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枪弹瞄准富士康

1988 年 10 月,郭台铭终究站到了深圳龙华的土地上,一座百余人范围的工场已准备好要在这片荒地上拔地而起。这一年, 在厥后也被称为“台商元年”。

那一刻的郭台铭,大概还没意想到富士康的进入,会给中国制作业带来多大的转变,以及,这座“电子围城”会培养出若干电子制作业的人材,若干的富士康大陆学徒。

元年的这座深圳龙华工场里,有一名不起眼的女工,作为富士康在大陆的首批工人,这一年的她只要 21 岁。

9 年后,曾的女工已晋升为“课长”——大陆管理层在鸿海如许的台企能到达的最高职位。已获得足够履历的她挑选脱离,与哥哥配合收买了香港立讯,这位女工叫做王来春,而这家公司厥后叫做立讯邃密精美。

收买香港立讯今后,王来春入手下手发挥本身在富士康的所见所学,挑选从老本行连接器的代工入手,2004 年,王来春在深圳创建了立讯邃密精美,很快成为了大陆的连接器代工龙头。2010 年,立讯邃密精美在深圳生意业务所上市,创始人王来春身价到达了 23 亿。

曾的富士康学徒,在 20 多年后,终究成为了能和师傅同场竞技的敌手——立讯邃密精美进入了 iPhone 整机代工名单。

7 月 17 日晚间,立讯邃密精美宣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拟以 33 亿元人民币价钱收买纬创投资(江苏)有限公司和纬新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100% 股权。立讯邃密精美设想出资不超 6 亿元,设想于 2020 岁尾前完成相干生意业务。完成生意业务后,立讯邃密精美也将成为 iPhone 的首家中国大陆代工场商。

此前,iPhone 的生产被台湾厂商垄断,依据台湾元大证券顾问公司(Yuanta)的盘算,鸿海团体的比例高于 70%,台湾和硕凌驾 20%,而台湾纬创的份额少于 5%。

立讯此次进入 iPhone 代工,被视作大陆制作业吹起的抨击军号,《日经消息》用“台湾企业垄断 iPhone 生产的汗青闭幕”如许的标题,来描述此桩收买的影响。

富士康建立了一个巨大不可催的制作业碉堡,现在这个碉堡的砖块,隐约有些松动。

立讯邃密精美的进击

作为“学徒”,立讯邃密精美险些完美地复刻了富士康的生长线路——从连接器代工到模组代工,末了到整机代工,王来春显然在富士康的生涯中学到了它最精华的东西。固然,关于这一点王来春并不隐讳,屡次公然示意公司的增进恰是进修了鸿海的形式。

经由过程连接器掘得第一桶金后,立讯在 2010 年于深交所上市。而有了足够的资金后,立讯就开启了一系列的收买入股步调:

2011 年,收买昆山联滔电子,打入苹果供给链;

2012 年,收买珠海共赢,进军 FPC(柔性电路板)范畴;

2013 年,入股台湾连接器厂商宣德,这是立讯第一次与台厂结缘;

2013 年,收买德国汽车塑胶件公司 SUK,进入豪车厂家的供给链。

除此之外另有江西博硕(加码连接器和线缆制作),福建源光(汽车线束组装)等等,立讯用收买和持股的体式格局,一步一步扩大着业务的边境。

近来的一次主要收买,是 立讯邃密精美在2017年经由过程收买声学元件厂美律姑苏厂,突入声学元器件、组装范畴。靠着这桩收买,立讯胜利打入苹果声学供给链,成为真无线耳机(TWS) AirPods 的代工场。

这三年,也是 TWS 行业飞速增进的三年,消逝的 3.5mm 耳机孔让塞在耳朵里的真无线耳机成了紧俏商品。2017~2019 年,立讯的功绩与股价腾飞,到现在为止,立讯也是 AirPods 系列最大的代工场。

本年 4 月份,立讯邃密精美宣布了 2019 年年报,时期完成业务收入 625 亿元,同比增进 7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7.1 亿元,同比增进 73.13%,均高于市场预期。而更早的几个季度,立讯也都坚持了高额增速。

停止现在,立讯邃密精美市值凌驾 4000 亿元(约合 570 亿美圆),而鸿海团体的市值约近年徜徉在 300~400 亿美圆。

不能否定的是,立讯邃密精美是在鸿海的羽翼下生长的。早些年间,立讯的大部分营收都是来自鸿海的支撑——立讯代工连接件,再交予富士康整机生产。2010 年的招股书显现,立讯来自富士康的营收一连三年凌驾了 45%,郭台铭的胞弟郭台强也在上市前夜成为了立讯的第三大股东。

