病、超重、肥胖、龋齿比率不停上升。人们逐渐意识到过多摄入糖对体内的危害。但数百万年对环境的顺应,塑造了人类的基因结构,人们对甜味的偏好刻在其演化的基因里。虽然知道吃糖不康健,但吃糖可以减压,带来放松愉悦的感受,因此大多数人照样难以戒除甜食。

一方面是人们康健意识的醒悟,对康健生涯方式的追求;另一方面,人们又难以戒除糖对味蕾上的诱惑。因此,既可以知足人们少摄入糖,又可以给予人们味觉上知足的代糖产物需求应运而生。

代糖,更准确地应该称为甜味剂,指能够赋予食物以甜味、能量很低或者不含能量的物质。甜味剂在知足消费者对甜味觉需求的同时,又没有糖的高能量,也不会迅速升高血糖,以是成为了糖的替换品,正被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在食物饮料中。

虽然关于甜味剂的平安性时有争议,然则随着生产工艺和研发手艺的提高,口感好和平安性更高的新型甜味剂逐渐应用,早期平安性能低的甜味剂会不停退出。我国在《食物平安国家尺度食物添加剂使用尺度》(GB2760-2014)中,对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品种以及使用局限和最大使用量做了详细划定。根据相关律例尺度使用甜味剂,是有平安保障的。在后文我们会详细剖析各种甜味剂的特点及生长现状。

4. 2C消费品糖是什么?

面向C端消费者糖类消费品可分为两大品类:一类是休闲零食类的可以直接吃的糖果,好比云耕物作的红糖姜茶,Buff的功效糖;另一类是作为调味品糖,可以在饮料和食物中直接加入的固态糖或者糖浆,或者家庭烹饪、烘焙等用的糖,这个在西欧和日本等有家庭烘焙传统的国家使用对照普遍。

二、制糖业生长现状

1. 行业生长概览

甘蔗和甜菜是人工精制糖的主要原质料

甘蔗属于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生长需要年平均温度较高且雨水量充沛,甘蔗糖主要产地为巴西、印度、中国南部、泰国、美国南部、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甜菜耐寒性较强,可以在不相宜甘蔗生长的偏严寒区域莳植,全球主要甜菜糖产地为欧盟、俄罗斯、美国北部、加拿大、中国北部、日本等。全球仅有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阿根廷等8个国家既生产甘蔗糖又生产甜菜糖。甘蔗的产糖率在15%-20%,甜菜的产糖率在10%-17%,甜菜糖中因含有甜菜碱和棉子糖,口感不及甘蔗糖。

从产量来看,1970s以前,甘蔗糖和甜菜糖比例基本持平,甘蔗糖占总供应量约为55%;随着巴西、印度等国家大兴甘蔗业,使甘蔗糖产量在80年月有较大幅度增进,与甜菜糖产量的差距逐步拉开;21世纪后,随着欧盟的食糖市场改造,各国产量随着津贴和生产配额的削减而削减,甜菜糖产量进一步削减。凭证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糖产量19450万吨,其中蔗糖产量15102万吨,占比 78%;甜菜糖产量4347万吨,占比22%。总体上看,全球甘蔗产量近年来有一定的增进,总体较为平稳。我国甘蔗产量远大于甜菜,受“糖周期”的影响,在差异年份有一些颠簸。

印度、巴西、欧盟、泰国、中国是全球5大产糖区域,产量合计占比达60%

2018/19 榨季全球前5大产糖国/区域划分为印度、巴西、欧盟、泰国和中国,合计产量占全球食糖总产量比例约为 60%。2019年,随着巴西制糖业减产,印度成为第一大产糖国,同时印度也是全球白糖消耗最多的国家。巴西仍然是国际糖价决议性国家,出口量占比最大;泰国是国际原糖第二大出口国,白糖生产是主要产业。

2018/19 榨季,天下食糖出口量为5486万吨,占该榨季天下总产量比例超30%。全球主要产糖国往往也是出口大国,2018/19 榨季巴西、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欧盟合计糖出口量占全球总出口量达71.5%;其中巴西占35.7%。

