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口罩造富运动终结,300万装备当废铁甩卖_期货开

今年春节事后,赵开国的口罩厂就再也没有开过工,弃捐在厂里的口罩机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看着去年12月份花300万元买回来的生产线装备,他有些发愁。

“接不到订单啊!”赵开国对时代财经说,“想靠口罩赚快钱,不是那么容易,行情转变太快,周期异常短。”

口罩卖不出去,口罩机也成了倒卖的工具。时代财经发现,自今年2月以来,关于高价接纳口罩机装备的新闻便散落在多个医疗器械行业相关微信群中,而在闲鱼平台上,不少自称是厂家的用户也在甩卖口罩生产装备。

人人的心态险些一致——早卖早心静。

这和3年前的狂热情景有着天壤之别。2020年新冠疫情发作,天下各地“一罩难求”,以往冷门的口罩机作为主要的防疫物资,马上成了紧俏货。诸多企业和小我私人进场淘金,口罩机等生产装备甚至一度被炒至上百万元。

3年后的今天,随着海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球多地排除“口罩令”,市场对于口罩的需求已经降至冰点。据南方周末今年1月的报道,现在口罩厂商接到的订单集中在2023年1月,“2月份部门口罩企业已经没有订单了”。

从“一台难求”到“烫手山芋”,口罩机的运气折射出的,正是口罩行业在历经3年沉浮后的祛除状态。何去何从正困扰着口罩制造商们。大型上市公司尚能借助规模和资金优势转型升级,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则更多是歇业和被清退的运气。

“随着需求下滑、国家的严酷羁系等,行业集中度将逐渐增强,99%单纯生产口罩的企业将逐步退出。”稳健医疗(300888.SZ)相关人士对时代财经坦言道。

01、采砂厂老板转行做口罩,数百万投资“吊水漂”

2019年年终,在江苏连云港开展的一轮生态环境整治行动中,赵开国的采砂厂遭到关停。还没来得及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疫情发作了。

彼时,出于疫情防控政策治理要求和小我私人防护需要,口罩需求暴增,供应紧缺。为解决口罩产能瓶颈,包罗比亚迪(002594.SZ)和富士康在内的多家制造业企业跨界生产口罩。尚有不少企业和小我私人也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投入重金跑步入场。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天下口罩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数目约为14.72万,年度增速为66.55%。

和大多数希望借“口罩”淘金的商人一样,赵开国也想从中分一杯羹。“那时厂子关停了,又碰着疫情,没有什么可做的,就搞个口罩机装备试试。”

2020年3月初,在口罩机等生产装备稀缺的情形下,赵开国从山东、四川、浙江、广东等地的二手商处买来5台二手的口罩生产装备,耗资合计约300万元,随后开起了口罩厂,生产民用KN95口罩。

然而,口罩行业的钱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赚,赵开国的速率始终未能跟上市场行情的转变。据赵开国所述,2020年4月下旬,口罩价钱已经滑落。为了尽快将口罩脱手,赵开国在同伙先容下,决议将库存口罩以凌驾海内的市场价卖到美国。

在口头协议下,赵开国需要等口罩制品所有售出后才气拿到货款。但这些口罩制品转运到美国之后却一直没能售出。出于成本考量,赵开国也没有将这批货再运回海内。

这笔生意最终没有收回货款,赵开国因此亏损了数百万元。

行情延续下跌,2020年7月,赵开国将此前买来的5台装备所有出让。“所有卖废铁了,只能当废铁卖,卖了3万多元。”赵开国对时代财经称。

放弃口罩生意后,赵开国投资过挖掘机从事矿山开采生意,也开过石子加工厂,但一再亏损。

2022年12月,海内疫情防控政策迎来调整,口罩需求再一次暴增。用赵开国的话来说,此时的行情似乎又回到了2020年年头发作期阶段。

抱着一丝期望,赵开国又斥资300万元购置了7台口罩生产装备,重新入局。但这一次,赵开国照样没能捉住窗口期。

“去年下半年需求周期太短了,只有15天,原质料、口罩的价钱就泛起大跌,许多人都亏了。”赵开国对时代财经说。

02、产能暴涨超百倍,有经销商直呼“快要失业”

已往3年,口罩成为刚需,口罩产业链下游不停有市场主体涌入。天眼查显示,停止现在,中国现有口罩相关企业数目达94.2万余家。

产能也随之高速扩张。“疫情前,我国口罩日产能仅仅只有2500万只,疫情时代增进了100倍。”上述稳健医疗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

以医用N95口罩为例。据北京日报2020年2月24日的报道,昔时2月22日,天下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达91.19万只。2022年12月29日,消费品司司长何亚琼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形”新闻公布会上提到,“N95口罩调剂企业局限已由2022年12月初的50家扩大到500余家,企业日产能跨越1.9亿只”。

