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史低史低又史低,为什么iPhone总在降价?-外盘期
6月的一个下昼,北京王府井苹果直营店伙计张晴(假名)在10分钟内延续处置了3位主顾的退货需求。
其中一位主顾刚刚在店内购置了最新款的Apple Watch,走出店门仅仅几分钟,她发现电商平台上介入618大促的同款产物比店内廉价近600元,于是折返回来就地退掉了刚买的手表。另外两笔退款,也是类似的缘故原由。
在线下直营店购置苹果产物的,通常是对价钱最不敏感的一批用户。“但不敏感也有限度,线上廉价得太多,就连我都有些心动。”张晴告诉雪豹财经社。
电商平台狂卷低价,苹果产物的线上线下差价被不停放大。在刚刚竣事的618年中大促时代,这一差距被放大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苹果的价钱系统被搅乱,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从不降价的线下官方直营店,遍布天下的线下授权分销商、零售商们的利润空间也被大幅挤压。从价钱更低的电商平台上“进货”,能赚取比官方渠道进货更高的利润。
乱价背后的苹果,一面享受着618霸榜的傲人成就,一面默默吞下降价这剂苦药。
1、iPhone乱价
接待完3位退货的消费者后,张晴拿脱手机看了看天猫苹果旗舰店。叠加平台优惠和88VIP会员折扣,iPhone 15 Pro Max的售价已经比直营店低了近3000元。
iPhone的销售有很强的周期性。通常从9月新品宣布最先价钱逐步走低,在次年6月降到*点。再加上苹果官方很少降价促销,每年618,各大电商平台都市喊出“iPhone降至历史*价”的口号。
其中,天猫苹果旗舰店是苹果官方*授权的线上直营店。“连官方授权直营的价钱都卷成这样,主顾只逛不买、退货,都可以明白。”
据张晴先容,进入6月后,她天天为店里主顾解说最多的是,在线下直营店购置苹果产物可以享受14天无理由退换货,旧装备可以就地抵扣,而且在店里做数据迁徙更利便。
“以前用户可能会为了这些服务支出几百、一千元的溢价,但当溢价跨越两千,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就过于奢侈了。”张晴告诉雪豹财经社。
三线都会手机零售商刘浩(假名)6月6日拿到的官方分销渠道批发报价单上,128G的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进货价划分是4700元、6050元。“通常会在进货价的基础上加价一到两张(100~200元)来卖。”刘浩告诉雪豹财经社。
作为对比,两款机型的官方售价划分为5999元和7999元。
但比起从官方分销商手里拿货,另有利润更高的进货渠道。
就在刘浩拿到报价单的同时,各大电商平台的618年中大促开启。在拼多多百亿津贴频道中,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的售价比官方渠道拿货价低300元左右,京东、淘宝、抖音商城的价钱也均低于官方批发价。
一群被称为“平台扫货人”的黄牛由此降生。
他们在各个电商平台比价,挑选其中价钱*的购置,然后适当加价后卖给线下零售商。电商平台售价与线下拿货价相差的几百元,就是他们的利润空间。
即便从黄牛手里加价接纳iPhone,零售商依旧比从官方渠道进货更有利可图。从事苹果授权分销12年的孙平(假名)告诉雪豹财经社,“黄牛加价一张,零售再加价一张,照样比从官方授权渠道拿货廉价100多元。”
这批从电商平台流出来的iPhone,经由黄牛和零售商的两次加价后,一部门卖给了线下购物的消费者,“另有很大一部门又从零售商手中回流到电商平台”。
薅电商平台津贴羊毛的不只有黄牛和线下零售商。一位拼多多商家告诉雪豹财经社,京东和抖音商城也是他们的进货渠道,今年各平台对“偕行扫货”的管控显著没有之前严酷。
在这个链条中,黄牛和零售商赚取了倒卖的利润,平台则获得了流量和GMV。
为应对线上渠道的低价攻势,苹果官网在618时代推出了400元的旧装备抵扣津贴。但对比电商平台动辄千元的降幅,这样的力度显得有点小打小闹。
2、失控的价钱系统
苹果正在失去对其产物价钱的掌控力。
客观上,苹果重大且庞大的销售系统,为其产物的价钱调整提供了腾挪空间。
苹果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分线上和线下。在线上渠道中,苹果官网和淘宝Apple官方旗舰店是官方直营,京东的Apple产物自营旗舰店、山姆会员店、苏宁易购等,则是官方授权的线上经销商。
线下渠道更为庞大,又分为直营、直供和分销三层。
暑假看娃的学习机,被熊孩子策反
直营和直供主要笼罩一二线都会,直营店包罗北京三里屯、王府井店和上海静安店等,直供渠道则是各大阛阓常见的Dragonstar、Coodoo等苹果优质经销商(Apple Premier Reseller)。