我国糖业产能不足以支持海内消费;广西是我国食糖主要产区,占比达59%

我国为天下第三大食糖消费国,美国农业部展望我国 18/19 榨季食糖消费1580万吨,同比增进0.6%。2014年以后,我国食糖消费量竣事整体上升趋势,在1500万吨水平上下颠簸,整体趋稳。中国糖业产能不足以支持海内消费,海内食糖消费约三分一直依赖入口,是食糖第二大入口国。

由于生长相宜温度的区别,甜菜主要适于莳植在东北、西北、华北等较低温度区域,主产地为新疆、内蒙古等地。甘蔗则相宜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生长。我国生产以甘蔗糖为主,2018/2019 榨季我国甘蔗糖占比到达 87%。广西是我国食糖主要产区,占天下食糖总产量的59%。

受原质料生长特征的限制,糖产量泛起周期性颠簸

由于甘蔗、甜菜的生长特征导致食糖的生产泛起显著的周期性。甘蔗在上年收获之后,留在土地中的甘蔗芽在相宜的环境条件下萌芽出土,再长成蔗株,称宿根蔗,宿根年限一样平常为2-3年。宿根蔗一样平常占种蔗面积的70%左右,宿根蔗生长的利害,直接影响到次年甘蔗的总产量,宿根具有2-3年增产,之后2-3年减产的纪律,一样平常以6年为完整周期。白糖价钱也会随之泛起三年的下跌、两年多的上涨,即泛起糖周期。

2.市场介入者

凭证中国糖业协会数据,住手2019年6月,我国共有4000万糖农,制糖企业(团体)46家。糖厂216家,2018年销售收入677亿元,制糖企业亏损19亿元。我国制糖业的市场介入者主要以上市公司为主,出现出区域性显著、集中化趋势提升、国有化水平高等特点。制糖业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主要显示为市盈率偏离较大,市净率偏低的特点。

三、甜味剂行业生长现状

1.行业生长驱动力

1.1政策上

为国民康健减糖上升至国家层面,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提倡减糖生涯

在国务院宣布的《康健中国行动2019-2030年》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肩负占总疾病肩负的70%以上,成为影响康健的主要因素;现在我国人均逐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g(天下卫生组织推荐人均逐日添加糖摄入不跨越25g),其中儿童、青少年摄入量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康健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明确提倡都会高糖摄入人群削减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自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换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物。

深圳卫健委宣布了《深圳市酒精饮料碳酸饮料康健提醒标识制作尺度和设置规范(试行)的通告》,正式宣布相关标识,这在天下尚属首创。根据《康健条例》划定,2021年1月1日起,对含糖饮料销售场所的标识举行了明确规范,若是商家不设置相关标识,则由市场监视治理部门予以忠告和设置响应处罚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政策条例都格外强调了,对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建设康健校园。从小给中小学生转达和培育无糖少糖的生涯理念和生涯方式,也会影响其成年后的消费习惯。从久远来看,饮食少糖化是事态所趋。

从全球来看,早在2003年,天下卫生组织就建议将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往后经由十年的研究更多的证据显示,降低游离糖对人体康健有益,2014年,天下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降低到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

2014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摄入过多糖对人体康健的危害,通过接纳强制性征税的方式来削减人们对糖的摄入,现在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区域开征严酷的糖业税。

1.2需求侧

从需求端来看,对内在康健和外在美的追求,消费者减糖诉求不停提升

糖的过量摄入不仅会增添患心脏病和癌症风险、容易肥胖、易骨质松散、引发龋齿,还会加速皮肤老化和皱纹的发生。因此,无论是对内在身体康健照样外在美的追求,减糖正在成为各个岁数段消费者的配合需求。

近年来,随着高糖能量饮食的摄入,糖尿病、超重、肥胖、龋齿比率不停上升。凭证IDF数据,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20-79岁)已达4.63亿,预计到2045年,全球将有7亿人患有糖尿病。IDF预计至2045年时,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中国、印度和美国将划分到达1.47亿、1.34亿和3600万。

《中国住民营养与慢性病状态讲述(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住民超重/肥胖率已跨越50%,6至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靠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也到达了10%,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住民身体康健的主要问题。

随着糖尿病、肥胖等康健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相关机构对减糖生涯理念的推广,消费者的控糖意识不停提升,在产物消费上逐渐偏好选择低糖/无糖产物,减糖渐成趋势。

