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寒武纪被高估了吗?

2020年7月20日,中国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正式上岸科创板,其股价收盘便由每股64.39元的刊行价飙升到295元/股,大涨358%。虽然当天收盘股价下跌至212.4元,但21日它又再涨29%,达274元/股,市值凌驾1000亿。

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的个人财产也因而打破300亿,成为85后的科技新贵。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年青人的创富传奇并不少见,但他们大多数都在互联网应用范畴,硬核科技背景的陈天石兄弟算是极新的另类传奇。

这也反映出中国科技创富的新风向:尖端硬核科技,正在成为新的造富之地。

01 天赋的出发点

2017年9月2日,华为宣布了海思研发的首款手机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为海思供应AI算力芯片的寒武纪,因而名噪一时。

让人惊讶的是,2017年就与华为协作的寒武纪,居然是一家2016年才建立的公司。

即使2017-2019年离别吃亏3.81亿元、4104.65万元和11.79亿元,3年一连吃亏凌驾16亿元的寒武纪,照旧一起绿灯地上市了。

从2016年建立到市值打破1000亿的上市公司,寒武纪仅用了4年。

与寒武纪开挂上市的生长相似,其创始人也是一起开挂的人生。

寒武纪的创始人是来自江西南昌的两名80后兄弟,而且,他们不是朋侪之间兄弟相等的那种兄弟,而是血浓于水、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哥哥陈云霁出生于1983年,弟弟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两人的父亲是电力工程师,母亲是汗青先生。

1978年入手下手的改革开放,让兄弟两人都赶上了好时代,而兄弟二人自小就展现出迥殊的天禀。个中,陈云霁9岁就上中学,14岁考入中国科学手艺大学少年班,19岁进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弟弟陈天石的生长线路基本和哥哥一致,与哥哥前后脚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完成了硕博连读。

但陈云霁并不以为本身和弟弟是什么天赋。他说,本身3岁多时还连1、2、3都数不清楚,并在接收《文汇报》采访时,将结果归功于父母从小严厉的教诲:“小时候父母就教诲我们志向要弘远一些,愿望我们能做出对人类提高有贡献的研讨。”

进中科院计算所后,陈云霁19岁就成了国产芯片“龙芯”团队的成员,24岁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后,仅用一年时候就正式成为8核龙芯3号的主架构师。

他的这一阅历,为寒武纪的兴办,打下了最初的芯片设想基本。

陈天石进入中科院后,由于对人工智能的兴致更高,所以一向在做人工智能的研讨。而寒武纪的人工智能芯片,恰是兄弟两人的智慧结晶。

2016年3月,陈云霁、陈天石合伙建立了寒武纪公司,并在建立之初,就推出了人工智能芯片1A处置惩罚器,一举首创了国内人工智能芯片的手艺先河。

由于有落地产物的支撑,寒武纪天使轮就获得1000万美圆融资和1亿美圆的估值。今后,跟着后续迭代芯片的推出,寒武纪的估值一起飙升,并吸收了阿里巴巴和科大讯飞等浩瀚企业入股。

按陈云霁的说法,他本身更注意学术界的承认和评价,但公司需要以市场需求为重。所以弟弟陈天石当起了“寒武纪”公司的CEO,而哥哥则以博士生导师的身份,做着本身研讨的同时,继承为中国运送高质量芯片人材。

到寒武纪上市前夜,陈云霁已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而弟弟陈天石则以33.19%的股分,成为了寒武纪的最大股东。

《文汇报》的采访中,陈云霁以至还曾坦言,假如不是有血缘纽带的亲兄弟,以他们的争论频次和猛烈水平,大概早就各奔前程了。“我的性情比较斗胆勇敢,情愿去尝试没有做过的事变,而陈天石就比较小心谨慎。”但亲兄弟关联,让他们不只至今严密协作,还逐步把差别变成互补,变成了上风。

寒武纪是荣幸的。这不单由于陈云霁和陈天石两兄弟的“天赋”与互补,更由于踩对了中国兴起的时代脉搏。

正如雷军所说的飞猪理论,风口上,猪都能飞。何况是本就有翅膀的寒武纪?

