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华强北的年迈冲上市了,但倒卖元器件越来越苦

电脑、手机、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产物,消费者想使用时往往只需简朴的一步——购置即能获得,这些产物里所需的种种零部件,譬如芯片,无论是科技公司照样消费者都很难直接获得,它们在地球另一端,由着名的半导体厂商研发、生产,飘摇过海到中国,履历一系列手续入境,再进一步分销给差其余下游企业。

在此之中,降生了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这一行业,成为供应链企业中的主要一环,在普罗民众的眼里,它们低调的并无太多存在感。上游,它们的客户是高通、超威、英特尔等着名国际厂商,下游,它们的客户也是遐想、小米、华为等令人耳熟能详的科技公司。

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主要营业模式,简朴而言是从上游原厂商订购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分销给下游差其余电子装备制造商。

乍一看这是门槛不高的营业,然而中央商的角色以及话语权的缺失,让元器件分销商成为资金麋集型企业,营收高却利润薄、应收帐款与存款高企,深受电子行业规模景心胸影响,资金周转一旦失灵,将随时面临歇业风险。

3月13日,境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营收占比*的深圳中电港手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电港”)将于深市主板IPO上会,设计召募资金15亿元。

与此同时,大陆境内分销商营收位居前十的硬蛋创新,于近期分拆上市子公司深圳市科通手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通手艺”),科通手艺将冲刺创业板。

曾经作为元器件电商观点股的硬蛋创新,因疑似营业数据造假两次被做空、股价大跌至1港元左右,而分拆后的科通手艺设计召募资金达20.5亿元。

中电港2022年营业收入达433亿元,净利润仅为4亿元。其应收帐款与存款极为重大。停止2022年终,公司应收帐款达90.9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21%;存货账面余额达114.7亿元。

科通手艺停止2022年6月末,营收达40.9亿元,净利润为1.7亿元,而扣除预估返利后的存货金额达7.74亿元。

走向资源市场,追求更多资金,成为资金链主要却又钻营生长的元器件分销商们不得不踏出的一步。

钱纷歧定生钱但要付钱

“中央商”的属性使得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不算利润高的行业。国际电子商情网以为,分销商毛利率的下降,一方面源于分销价钱透明化,另一方面是利润被市场环境挤压,终端向上游抠成本,原厂向署理收紧利润。

西部证券也以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毛利率在逐步下降,但在产业周期差异阶段存在颠簸,其中在景心胸下降阶段,分销商毛利率向下的趋势显著。

然而,偕行业相比,中电港业绩不停增进,赚得却着实太少。

中电港的净利率近四年在0.8%左右,行业平均值在2%到3%,始终低于行业均值,且差距正在变大。

科通手艺的招股书里也能看到,无论是销售毛利率照样销售净利率,中电港都严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科通手艺销售净利率虽然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销售毛利率在行业中也相对较低,仅为7.71%。

现金流颠簸大也是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行业的另一特点。

中电港招股书显示,讲述期内,公司谋划流动发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近四年均为负值,从-10.39亿元扩大到-56.2亿元。

科通手艺则是多次需要来自母公司的辅助。从2019年到2021年,科通手艺每年都通过跨境资金池营业从硬蛋创新净拆入资金均值达2.6亿元。

中电港和科通手艺都以为,谋划流动现金流存在缺口相符行业老例。

分销商作为上游原厂和下游电子装备制造商的纽带,肩负着上游、下游之间账期不匹配带来的风险。对上游芯片原厂,分销商要提前垫付账款;对下游客户,它们要给予较长账期。

资产欠债率高也系因云云。2021年中电港的资产欠债率达88.13%,科通手艺达77.73%。而偕行可比公司均值在56.37%。

在未能走向资源市场前,元器件分销商的融资方式单一,大部门资金需求通过银行乞贷解决,随着企业营业规模增进自有资金不能知足公司营业规模延续扩大的需要,一旦单一融资通道不顺畅,资金周转泛起问题时,企业极有可能遇到生死生死时刻。

磨练市场眼光

分销商存在价值在于,上游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纷歧定总是能同下游的需求匹配,而分销商一样平常会连系市场情形、客户需求展望、上游原厂交期等信息,提前向原厂采购、备货,销售给下游需求匹配的客户。

招股书中,中电港详细注释过元器件分销商存在的需要性。授权资质是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焦点竞争优势之一。授权分销商的市场拓展亦是芯片原厂延伸销售局限的主要途径。