1.3供应侧

随着生产和研发工艺的成熟,甜味剂性能不停迭代;成本上来看,甜味剂成本远低于蔗糖

甜味剂生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开发和应用历史,随着手艺和研发的提高,甜味剂不停优化,其易用性、稳固性和平安性越来越高,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成熟,为其应用提供了基础。此外,消费者对于康健和口感的双重需求,减糖意识的醒悟,也在倒逼着种种代糖新产物的优化。

从成本上来看,人工甜味剂和蔗糖实现相同甜度时,人工甜味剂成本不到蔗糖的 10%,对于厂商而言,使用甜味剂替换蔗糖可以显著降低其生产成本。凭证兴业证券研究数据显示,以常见的饮料为例,一瓶 1L 的中含糖量饮料含糖量通常为 50-100g,在相同甜度下,将蔗糖替换为安赛蜜或三氯蔗糖成本端可划分降低甜味剂成本 91.5%、92.3%,成本优势显著。

2.甜味剂分类及特点

甜味剂指能够赋予食物以甜味的物质,是食物添加剂的一类,能量很低或者不含能量。甜味剂种类较多,按泉源差异可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自然甜味剂和功效性糖醇;根据甜度倍数可分为高倍甜味剂和低倍甜味剂,自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其甜度通常是蔗糖的几十到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属于高倍甜味剂;功效性糖醇甜度通常低于或略即是蔗糖,属于低倍甜味剂。

需要注重的是,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算是自然甜味剂,但因耐久被人食用,通常不被视为食物添加剂。本文讨论的甜味剂不包罗这类糖类物质。

从应用领域来看,甜味剂普遍应用在饮料、餐桌调味品、小我私人照顾护士产物、烘焙食物、药品、保健类食物、糖果巧克力、医药类用品、化工类制品等多个领域。其中,饮料领域是甜味剂主要应用领域。

从应用偏向上来看,分为针对B端企业生产历程中使用的食物添加剂和C端消费者可以直接食用的糖产物。

B端生产商:作为食物饮料添加剂,添加在所生产的产物中。糖是大多数食物饮料的主要配料之一。随着无糖趋势的生长,下游消费者的减糖需求会倒逼上游食物饮料生产商加速甜味剂对蔗糖的取代。

C端消费者:直接吃糖果类,休闲零食和功效性糖果;在饮料和食物中直接加入的固态糖或者糖浆,以及烹饪、烘焙等用的调味糖。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剖析下各种甜味剂的特点及生长现状。

2.1人工甜味剂

人工甜味剂指通过人工化学刷新或合成的具有甜味的化学物质,甜度高,没有热量,大部门人工甜味剂险些不被人体转化,不具备营养价值。人工甜味剂泛起时间早,生长至今已履历了从最初的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到平安性更高、口感更好的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六次产物迭代。

糖精钠

糖精钠是历史最悠久的合成甜味剂,于1879年推出,1910年正式生产使用,甜度约为蔗糖的350倍,但平安性存在质疑,许多国家被禁用。我国已对糖精钠的生产、应用举行控制,执行定点生产、限产限销、总量控制。

甜蜜素

甜蜜素于1937年推出,甜度约为蔗糖的50倍,存在致癌风险,天下40多个国家阻止使用。我国对其使用有明确限制,可应用在水果罐头、果冻、冷饮、复合调味料、面包、糕点、利便米面、果酱、蜜饯、熟制豆类、果糕、凉果、坚果这些食物类目中,并对其用量有严酷的限制。除上述食物外,其他食物一律不得添加甜蜜素。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于1965年开发,1970年月正式生产,甜度约为蔗糖的 200倍,总体上对照平安,但不适合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现在有90多个国家和区域批准使用。阿斯巴甜的在高温或高pH值情形下会不稳固,不适用需用高温烘焙的食物,故在饮品中阿斯巴甜的应用性对照多。

安赛蜜

安赛蜜于1967年开发,1978年正式量产,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性价比高,平安性和稳固性高,口感好,现在有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2005年,德国Nutrinova安赛蜜专利到期,海内企业纷纷投资建设安赛蜜产能,导致安赛蜜产能快速增添。