一二线以外的都会,则主要由苹果的授权分销商笼罩。现在苹果官网上有23家授权分销商,它们认真把苹果的产物分销给二级分销商,再分发到天下上万家苹果零售店。
体量越大的授权分销商,拿货价钱越低。
一位授权分销商的区域仓储认真人告诉雪豹财经社,爱施德、天音等规模较大的分销商拥有较高的议价权,它们的拿货批发价往往*。行业内把这些低价iPhone的流通,称为iPhone“二级市场”。
但同样,只有出货量足够大的电商平台和二级经销商,才气从这23家大分销商手中拿到*价的货源。这个二级市场,是拼多多和华强北的主要货源地。
不仅云云,电商平台获得*价货源后,还会再举行一轮津贴,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与官方渠道的价差。处在苹果销售系统差异环节的淘宝和京东,虽然拿货价钱更高,但在全网比价的风潮下,也通过高额津贴将价钱打到了与拼多多相近的水平,低于部门官方分销渠道的批发价。
因此,对于刘浩这些小的线下零售店和档口来说,与其在二级市场找低价货源,不如在大促时代直接从线上进货。
电商平台的低价战争打得越凶,苹果的价钱系统就越失控。
2019年,拼多多刚上线百亿津贴频道时,iPhone价钱比苹果官网仅廉价几百元。往后几年,随着各电商平台卷入低价竞争,iPhone线上价与官方订价的差距越拉越大。2023年618时代,iPhone 14 Pro的全网*价比官方订价低了约1500元。到2024年,2000元以上的差价已随处可见。
苹果并非一直对乱价行为置若罔闻。2020年,苹果曾对昔时新上市的iPhone 12系列产物举行了严酷的线上价钱管控,严禁授权分销商将低价货源流向电商平台。
但随着近年来苹果在海内面临的猛烈竞争和手机出货量下滑,苹果对线上的控价早已松动。
3、患上“降价依赖症”
降价虽然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在销量眼前,库克选择了让后者的数字更悦目。
近两年,苹果不仅不再对分销商的货源流到线上严防死守,官方直营店肆也一改昔日的高冷气概。
2022年7月,苹果官网打破老例,首次在新机宣布前推出非教育优惠的折扣流动。从昔时7月29日至8月1日,部门官网商品可享150元到600元不等的优惠。
5个月后,苹果又在官网推出跨年促销流动,消费者用指定支付方式购置相符条件的产物可享立减优惠,优惠幅度100~1000元。
2023年618前夕,苹果“入乡随俗”地在天猫开启了官方旗舰店首播,全系商品都有差异水平的优惠。其中原价7999元的128G版本iPhone 14,优惠后价钱为6499元,廉价了1500元。虽然该优惠流动以平台津贴为主,但作为海内*苹果授权的线上直营平台,背后离不开苹果的默许。
事实上,苹果简直从降价中尝到了甜头。
IDC数据显示,2023年Q4和整年,iPhone出货量在海内市场均排在首位,市场份额划分为20%、17.3%。在今年淘宝、京东宣布的618手机销售榜上,iPhone 15、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三款机型,毫无悬念地霸榜前三。
IDC以为,虽然苹果在海内高端市场受到竞品显著袭击,加上自身产物升级幅度有限,导致吸引力下降,然则在第三方渠道较大幅度的降价促销推动下,照样吸引了较多消费者。
但与此同时,苹果也患上了“降价依赖症”。
进入2024年,iPhone销售再次承压。张晴告诉雪豹财经社,以往iPhone的销售淡季会从四五月最先,但今年春节事后,淡季就提前到来。
刘浩也考察到,苹果的分销商从今年2月尾最先,出货价就险些“一天一降”。3月8日妇女节前后,二级市场上的iPhone批发价已降到和618靠近的水平,“今年苹果的618早最先了3个月”。
没有了双11、618大促的今年一季度,iPhone迅速失去了市场*的位置。据IDC,Q1苹果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6.6%,从上季度的市场份额*滑落至第四位,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15.6%。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剖析师Ivan Lam以为,苹果在中国的销售已经越来越依赖线上渠道的打折优惠。
金字招牌正在日渐失色的苹果,焦虑不能阻止。
德国著名治理学学者、曾提出过“隐形冠军”看法的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在他的《订价制胜》一书中写道,对高端产物来说,任何促销和打折流动都是毒药。太频仍的打折或太大的折扣力度都市损害高端订价战略。
但对苹果来说,在当前的中国市场不卷价钱,就会被用户甩掉,入乡随俗可能才是现阶段*的生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