现在,上游电子元器件的设计制造出现头部垄断名目,高端电子元器件的供应由少数原厂垄断,且部门电子产物对电子元器件要求较高,仅有头部原厂的产物方能知足其产物的手艺要求。同时, 原厂为有用管控产物价钱和销售渠道,在特定区域内仅授予有限的授权分销资质。因此,上游原厂头部集中效应,叠加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授权资质壁垒,使得头部原厂的授权资质成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焦点竞争资源。

停止 2022 年 6 月末,中电港已取得了包罗 Qualcomm(高通)、AMD(超威)、NXP(恩智浦)、紫光展锐、长江存储在内的 126 家海内外原厂的授权资质。

科通手艺则有70余条署理线,拥有Xilinx(赛灵思)、SanDisk(闪迪)、Micron(美光)、全志科技、兆易创新等海内外原厂的产物线授权。

值得注重的是,赛灵思是科通手艺*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超70%。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分依赖有可能成为企业未来生长的阿克琉斯之踵。

中电港虽然没有依赖单一供应商的问题,然则数目重大的原厂授权资质,让其笑傲其它分销商的同时,也对其资金实力、市场眼光有较高的要求。

从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中电港的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从15.35亿元暴涨至95亿元,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重也从约67%涨到83%。其中,2021年终,中电港的库存商品账面余额同比大涨341.86%,或许存在产物滞销的情形。

中电港在招股书中示意,公司2021年终及2022年6月末存货余额较高,主要系部门客户营业规模延续增进,公司凭证客户需求贮备了较大金额的存货。

然而,巨额存货却给中电港带来了极大的损失。2021年终,中电港存货减价损失达2.07亿元,这一金额相当于昔时净利润的61.4%。

当分销商的价值被削弱

事实上,分销商的“中央商”身份让这一行业赚钱不易,上游供应、下游需求、自身的资金状态以及宏观政策的改变,都可能极大的影响企业生长。

自2015年最先,国际半导体原厂最先加速并购,对自身渠道的管控越发严酷,精简署理线成为常态,走直供模式最先被TI少数原厂实验。其通过精简传导环节,与客户直接对接,削弱了分销商在电子产业链中施展的作用。

国际半导体原厂对于市场渠道的调整越来越频仍。一个是作废署理权,从2017年 CYPRESS(赛普拉斯) 作废安富利最先,到 2019 年 TI 同时作废了安富利、文晔、世平三大署理,整个署理商的市场发生了伟大地震;另一个是拥抱线上,有的原厂开通官方线上商城,有的入驻天猫旗舰店、阿里1688 店。这两种调整在销售环节此消彼长,分销商受到的打击不停加大。

以境内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而言,营业转型已经最先泛起,部门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最先举行纵向或横向营业延伸,如通过收购等方式介入电子元器件设计等环节、如通过开展电商销售的形式拓展电子元器件销售模式,实现了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提升。

韦尔股份是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转型典型代表。其在上市后通过并购企业的方式,实现了从分销商转型为半导体设计企业的转变。

由于受消费电子市场低迷的影响,韦尔股份的业绩并不理想。2022年三季报中,营收达153.83亿元,归母净利润达21.49亿元,均处于同比下降状态。即便云云,净利润规模也已经远超中电港,而且公司32.64%的毛利率远超元器件分销商行业不足10%的毛利率。

光大证券以为,市场通常对于电子元器件分销营业给予的估值不高,以为其商业模式传统,盈利能力有限。

事实上,境内营收前十名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公司中,仅有三家公司实现上市,其中深圳华强市值最高过百亿元,市值*的硬蛋创新仅有二十亿港元左右。

无论是中电港照样科通手艺,其营业生长模式都仍然偏向于传统的分销商。

从两家公司召募资金用途来看,中电港召募的资金中,其中召募3.88亿元、约占募资总额两成都用于弥补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召募的9亿元用于建设电子元器件新领域应用创新及产物线扩充项目,而该项目中八成资金设计用于产物采购,即购置上游厂商的生产的电子元器件。

科通手艺设计召募的20亿元资金中,14.47亿元用于扩充实销产物线项目,5亿元用于弥补流动资金。

招股书则显示,中电港和科通手艺都更重销售、轻研发。

中电港2022年6月末的研发投入仅为4428.6万元,占主营营业收入仅有0.17%。科通手艺仅销售职员已占公司总人数的6成。

两家公司走向资源市场的蹊径后,所亟需的是用钱来补钱。然而,其传统的商业模式又能获得资源市场的几分认可却是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