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俗称蔗糖素,于1976 年推出,并于1988年投入市场,甜度约为蔗糖的600倍,是以蔗糖为质料的功效性甜味剂,具有较好的消融性和稳固性。全球有12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主要应用于食物、保健品、医疗和日化产物中。凭证华东理工大学数据,全球三氯蔗糖的需求量从2009年的2500吨增值至2018年的1-1.1万吨,增进4倍以上,现在全球三氯蔗糖需求增速在15-20%左右,市场生长趋势向好。中国三氯蔗糖市场在2008年最先生长,到2018年市场需求量已靠近3000吨,占全球总市场需求量的30%左右,是近年来全球市场增速最快的市场区域。中国是三氯蔗糖产物生产和出口大国,产物80%出口,约20%内销。

纽甜

纽甜于1993年研发,我国2003年正式批准通过,欧盟2010年通过。甜度是蔗糖的7000-13000倍,甜度倍数高,甜味纯正,无苦味及其它后味。由于甜度高,难以把控,现在应用上不太成熟。

阿力甜

阿力甜于1979年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具有蔗糖的甜味和风味,甜味迅速、持久,无任何苦味,但因分子结构中含有硫原子而稍带硫味,其甜度是蔗糖的2000-2900倍,阿力甜尚未被FDA认可,全天下只有中国、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6个国家批准使用,应用局限较窄。

2.2自然甜味剂

自然甜味剂从自然植物中提取,名称中通常有该植物的名字,自然甜味剂因素平安,现在应用时间不长,主要分为索马甜、甘草酸铵、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其中甜菊糖苷及罗汉果甜苷是自然甜味剂的两大主力。

索马甜

索马甜的甜度为蔗糖的1600-2000倍,甜度倍数高。1979年被日本首先接纳,1984年FDA通过批准用于口香糖,我国2014年批准使用,但仅用于冰淇淋、加工坚果、饮料及餐桌甜味料,应用品类受限,现在海内生产量较小。索马甜与其他甜味剂夹杂使用效果较好,具有风味增强特征。

甘草酸铵

甘草酸铵的甜度为蔗糖的200-250倍,甜味存留时间长,后味微苦,化学性子稳固。甘草甜素现在多为从甘草根提取,美国FDA以为甘草酸是GRAS(公认平安) 化合物,但耐久大剂量吃含甘草酸的食物或饮品可造成严重高血压、低钾血症、四肢麻木。我国甘草甜素的主要生产厂家多为制药企业,产物也大多用于制药领域,用于止咳化痰、治疗肝病等。

甜菊糖苷

甜菊糖苷的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甜苷。甜菊糖苷甜在亚洲、北美、南美洲和欧盟各国普遍应用于食物、饮料、调味料的生产中,中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国。近年来甜菊糖产物大量上市,市场空间广漠。

罗汉果甜苷

罗汉果甜苷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回味甘甜,萃取于广西特产经济植物罗汉果。2012年头通过美国FDA认证。罗汉果甜苷热稳固性强,普遍应用于食物、饮料、保健品、医药等领域,我国现在对罗汉果甜苷的用途及用量没有强制性要求。

从产地来看,受莳植环境限制,罗汉果现在基本只在中国生长和培育,我国现在阻止将罗汉果的种子带出外洋。广西的山岭区域是中国最适合罗汉果生长的地方,广西也由此成为中国罗汉果最大的生产区域。随着罗汉果甜苷产业的生长,罗汉果莳植扩展到湖南和江西等地。

凭证嘉肯咨询的讲述显示,住手2018年底海内罗汉果莳植面积跨越20万亩,罗汉果产量14.4亿个,罗汉果苷有用产能约为1100吨。已往十年,产能年均增速为15%,领先企业的年产能在150-300吨之间。代表性企业有桂林吉福思罗汉果公司,桂林莱茵生物、湖南华诚生物和湖南绿蔓生物公司等。但由于罗汉果苷受上游质料莳植面积和天气的限制,莳植区域局限,导致其产能难以短期内规模化扩张。

2.3功效性糖醇

功效性糖醇指单糖经催化氢化及硼氢化钠还原为响应的多元醇,平安性稳固性高,口感好,但甜度小于或与蔗糖相当,甜价比低,单元成本高。功效性糖醇其自己源于植物产物,平安性较人工甜味剂高,现在许多儿童类无糖糖果多接纳功效性糖醇作为甜味剂。功效性糖醇分为甘露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乳糖醇。