立讯靠着“买买买”,成为了代工龙头,并成为了苹果的中心供给商之一,经由过程收买纬创工场,也终究进入了整机代工范畴。

相比较 AirPods、Apple Watch 等产物线,苹果的中心业务 iPhone 的整机代工门坎要更高一些,关于当前的立讯来讲,从收买入手,是一步稳棋。

纬创在昆山的工场,实在并未打入苹果高端机的代工业务,过去主要以生产 iPhone SE,iPhone 8,iPhone XR 为主,因为爆出了质量问题,还曾被苹果迫令歇工两周。2018 年,纬创也无缘首批组装商名单。昆山纬新的利润率走低,一连三年处于吃亏状况。

纬创想剥离吃亏的业务,而立讯则是需要扩大业务边境,一桩共赢的生意业务。

招行证券研报示意:

如本次股权收买胜利,将可拓宽公司现有产物的贩卖渠道,与公司现有业务发生有用协同也将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零部件深度垂直整合,包含既有连接器、无线充电、天线、声学、马达等,以及 Sip 和诸多潜伏新业务规划,协同效应将较为显著。

郭台铭的忧愁

立讯早期的生长,离不开鸿海的支撑。但关于“学会门徒,饿死师傅”的戏码,看客们老是乐见的。

只管郭台铭已已辞去富士康董事长一职,但他还是鸿海团体背地的掌门人。据台媒《经济日报》报导,立讯收买案引起了台湾相干产业的震动,郭台铭大为震动,高度关注后续生长,鸿海团体董事长刘杨伟,也命令主动应对峙讯邃密精美获得纬创资产后带来的产业风险。

固然,富士康的范围、体量,还是立讯们短时间内难以对抗的。2019 年,鸿海团体完成业务收入 5.34 万亿新台币,立讯依旧只要一个零头。欧系外资法人报告指出,立讯收买纬创中国大陆厂,短期内对鸿海与和硕影响有限,鸿海在不锈钢机壳组装代工手艺仍具有抢先地位,可缓和立讯抢进 iPhone 代工的影响。

从协作角度来讲,苹果每一年产物的产量是有限的,立讯每多拿到一份定单,就意味着其他供给商少了一份,立讯当初代工 AirPods 的定单,是从台湾精华达手里抢来的;而代工 Apple Watch 的定单,是从台湾广达电脑手里抢来的,这是个相互抢食的存量市场。

让“抢食”愈演愈烈的,是最大客户苹果“移情别恋”。

台湾的代工水平依旧是环球抢先,但在低端机型上尝到甜头的苹果,对本钱的掌握越发极致;而台湾的代工企业因为体量更大、议价权更高,致使代工用度更高。为了掌握整机本钱,苹果入手下手搀扶新的代工商,而这也是苹果善于且过去一直在做的事变。此次立讯的入局,就有苹果在背地的支撑。

别的日经报导也曾报导,苹果授意立讯介入投资 iPhone 金属机壳供货商可成科技,愿望可以培植立讯以应战鸿海历久在电子组装业的市场定位。

除了立讯之外,比亚迪也打入了苹果组装供给链。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宣布的研究报告显现,比亚迪电子有望在 2020 年庖代广达成为 iPod Touch 独家组装供货商,将来也会从仁宝手上拿下最少 10~20% 以上的 iPad 组装定单。

而更让郭台铭们焦炙的,是台湾全部电子产业的基本。换句话说,代工曾是台湾电子产业链的出发点,不容有失。

毫无疑问,电子产业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中国台湾网显现2018 年整年累计出口总额 3360.5 亿美圆,个中电子零组件出口金额 1108 亿美圆,占比最高到达 33%,同时在环球的产业链中,台湾也有着无足轻重的位置。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台湾就肯定了以科技、制作为经济的支柱,政策推进下,经由多年的积聚,台湾电子业才终究有了现在的造诣。

台湾电子业有几大标签——良率精彩,服务态度好。在环球前 50 泰半导体厂商中,台湾占了 8 家,台积电傲视群雄;而鸿海团体把电子组装代工这一利润率、手艺门坎双低的行当,做成了世界五百强第 23 名。

但与此同时,台湾也在面临诸如产业外流、对内投资不足、应届生薪资低等等多种经济逆境。也因而,电子业是台湾不能丢掉的强势范畴,也是赖以生存的经济地基。

台湾电子业兴于代工。20 世纪 90 年代,PC 进入疾速生历久,换季周期加速,厂商们为了降低本钱,入手下手把成产环节外包。而此时,具有肯定的制作业基本,同时人力本钱相对较低,中小型企业(工场)遍地开花的台湾,成为了抱负的代工挑选。

跟着 PC 业的光辉,台湾的 OEM、ODM 厂迎来了黄金生历久,而当 PC 入手下手式微时,又迎来了智能手机的兴起,代工场永久有饭吃。

而鸿海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脱颖而出,除了范围、服务态度等要素,一个不能疏忽的形式就是鸿海的垂直整合,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三步走”:鸿海不仅能疾速整合行业资本,还能本身生产很多症结的零部件,不需要入口采购。也因而,鸿海在效力、利润率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上风。

只管整机代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极低,但它是电子产物生产链条的末了一环,与上下流密不可分,同时关于就业、产业链打造也有着不言而喻的推进作用。

鸿海与和硕们的代工业务,会盘活全部产业链,巢倾卵破,代工业务是全部产业的“晴雨表”。这也是郭台铭们焦炙的深层次缘由。

合纵连横,抨击的军号?