02 时代的碰撞

寒武纪的称号,来自约莫6亿年前地质学的一个迥殊时代。

当时,大批无脊椎动物在“短时候”内(约5700万年)以“大迸发”的体式格局疾速涌现,所以寒武纪寄意着行将到来的人工智能大迸发,这也是中国资源市场大力支撑寒武纪的重要来由之一。

假如寒武纪不是中国“人工智能芯片第一股”,大概它本日的估值要大打折扣。

这个中的逻辑,我们要经由过程另一名80后的天赋少年,去一一陈说。

2018年1月24日,曾以“京城IT四少”有名的茅侃侃,在北京以自尽的体式格局完毕了生命。

茅侃侃生于1983年,和陈云霁同岁,都是踩着时代盈余生长起来的年青人。但作为时代缩影下另一个故事,茅侃侃走了一条和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完全差别的路。

茅侃侃只要初中学历,幼年成名,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赋。

由于对互联网的痴迷和研讨,茅侃侃14岁就入手下手在《大众软件》上发表文章;16岁自行设想软件,成为史上第一代BBS手艺论坛斑竹;17岁经由过程微软三项认证,成为亚洲最年青的获得者。

基于手艺过硬的气力,茅侃侃21岁就入手下手在互联网范畴创业,并担负了融资3亿的MaJoy总裁。由于少年创业、多金有才,2006年茅侃侃还曾作客央视经济频道《对话》节目,与李想、高燃、戴志康同登《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并称为“京城IT四少”。

彼时,陈云霁还在“龙芯”项目历练,陈天石则在硕博连读的修业阶段。

2015年,陈云霁被《MIT科技批评》评为环球35位杰出青年立异者,这一称呼的含金量显而易见。

2016年兴办寒武纪时,哥哥陈云霁和弟弟陈天石都已成为中科院计算所的研讨员,妥妥的正牌科学家。

此时,曾的互联网天赋茅侃侃,却在人生旅途上走入绝境。

2015年,茅侃侃和上市公司万家文明(600576,现已更名为“祥源文明”)建立了合伙公司“万家电竞”,并出任CEO。但当时的互联网和电竞市场遇冷,穷冬创业的茅侃侃并没有在时代大潮下完成逆袭,反而跟着市场的一起下滑借债维系。

据多家媒体报道:停止2017年11月初,万家电竞欠债已凌驾4000万元。

2018年1月25日,逆势而行致使资金链断裂的互联网天赋茅侃侃,终究以自尽谢幕。

同年,创业一年多的寒武纪虽然吃亏照旧,却在B轮融资中以25亿美圆的新估值,站稳了中国AI芯片唯一独角兽的位置。

同是天赋创业,同是吃亏不停,但寒武纪一骑绝尘和万家电竞资金链断裂破产的运气,可谓天差地别。

由于,和茅侃侃自学的互联网才干比拟,阅历了体系化教诲的陈云霁和陈天石两兄弟,在学问的稀缺性和时代的需求度上都要远高于茅侃侃。

本年虽然遭受新冠疫情,股市阅历震动,但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等细分范畴却强势兴起,显现资源市场对科技板块信心十足。

而在人工智能范畴较威望的Nvidia公司展望:到2023年,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需求将达500亿美圆。

市场和资源的两重承认,使得人工智能芯片面临庞大的时机。《中国制作2025》中明白指出,到2025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到达50%。国度正在期盼本地化的AI芯片企业做大、做强。

无论是市场空间照样搀扶力度,AI芯片在政策面、市场需求面均展现出优越的势头。大环境关于寒武纪来讲,异常有益。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缺一家“万家电竞”公司,也不缺一个创业经验妙技点满的互联网天赋。时代的海潮之下,也许只要电竞行业的媒体人,才会花翰墨去回忆这位80后天赋的悲情终身。

但面临凌驾石油入口总额的芯片短板,面临行将睁开的5G、AI战役,中国太需要寒武纪如许的手艺型公司,去支撑起中国芯片市场的一片天。

而关于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而言,陈云霁和陈天石几乎是资源市场的少有挑选。

常言道时事造好汉,有时候,亦是好汉与时事并起使然。

03 生长的懊恼

时代的历程归于时代,资源的进度还要看资源。

2020年6月,寒武纪经由过程上市请求时,公司最高估值到达342亿。7月20日一上市,市值最高打破1000亿。这足以跨入大型芯片公司之列,但无论是建立时候照样手艺沉淀,寒武纪都只能算一个“孩童”。