甘露糖醇

甘露糖醇为甘露糖的醛基还原为醇基而形成的糖醇,具有清凉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57%-72%。甘露糖醇化学性子不活跃,其风味及口感可遮掩维生素、矿物质及药草气息,同时具有降压利尿作用,普遍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物及工业领域。

山梨糖醇

蔷薇科植物的主要光互助用产物,具有清凉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一半。山梨糖醇化学性子稳固,普遍用于医药、日用品、食物当中,是海内产量最大的糖醇。凭证Imarc数据显示,全球山梨糖醇消费结构中,医药行业地山梨糖醇的需求占比最高,达35%左右;其次是牙膏,其需求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2%。大量使用山梨糖醇会造成腹泻,经耐久实验无其他危害发生。未理由于山梨糖醇在食物、医药、日化等领域的怪异作用及其较高的性价比,其市场需求将连续增添。

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由麦芽糖氢化而获得,是较早应用于低热量甜味剂的糖醇,甜度靠近蔗糖。麦芽糖醇化学结构稳固,近几年麦芽糖醇在国际市场销量兴旺。凭证立木信息咨询数据显示,我国麦芽糖醇产量,2015年产能仅有8万吨,2017年到达15万吨,2019年已到达19万吨。

木糖醇

木糖醇主要用于生产口香糖、冰淇淋、烘焙产物等食物,以取代蔗糖或其他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1.2倍,以固体形式食用时,会在口中发生清凉感。木糖醇普遍存在于种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现在对照多的是从玉米芯、半纤维素等植物质料中提取。木糖醇的上游产物是玉米,我国玉米完全可以自供,且库销比耐久处于高位,玉米价钱未发生较大颠簸,木糖醇的生产成本也没有较大转变。凭证Imarc的展望,2018-2023年,全球木糖醇的市场规模复合增进率将到达5.8%,2023年预计市场规模将到达11亿美元。

异麦芽酮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又称帕拉金糖醇、益寿糖,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一种功效性糖醇,其甜度是蔗糖的50-60%,化学结构稳固,具有低吸湿性、高耐受性、低热量、甜味纯正等特点。平安性高,不会被唾液、胃液、胰液消化,只会在小肠中缓慢消化,FDA给予其GRAS(公认平安)职位,我国卫生部的尺度为日摄入量不跨越100克。

乳糖醇

乳糖醇可由乳糖经触媒氢化制备,1920年月第一次由从乳清中取得的乳糖制成,并于80年月最先应用在食物中。甜味爽口,无后味,甜度为蔗糖的一半。优越的稳固性让它在烘焙界受到较多迎接,无添加砂糖的糖果、饼干、巧克力和冰淇淋等食物都可以添加。此外,乳糖醇作为一种益生元,能被益生菌行使,进而维护大肠康健。但甜价比低,单元成本昂贵,现在应用还不普遍。

赤藓糖醇

赤藓糖醇是一种四碳糖醇,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如真菌类蘑菇、地衣,瓜果类甜瓜、葡萄、梨。其甜度是蔗糖的60%-70%,入口具有清凉味,口味纯正,没有后苦感,可与高倍甜味剂复配使用,抑制高倍甜味剂的不良风味。赤藓糖醇化学结构稳固对酸、热十分稳固,可普遍用于食物行业中。

近两年引爆无糖市场的元气森林,甜味剂就是用的赤藓糖醇。受元气森林的影响,赤藓糖醇看法的上市公司保龄宝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多次泛起涨停,2021年4月9日收盘市盈率(静)高达124.5。

赤藓糖醇工业化生产起步于上世纪90年月初的日本,日今天研化学建有年产量为1000吨生产线,往后数十年时间,随着下游应用缓慢扩展,日今天研化学公司赤藓糖醇产能逐步上升。海内赤藓糖醇产业起步较晚,保龄保是海内最早最先进入工业化生产赤藓糖醇的企业,后续三元生物、诸城东晓先后进入该行业。2019年,三元生物、保龄宝、诸城东晓划分占全球市场产量份额的33%、18%、6%。