大陆的电子制作业正在吹响抨击的军号,苹果供给链的变化是个中的一个缩影。

2012 年,苹果供给链的名单中,只要 8 家来自中国大陆,算计具有 2% 的利润;到了 2019 年,这一数字增添到了 30 家,再加上香港总计 40 家,初次凌驾日本,而中国台湾依旧具有最多的苹果供给链企业,到达了 46 家。

然则要注意另一个数字:相较于 2018 年, 苹果供给链在 2019 年引入了 25 家新公司,个中 5 家来自中国香港,4 家来自中国大陆;而镌汰的 25 家公司中,台湾有 8 家,而中国大陆只要 1 家。

别的,中国大陆的工场数目也在逐渐提拔。2019 年,一切苹果供给链公司的生产,有 47.6% 集合在大陆。

PC 和功用机时期,台湾是环球最症结的“科技矽岛”。2010 年以后,得益于产业生长以及人材贮备,中国大陆应用人力本钱等上风,挤进了环球供给链系统,尤其是智能手机产业链条。因而,大陆与台湾产业的关联,也从上下流供给,逐渐变成了平行协作。

举例来讲,OLED 方面,京东方兴起,产能良率都有了稳步提拔,胜利打入苹果供给链;而台湾的晶电、隆达等厂商已错过了 OLED 生长的最佳时机,只能押注 MiniLed,台湾显现的声响越来越小。

现在爆火的TWS真无线耳机主要有三家代工商——歌尔声学,立讯邃密精美,瑞声科技,均来自大陆。而台湾的声学元器件厂,要么被收买,要么被庖代。

因为有人力本钱的上风和范围效应,一些手艺门坎较低的元器件,台湾被大陆抢食险些是“必定”的,而末了的护城河,就是门坎相对较高的整机组装、半导体设想制作等环节。

改革开放早期,为了拉动经济增进,增进就业,大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而大陆经济有了实足的增进,产业链成型以后,自力更生便成了新的寻求。现在,曾的优惠政策逐渐到期,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入手下手逐渐削减,而补助的钱,入手下手大范围地砸向本地企业。

大陆市场的“后劲儿”,是台湾没法比的。大陆市场范围大,人口众多,产业配套完美,鼓励步伐不停。虽然苹果关于中国大陆的产业链仍有肯定的示范性,但撤除苹果,大陆仍有一个巨大的市场:

最下流的花费品牌有华为小米如许的企业,中游的头部供给商险些个个都是苹果等顶级手机品牌的中心供给商;中芯国际落背景积电不少,但后背获得的支撑非常巨大。其间各种,都是台湾所羡慕的。

综合人力本钱、产业环境、供给链完美水平,中国仍然是环球制作业的首选,短时间内难以转变。“科技企业离不开中国制作”,路透社在 2019 年 8 月一篇报导中指出。

贸易战的要素也不能不斟酌,当两国脱钩的情势愈演愈烈,大陆本地的企业会逐渐斟酌把供给链迁回,与台湾的协作远景扑朔。

台湾厂商看的很邃晓,与其做仇人,不如交朋友。纬创出卖工场后不久,就透过旗下中国大陆昆山、中山、成都、重庆等地陆四家子公司,获得立讯人民币约 30 亿元证券,持股比达 0.81 %。纬创示意,投资立讯有两个目标,一是财务投资,二是增强两边战略协作伙伴关联。

而和硕,也增持了 25 亿元的立讯股分,持股比例升至 0.57%。和硕示意此次增持主要为财务投资。实际上,和硕早在 2014 年,就入手下手持有立讯股票。

推断一家公司对一件事变的认知,不要看它说了什么,而是看它做了什么。和硕与纬创,作为行业的第二梯队,既无力扳倒鸿海,也不能阻挠立讯的兴起,干脆收割一波立讯的盈余,与苹果一同,向行业老大提议应战。

而对此,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日前接收《经济日报》时曾示意,“我们面临现有或潜伏协作敌手,随时坚持危机感,但不会忧郁任何应战。”

正如鸿海给立讯这个门徒指明方向一样,兴起更早的台湾电子产业链,也为中国大陆电子产业的生长指引了途径。鸿海要面临的应战,实在也是全部台湾电子产业链所必需要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