华商韬略整顿寒武纪相干产物资料后发明:寒武纪的芯片,重要掩盖终端智能处置惩罚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沿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基本体系软件平台四个方向。

在一名业内人士看来:“寒武纪异常明白本身在智能芯片范畴的定位——通用型智能芯片,并直指高端市场。而从寒武纪宣布的对外信息也不难发明,它正在从一个纯真的芯片公司向具有硬件和软件才能的体系型平台公司生长。”

寒武纪在招股书中明白指出:通用型智能芯片及其基本体系软件的研发,需要周全控制中心芯片与体系软件的大批症结手艺,个中处置惩罚器微架构与指令集两大类手艺属于最底层的中心手艺。

但需要指出的是,智联网通用芯片作为构建体系型平台的基本组成部分,寒武纪当下的上风却并不显著。

智能物联网作为各大芯片巨子的必争之地,合作最为猛烈。仅从计划而言,海思、联发科和高通都有本身的智能物联网计划,个中华为海思与本身的电视、手机、摄像头和声响等装备直接绑定,现在已初具范围。

寒武纪在这一市场和小米有协作,但关于小米而言,寒武纪却并非唯一的协作者。这让两边的联动也只能停留在贸易层面,而不能上升到计谋层面。

别的,7月7日寒武纪宣布刊行股票的计谋配售名单时,OPPO、遐想和美的三家虽然离别计谋投资1.01亿元、8040万元和2亿元,为后续的深度协作打下了基本;但关于没有手机SOC研制才能的OPPO而言,寒武纪和OPPO深度的手艺协作,短期内也很难到达和海思一样的水准,历久来看仍需磨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芯片产业兴起的当下,OPPO、遐想和美的都曾宣布本身的芯片设计。当寒武纪的计谋生长和股东计划发生争执时,怎样协作共赢,还是一个面临磨练的未知数。

除了终端市场受阻,在与智联网深度绑定的云端市场上,寒武纪的日子也不好过。

个中,海思、高通、英特尔、英伟达、赛灵思等浩瀚巨子都在主动备战云端市场。面临巨人们的回身,这一范畴关于寒武纪而言,无论是手艺、人材照样研发用度的投入,都没有上风可言。

比方,作为寒武纪的大股东之一,阿里巴巴在阿里云上就采用了外洋的芯片处理方案,并没有运用寒武纪的思元系列。

而从阿里2018年建立平头哥,2019年宣布“最强人工智能芯片”含光800的行动来看,阿里明显并不盘算将本身的命根子,押注在其他公司上。

在一名芯片从业者看来:“寒武纪当下的问题重如果太甚年青。在阿里、华为和小米如许的高端市场上,寒武纪与国际大厂比拟合作力不够;而在一些中小微企业市场上,寒武纪当下的范围,还没法供应具有高度性价比的产物和完全落地的效劳建立。”

面临如许的逆境,2020年3月,陈天石在接收采访时说:“经由四年生长,云边端三条产物线已完整,接下来会不停迭代升级。”

但在华商韬略看来,寒武纪决议走向高端市场的同时,也将迎来最大的应战——资金贮备的急剧斲丧。

关于芯片研发而言,越往高端走,资金的斲丧速率越快。高端芯片,不单单议意味着人材开支的增添,另有芯片流片本钱的急剧爬升。

据芯片范畴的相干从业者引见:“芯片的流片本钱越小越贵,做高端芯片,响应的制程也必需跟进。比方22纳米的芯片只需要1000万,而上升到7纳米,则要在5000万以上。而芯片行业的一大应战是,芯片流片三四次属于常态,这对寒武纪现有的资金贮备而言,是个庞大的压力。”

而寒武纪招股书显现:从2017-2019年,寒武纪的研发用度离别为0.29亿、2.4亿和5.4亿。这申明,寒武纪一向在循序渐进往高端冲刺。

停止2019岁尾,寒武纪的其他流动资产(结构性存款及理财)照旧高达39.2亿元,在大多数人眼中,资金相称富余。但据华商韬略推断,假如寒武记要延续冲刺高端,这些钱远远不够。这也是寒武纪必需上市的重要原因。