赤藓糖醇产物凭证目数巨细可分为差异规格,复配糖产物凭证所需高倍甜味剂可分为差异种类。赤藓糖醇的甜度为蔗糖的60-70%,低于蔗糖,作为低倍甜味剂可以与其他高倍甜味剂举行复配制作差异甜度的复配糖。在复配产物中,赤藓糖醇通常肩负填充剂的角色,凭证三元生物招股书数据显示,以使用300倍甜度的罗汉果甜苷与赤藓糖醇复配制作1kg一倍蔗糖甜度的复配糖为例,1kg复配糖中罗汉果苷重量占比仅为0.19%左右,99.81%为赤藓糖醇。

随着海内无糖市场的快速生长,海内赤藓糖醇消费量也出现快速增进。凭证LP Information.Inc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为2.3亿美元。凭证沙利文数据显示,2015-2019年海内赤藓糖醇消费量CAGR为53%;从产量上来看,2015-2019年全球产量CAGR为14.5%,而我国为29.9%,我国赤藓糖醇产物增速远超全球增速。我国已成为天下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国。

从细分品类产量增速上来看,赤藓糖醇2015-2019年CAGR为29.9%,其增速显著快要阿斯巴甜、安赛蜜及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在这三类人工甜味剂中,三氯蔗糖的增速显著,2015-2019CAGR为18.9%,其次是安赛蜜为9.8%,而阿巴斯甜则为-14.1%。

3.甜味剂创业和投资时机

国金证券研究讲述显示,全球甜味剂市场规模约95.46亿元,中国甜味剂市场规模约66.61亿元。现在甜味剂存量市场小,但随着终端消费者对饮食无糖化需求的不停上升,会倒逼上游食物饮料厂商加速甜味剂对蔗糖的替换,甜味剂的市场需求空间有待不停释放。以休闲食物为例,凭证Frost&Sullivan测算,2018年海内休闲食物销售额达10297亿元,其中烘焙糕点、糖果巧克力、饼干等甜味味零食占比达43%。凭证生意顾问数线上无糖零食销售数据显示,消费者对糕点/点心、饼干、蜜饯等零食的无糖需求重大,预计未来甜味剂在休闲零食中对蔗糖的替换需求将不停上升。

因此,我们以为随着产物无糖化趋势的生长,甜味剂未来在我国市场潜在空间大。作为食物添加剂的一种,下游的生产厂商在选择甜味剂时会综合思量成本、口感、平安性、 稳固性等因素。前文我们详细剖析了各种甜味剂及其特点,最后总结下哪类甜味剂最具创业和投资时机。从两个角度来拆解这个问题:一是这类甜味剂自己的特征是否具有普遍应用的生长潜力;二是这一赛道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名目若何,是否有绝对优势的全球龙头企业。

人工甜味剂

糖精钠、甜蜜素由于应用时间早,价钱廉价,是现在应用最普遍的两种人工甜味剂,产量占比划分为28%、44%,但在平安性、稳固性和口感上存在显著劣势。许多国家已经阻止使用,我国对其的生产和使用也有严酷限制。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平安性和口感的日益关注,这两类甜味剂将逐步退出市场。阿斯巴甜的平安性相对较高,然则存在争议。沙利文数据显示,阿巴斯甜产量在2015-2019年CAGR为-14%,泛起显著下降趋势。未来,随着性能更优的甜味剂的应用,阿斯巴甜的应用空间会不停收窄。

三氯蔗糖和安赛蜜是现在应用增速较快的两种人工甜味剂。由于兼具平安性、稳固性和成本优势,现在三氯蔗糖和安赛蜜在饮料中应用普遍。从市场竞争名目来看,安塞蜜、三氯蔗糖已有全球龙头企业,金禾实业在安塞蜜和三氯蔗糖的生产上处于全球龙头职位,其安塞蜜产能 12000吨,全球市场占有率 60%以上均位居全球首位,三氯蔗糖以 4000吨/年的产能位居全球第二位。因此这两类甜味剂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竞争压力大。

纽甜的甜度倍数是蔗糖的6000-1000倍,甜度高。作为高倍甜味剂需要经由溶液稀释才气使用,对精度要求高,难以把控,使用上晦气便。因此其在应用层面不成熟,尚未大规模使用,处于导入期。我国纽甜的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新兴甜味剂值得关注。