据此测算,不到3年时间,医用N95口罩的日产能增进高达208倍。

在口罩市场供应足够的同时,疫情防控形势也泛起了新的转变。

2023年2月23日,国家卫生康健委疫情应对处置事情向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国务院联防联控公布会上示意,中央宣布新冠疫情防控取得“决议性胜利”,从疫情自己来看,疫情已经基本竣事,但不能说它是完全的竣事。我国新冠疫情还存在零星的、局部性的散发状态。

2月28日,香港宣布从3月1日最先周全打消口罩令。至此,最后一个拥有周全口罩令政策的区域就此退场。与香港邻近的澳门则从2月26日起作废室外口罩令,然则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医院等场所仍必须佩带口罩。

当产能释放遇到需求回落,留给口罩制造商和经销商的问题则是若何消化库存。

“最多(订单)的时刻天天都是90万出货量,一个月能到达2700万出货量,现在一个月的订单量只在300万左右。”安徽某医疗公司渠道司理杨海告诉时代财经。

“大量现货,赔钱处置”。2023年3月10日,口罩经销商张建在同伙圈发了这样一条动态。自3月以来,张建不止一次公布口罩甩卖的新闻,而和他接纳同样做法的经销商不在少数。

“现在口罩需求量不大,我已经处于半失业状态。”3月7日,张建对时代财经称。

这与张建2022年12月初的状态截然差异。

彼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熏染病例激增,口罩需求兴旺。在不到一小时内,张建就售出了12万个医用N95口罩,每个单价为0.78元。但短短3个月之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0.18元/个。

同在甩卖口罩的尚有黄铭。2022年下半年,黄铭在同伙先容下最先做起了口罩经销副业。在履历了一波上涨行情之后,履历不足的黄铭很快就被套住了。

“赔钱了,我尚有3箱没卖出去,一箱1000个,一箱最少赔3000元。”3月7日,黄铭对时代财经称,2022年12月,他以3.3元/个的价钱购入一批医用N95口罩,现在单个售价为0.3元。

“卖了良久了,这3箱也不知道什么时刻能卖出去,保质期是3年,现在需求量不会再猛增了。”黄铭告诉时代财经,“之后照样当副业做做吧”。

03、口罩造富运动终结,逾90万厂家何去何从?

口罩行业履历的*时刻,从相关企业的财报数据中便可窥见一斑。

确立于1991年的稳健医疗,主要从事医用伤口敷料、医用卫生质料及全棉生涯用品等的生产和销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稳健医疗销售了33.89亿片口罩,同比增进726.11%。仅2020年上半年,稳健医疗口罩、防护服已经实现销售收入约20.26亿元,同比增进29倍。

2020年9月,稳健医疗在创业板上市,昔时公司的营收跨越120亿元,是已往10年里最高的一年。

另一家口罩龙头奥美医疗(002950.SZ)也是云云。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奥美医疗熏染防护类的营收占比仅有2.65%,到了2020年,这一数值飙升至39.92%,成为营收最多的板块,约15.31亿元,同比增进2356.95%。

或许是上市公司暴涨的业绩给足了市场信心,2020年后,海内延续有厂家争着进场。天眼查显示,2021年至2022年,口罩相关企业仍然保持高速增进状态,年度新增注册数目划分为22.14万、32万,年度增速划分为60.09%、54.25%。

在这些新增的企业中,有若干是盈利,若干是亏损,不得而知。口罩生产是一个低门槛、低投入、低手艺的行业,在企业和产能延续增添、利润空间不停被压缩的情形下,即即是上市公司,也已经难以在口罩这一品类上实现与2020年相当的业绩水平。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奥美医疗的熏染防护类产物营收划分为15.31亿元、4.34亿元、7.37亿元。

大浪淘沙,能走到最后的可能只有少部门人。眼下,大部门口罩制造商们已经顾不上思量后路,他们要解决的,是若那边理过剩的口罩库存和已经蒙灰的生产线装备。

时代财经从闲鱼平台注重到,不少自称是口罩厂家的用户正在低价甩卖生产装备,在他们的形貌里,大部门的装备都是“9成新”,使用时间在1~2年内。

“想靠口罩赚快钱,不是那么容易,倒卖口罩装备的人反而赚得更多,2020年年头,广东某着名品牌的口罩机一台被炒到100多万元,但现在只需要几万元。”赵开国告诉时代财经。

阴历大年头八,赵开国的口罩厂未能准期开工,厂里还剩下200多万个存货,包罗民用KN95和N95口罩。2023年1月,他最先在抖音直播卖口罩,“一个民用KN95一毛钱”。

只管是降价赔本甩卖,但下单购置的人依然寥若晨星。“已经播了两个多月,卖出去5万多元,昨天上午播了一个小时,100个KN95卖出去18.8元。”3月14日,赵开国告诉时代财经。

这一次,他并不着急着低价甩卖厂里的生产装备。“先放着吧。”赵开国叹了口吻,“现在卖出去,只能卖到28万元左右,连30万元都不到,太亏了。”

(应采访工具要求,文中赵开国、杨海、张建、黄铭均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