将来几年,寒武纪可否在资金烧完前,让高端产物获得市场承认,将是这家年青公司的中心应战。

而资源市场对寒武纪估值的质疑,也凸显出在芯片这个本就不理性的烧钱范畴,突围的难题与障碍。

但不可无视的大趋势是,跟着中 美贸易战、科技战的升级,寒武纪的产物彰显出迥殊的时代意义。毕竟,华为的遭受通知我们,他人的东西再好,能不能用的话语权终归不在本身手里。

假如抛开与国际合作者的对照,寒武纪的1M处置惩罚器、MLU100智能芯片、MLU100智能处置惩罚卡,曾一连斩获高交会颁布的“优异立异产物奖”。这家中国重生公司,还不停登上由美国有名威望半导体杂志《EE Times》评比的“环球60家最值得关注的半导体公司”榜单。

对这家建立仅4年的中国芯片公司来讲,应战在于自我打破,而非事事抢先。

04 妄想与将来

“让机械更好的明白和效劳人类。”

这是寒武纪官网,为企业任务所立下的一个愿景。

这一愿景和1985年方才建立时的高通,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高通“quality communications”的本意,也就是“高质量的通讯”。

和寒武纪相似的是,高通的主创人艾文·雅各布斯在美国也是博士毕业、科班出身,并在年青时写下了通讯范畴的著作《通讯工程基本》一书。

高通起步时,这家群英荟萃的公司,也没有找到本身的贸易模式和运气风口。为处理生长问题,高通在建立6年后的1991年上市,2年后的1993年,才将CDMA手艺推动为环球的挪动通讯规范。

陪伴3G收集的环球提高,1999年高通才肯定本身“收专利费”的红利模式。

雅各布斯曾示知媒体:“高通建立时,没有迥殊细致的贸易设计,也不知道现实的产物是什么,然则我们对峙一个信心,那就是数字通讯和无线通讯手艺肯定会在将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日的寒武纪,只管敌手林立,处境远没有高通兴办时顺风顺水,但两家公司都踩在了时代大趋势的节点上。

前瞻研讨院数据显现,2018-2025年,环球AI芯片市场范围将从51亿美圆上涨至726亿美圆,AI已成时代生长的必然趋势。

而从寒武纪招股书来看,虽然2018年和海思分离后红利一度下滑,近年来营收却在不停爬升。2017-2019年,寒武纪营收离别为784.33万、1.17亿和4.43亿,3年增进高达50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寒武纪仍未红利,但产物更新和手艺研发、迭代才能上却远远领先于行业,且用股权鼓励体式格局绑定了大批人材,这都申明寒武纪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手艺型团队。

2019岁终数据显现,寒武纪的研发职员达680人,占员工总数比例约79.25%,个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职员546人。

这成为寒武纪疾速过审的重要原因。对资源市场来讲,寒武纪相对值得放手一搏。

7月20日,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正式上岸科创板,刊行价钱为每股64.39元,收盘后股价飙升到295元/股,大涨358%,虽然当天收盘股价下跌至212.4元,但21日,它的收盘价终究再涨29%,达274元/股。在股市已入手下手退潮的当下,这表明了中国投资者对寒武纪这类新兴科技公司的承认。

孟子在《告子下》中曾留下一段名言:“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匮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放到寒武纪的身上,这也许也是中国芯片产业必需要渡的一个劫吧。

荣幸的是,2020年的中国,已具有足以催生、赡养新兴科技企业的磅礴资源,去绸缪中 美科技破裂后大概的“新变局”。

根据一名芯片从业者的看法:“寒武纪在环球的芯片范畴只能算个婴孩,但它生在中国,长在亟需芯片的时代关隘,所以我们必需支撑。就像美国资源对特斯拉初期烧钱的放纵,中国资源也应当给寒武纪如许的年青公司交战将来的时机。”

但这并不意味着寒武纪会成为中国版“高通”。在这场必定耐久的战役中,即使与本地的阿里平头哥、海思和紫光展锐等比拟,它充溢生气,却也过于稚嫩;其生长之路,远不会像其估值和市值一样,风一吹,就倍数级增进。

而这也是其相对功绩而言高高的市值,是否能延续,不成割菜镰刀的症结。妄想老是要有的,传奇有助于妄想的生长,但在贸易天下,末了还得靠功绩和利润措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