自然甜味剂

自然甜味剂在平安性上具有显著优势。其中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在成本、口感、稳固性等方面性能优越。从市场竞争名目来看,甜菊糖苷已有头部企业:朗菁康健科技年产能4000吨,占全球的40%;谱赛科、圣仁制药等产能均在千吨以上。此外,金禾实业也进入了该赛道。

罗汉果甜苷2019年天下产能约为1050吨,其中华诚生物、吉福斯、莱茵生物、绿蔓生物四家企业的产能达850吨。赛道整体产量小,华诚生物市场占有率最高,存在市场时机,建议保持关注。

功效性糖醇

功效性糖醇作为低倍甜味剂,其甜度通常低于蔗糖,因此单元甜度的成本较高,通常搭配高倍甜味剂一起使用。除了成本较高之前,其在平安性、口感和稳固性等方面皆显示优越。从市场现状来看,木糖醇、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海内均已有龙头企业,看好麦芽糖醇、山梨糖醇、乳糖醇等暂无绝对优势企业的赛道初创时机。

总体上来说,随着人们对口感和康健的追求日益提高,自然甜味剂和功效性醇类甜味剂将迎来生长时机,关注暂未泛起龙头企业的新兴甜味剂细分品类。

四、2C糖类消费品创业和投资时机

面向C端消费者可直接食用的糖类消费品可分为两大品类:一类是作为休闲零食的糖果,另一类是作为调味剂的糖。因此我们从休闲零食和调味剂两个角度来剖析糖类消费品的创业和投资时机。

1.作为休闲零食的糖类消费品

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糖果品类当宿世长现状。

糖果行业门槛较低,手艺难度小,尺度化水平高且对物流没有特殊要求,以是糖果作为休闲零食中最基础的消费品类,率先获得生长。

随着改造开放及招商引资,上世纪九十年月众多外洋品牌陆续进入海内市场,如旺旺、玛氏、雀巢等,现在我国糖果行业主要被外资主导。我国糖果市场CR5为30.4%,日本、美国糖果市场的CR5划分为41.5%、46.1%,与日美市场集中度差距小。此外,与烘焙、咸味零食相比,我国糖果市场集中度远高于这两个子行业。当前我国糖果行业市场名目稳固,外资在糖果行业有显著的品牌优势。

从市场规模及增速来看,糖巧占休闲食物细分品类收入的12%,是次于烘焙糕点(24%)的第二大细分品类,存量市场规模大,但近年来增速缓慢。凭证Frost&Sullivan测算,2013-2018年糖巧CAGR仅为1.1%,远低于休闲食物整体行业CAGR的11.8%。

我们以为,糖果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外资品牌优势显著,传统糖果的主要消费场景照样以婚庆和传统节日为主,在事情、休闲等场景的市场生长空间将不停收窄。糖果的生产门槛低,传统糖果的无糖类产物更适合大企业作为产物线的延伸生产,不适合初创企业切入这一品类。

但糖果自己市场空间可观,作为主要的甜食之一,人们自己的需求存在,找准细分人群的特定需求,康健无糖的新型糖果品类存在很大生长空间。在针对消费者的糖果类消费中,我们以为有两类细分人群的需求值得关注:一类是针对儿童的康健糖果零食;另一类是针对都市白领的功效性糖果。

凭证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功效零食、儿童零食增速明细,远高于零食物类整体增速。

儿童无糖类零食

在已往并没有专门的儿童零食这一看法,随着千禧一代成为怙恃,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停细分化。2020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宣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整体尺度,作为海内第一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整体尺度,“儿童零食”这一看法被正式界说——即正餐以外,用于弥补能量、平衡营养或增添水分,能够放松悠闲、愉悦心情的适合于3-12岁儿童食用的食物。

80/90后怙恃康健意识醒悟,且对价钱敏感度低,注重品牌专业度以及产物品质。另一方面《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提出要少添加糖、盐、油的划定,并要求划定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未来针对儿童的无糖康健零食是一个主要生长偏向。

消费者在选择儿童零食时对于平安性需求高,因此对品牌较为看重。现在传统零食物牌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互联网零食物牌相继推出了康健儿童零食物牌,这些企业有显著的品牌优势。但现在我国还没有泛起针对儿童康健零食的领先品牌,初创品牌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类和卖点,仍有很大的生长空间。

