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加速「续航」全球-外盘期货

11月21日,全球第四大汽车团体Stellantis团体和宁德时代宣布,双方已签署一份不具约束力的体谅备忘录。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数十家锂电板块企业宣布出海建厂设计,包罗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企业,以及华友钴业、龙蟠科技等锂电质料厂商。

“借路”出海,正在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国际化的一个主要途径。11月21日,全球第四大汽车团体Stellantis团体和宁德时代宣布,双方已签署一份不具约束力的体谅备忘录。凭证该备忘录,宁德时代将在欧洲当地向Stellantis团体供应磷酸铁锂(LFP)电池的电芯和模组,助力Stellantis在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生产。

“为进一步支持Stellantis团体的电气化战略和目的,双方正探讨以对等模式确立一家合资企业的可能性。”宁德时代方面称,公司和Stellantis团体将在两个战略领域开展耐久互助:一方面,制订勇敢的手艺蹊径图以支持Stellantis尖端纯电动汽车的生长;另一方面,起劲探索新的互助时机以进一步提升电池价值链。

Stellantis团体并未透露何时会在欧洲推出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不外,凭证该备忘录中“在欧洲当地供应电池”的表述,未来宁德时代德国斯图尔根电池工厂或有能力首先实现欧洲本土供货。

“中国汽车产业的出海,包罗整车和零部件,以及动力电池的出口是一定趋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信用理事长付于武示意,这不只对中国汽车产业有利,对全球汽车产业也是一种孝顺。“中国动力电池产物‘借路出海’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途径,也是全球汽车产业全球化结构中常用的作法。”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数十家锂电板块企业宣布出海建厂设计,包罗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企业,以及华友钴业、龙蟠科技、新宙邦、海亮新质料等锂电质料厂商。其中,中创新航在葡萄牙投建的年产能15GWh的工厂,已完成开工建设前的准备事情;而总投资约20亿欧元、设计产能24GWh的蜂巢能源德国萨尔州电池模组PACK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于2024年中完工投产。

医美巨头重资下注的新风口,谁在悄悄「抢跑」?

在中创新航战略品牌认真人郑翔看来,动力电池企业出海更多是一个市场行为,其遵照的逻辑是贴近客户或贴近资源。“葡萄牙在鼎力生长锂矿,为本土化的供应链建设提供了保障。”郑翔示意,葡萄牙同时拥有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无论从利润角度,照样从市场拓展空间角度,外洋都是异常主要的一个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对照高,包罗欧盟、东南亚、北美区域(市场)和中国相比,另有很大的差距,市场空间和消费者的需求很大。”

据中航创新治理层透露,除葡萄牙外,公司也将在合适的时间配合其客户在合适的区域做进一步的外洋结构。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曾示意,可将全球市场划分为中国、美洲、欧洲与非洲、东南亚与南亚四个板块,中国现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占比跨越60%,未来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历程也将泛起较大幅度回落。“若是我们只在中国生长,那就意味着我们丢掉了另外三个板块的市场,想要有所作为的话,其他市场是不能丢的”。

面临蓬勃兴起的外洋新能源汽车市场,“出海”正成为动力电池制造商们营业增进的新支点。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外洋市场营收约656.84亿元,同比增进195.15%;国轩高科外洋营收为30.62亿元,同比增进296.74%;中创新航外洋市场营收约为3.75亿元,同比增进115.7%。

只管外洋市场潜力伟大,但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出海”之路仍难言坦荡,其中,包罗手艺尺度等在内的非关税商业壁垒已成为*的阻碍。“对欧洲来说主要是通过尺度的提升,包罗欧盟新的‘电池法’给欧盟的企业提了新的尺度。这是整个行业未来必须要面临的现实问题。”郑翔示意。

今年8月17日,欧盟《电池与废电池律例》正式生效,并将于2024年2月18日起实行。根据该法案,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相符要求的“电池护照”,纪录电池的制造商、质料因素、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这也被以为是全球*将碳足迹作为对产物强制性尺度的政策。

不外面临包罗欧洲“新电池法”等在内的外洋市场非关税壁垒,在市场驱动下,海内动力电池企业已有所动作。其中,亿纬锂能已于2022年引入了产物全生命周期治理软件对电池产物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举行评估与研究;中创新航则已于今年在江苏省的配合下,开展了池标签、数据库及上游原质料追溯等相关试点事情。“对欧盟来说,有一些法案可能会在第三方的认证、磨练和咨询的方面提供一些便利,然则我们不以为在锂电行业中国企业会受到异常大的制约。”郑翔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