针对都市白领的功效性糖果

脱发/掉发、视力削弱、肥胖/体重增进等问题是困扰90后的三大康健问题;九成以上90后已有养生意识,说明年轻一代养生需求和康健意识崛起。功效性糖果对身体某些功效有改善效果,其将糖果和欠好吃或者晦气便吃的保健品连系起来,知足了年轻一代对保健养生和利便便捷的需求。

现在海内糖果市场上功效性糖果的主要种类包罗:维生素糖果、无糖口香糖、薄荷糖、润喉糖等,这些功效性糖果的生产商许多都是糖果的着名品牌企业或者是保健品牌,如雅客V9、汤臣倍健以及金嗓子喉宝等。但在年轻一代中这些企业存在品牌老化的问题,不够“酷炫”,且这些企业暂时没有推出爆款功效性糖果,初创企业仍存在很大生长时机。

初创公司以功效性糖切入市场,在目的人群上存在两个偏向,一个是针对年轻消费者,另一种是针对女性用户的滋补需求。

针对年轻消费者提神醒脑、美容养颜等需求的保健性食物。如功效性食物BUFFX,瞄准18-30岁的年轻用户推出舒压助眠、润眼护眼、一样平常免疫等功效性软糖。

针对女性需求的以滋补、无化学过滤等为卖点的功效性红糖、黑糖产物。如针对女性痛经的红糖品牌云耕物作,接纳“无化学添加物理过滤 精准分段熬制”红糖生产手艺,纯甘蔗熬制,不含白砂糖,甜而不腻,可以嚼着吃,利便便捷。

2.作为调味品的糖类

糖的另一种C端消费品模式是作为餐桌糖调味品。从我国调味品细分来看,无论是根据出厂口径统计,照样根据零售端口径统计,糖的其占比均在前7名之外。根据出厂口径排在第7位的调味品是料酒,其占比为3.1%;根据零售端销售金额,排在第7位的是是味精,其占比为3%。据此可推测,糖在我国调味品细分品类中占比极低。

从渠道占比来看,餐饮渠道调味品消费量占比不停提升。2018年餐饮渠道调味品消费量较家庭渠道量多出近30%,住民在外用餐的调味品摄入量是家庭烹饪的1.6倍。餐饮渠道调味品消费量占比由2004年的51%提升至2018年的56%;餐饮渠道消费量较家庭消费的增量由2004年的3.79%提升至2018年的26%。说明餐饮渠道在调味品的销售主要性不停提升,而糖自己的占比极低,未来在家庭渠道的消费量占比或将进一步收窄。

糖作为调味剂不如酱油、醋等应用局限广,市场份额较小。因此,糖类调味品在消费者零售市场生长空间小。但随着消费者对无糖减糖的需求提升,会传导到餐饮场景,倒逼餐饮店代糖类甜味剂应用增进,针对小B端餐饮场景的代糖甜味剂存在一定生长空间。

近年来,手工烘焙等甜点店及咖啡、茶饮等现制饮品的生长迅速,行业规模均在千亿级。凭证奈雪的茶宣布的《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在购置新式茶饮的主顾中近七成的消费者选择降低糖度;配料排名第一的为0卡糖,说明晰消费者减糖意识和需求。这些现制餐饮店肆对无糖调味品的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糖调味剂企业可把小B端餐饮连锁作为主要拓展渠道,在茶饮店、咖啡店、线下烘焙等领域,有更多挖潜潜力和更大的下沉空间。

最后总结下,三万资源主要看好以下三个甜味剂及糖类的创业偏向:

1.针对B端食物饮料企业作为食物添加剂的甜味剂。糖作为食物饮料生产商主要的食物添加剂之一,消费端无糖化趋势会倒逼上游食物饮料厂商加速甜味剂对蔗糖的替换,甜味剂的市场需求空间有待不停释放。关注新兴、小众、市场涣散的甜味剂市场,如纽甜、麦芽糖醇、乳糖醇等品类。

2.针对都市白领的功效性糖果。事情压力大,生涯节奏快,年轻人养生需求和意识崛起,作为职场主力有经济基础。现在暂未泛起针对年轻一代的有绝对市场优势的保健类糖果品牌。

3.针对小B端连锁餐饮的代糖类调味品。手工烘焙等甜点及咖啡、茶饮等现制饮品的快速生长,行业规模均在千亿级,消费者对现制食物的无糖减糖需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