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字节跳动失手:烧光20亿,悟空问答落幕
2021年伊始,字节跳动旗下两款产物接连宣布住手运营。1月5日,知识付费平台好好学习宣布将于1月20日住手运营。1月13日,问答社区悟空问答宣布公告称将于1月20日从各大应用市场下架,并将于2月3日正式住手运营,关闭服务。
作为一款相当受重视的产物,悟空问答也曾风景无限——张一鸣亲自站台摇旗呐喊;字节跳动重金力挺;高价签约知乎大V;用户过亿……从字节跳动的“掌中宝”,力争与知乎一决雌雄,到损失自力职位,并入微头条,被战略性放弃,悟空问答事实输在了那里?
从出生到消亡:烧钱、挖角、口水战
我们先来回首这款产物的生长历程。2016 年底,今日头条披露了“头条问答”的产物细节,那时,头条刻意模糊了该产物与知乎之间的联系,称其是一款“协同创作工具”,冷启动时代就用AI给用户推送问题。同时,头条问答继续了字节跳动一向的打法,即现金补助,上线后曾推出种种现金激励措施。
2017年6月,头条问答正式更名为悟空问答,并上线自力App。刚一问世,悟空问答就在一次著名的挖角事宜中火了。导火索是某知乎作者在朋友圈爆出:“今日头条一口气签约了300多个知乎大 V,而且照样给钱的,年收入比通俗白领还高。”随着事宜快速发酵,张一鸣与知乎团结创始人张亮展开了一场延续多日的隔空“口水战”。
张亮在知乎那时刚上线的“想法”栏目中公然示意,高质量的分享无法被流水线化订价,好的对话气氛更不可能被粗暴迁徙。
对此,悟空问答回应称:从未克制任何人在其他平台宣布内容。现金是对知识分享的奖励,予人玫瑰者,手里不应只有余香。
张一鸣也多次在自家平台上亮相,他还提到“觉得知乎创始人张亮对自己平台作者有点狂妄。”这是张一鸣第一次为产物摇旗呐喊,第二次就是因抖音与马化腾在朋友圈“互怼”了。
2017年11月,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赵添宣布了一组数据:悟空问答触达用户过亿,天天发生超3万个提问、20万个回覆,签约2000位答主,每月补助支出超万万。同时,今日头条宣布将在2018年向悟空问答投入10亿元(5亿元用于签约5000名答主)。这一补助力度在问答领域几乎是碾压式的。
2018年头,悟空问答上线“分享有钱”,靠补助获取用户。据外界统计,光是头两年,字节跳动就砸了20亿元补助。即便云云,悟空问答的月活用户照样泛起了断崖式暴跌,从2017年10月的121万跌至2018年7月的67.9万。也是在7月,悟空问答被曝并入到微头条,团队100多人已转岗,那时就有知情人士示意,悟空问答已被“战略性放弃”。
再之后,悟空问答便逐渐没了声音,直到克日宣布关停,民众的视线才重新聚集到它身上。
内容缺失,揠苗助长
作为问答领域的后来者,悟空问答最大的短板就是“内容”。问答类产物需要有足够大的问答内容池,有内容的原始积累,正如延续创业者、资深产物司理“纯银V(郭子威)”所说“足够吸引大量受众(或怪异受众)的问答内容,是无法通过短期内的强运营获得的。”
在这一点上,知乎做得很乐成。2012年早期,知乎接纳约请注册的方式实现了优质内容和优质用户的积累,2013年开放注册后延续沉淀优质谜底,建立了基于内容的“强毗邻”,用户则是基于领域知识或兴趣而聚合,平台“知识”的标签也愈发鲜明,社区气氛愈发浓郁。
而悟空问答则是依赖“AI提问,按回覆字数举行补助”的方式来实现早期内容的快速积累,补助成了绝大多数内容创作者延续在悟空问答生产内容的源动力,被挖走的知乎大V邓柯就曾示意:“本质上,大V都无差别,那里有钱去那里。”与此同时,平台上还涌现了众多码字赚钱的羊毛党,内容多而不精。据媒体报道,那时,为了“薅头条羊毛”,某内容团队日产7-8篇,4名编辑同时生产,这才气完成合同上划定的KPI,拿到每条300元的补助。
但悟空问答的补助力度也在大打折扣。据一位大V透露,2017年十月,他和悟空问答签约,凭据那时的协议,他每月只需在悟空问答上回覆次数到达15次(每次回覆在500字以上),每月就可收入1万元。然则2018年8月,他的收入酿成了保底加提成,每条保底200元,答题上限20条,每条的基本价钱是200元,提成“可能与阅读量、点赞数有关”。
与补助力度一同下降的另有平台的热度,当变现变得难题,创作者又无法从平台获得激励(物质和认同)时,其积极性下降成为一定。砸钱抢人虽然能够辅助悟空问答这样的后来者迅速切入市场,但对于优质内容的沉淀,引发通俗用户的创作欲,进而形成强毗邻来说确实操之过急。
悟空问答的定位和调性也是模糊的,脱胎于今日头条的悟空问答浓重的娱乐属性自己就晦气于其打造知识标签。而为了表面上的“繁荣”,平台上泛起了大量蹭热门的AI式提问,这对平台打造知识社区的定位以及积累优质内容异常晦气。自取灭亡的是,为了能够更快地吸引用户建设社区,悟空问答不惜降低问答质量,靠低俗色情吸睛,悟空问答也因此在2017年12月尾被迫令整改。
此外,内容不够,抄袭来凑,悟空问答还曾多次被曝光未经作者的赞成“搬运”其回覆。
成也算法,败也算法
领先的算法一直是字节跳动引以为傲的资源,今日头条也是依赖算法在移动资讯大战中脱颖而出,悟空问答也是使用了同样的逻辑。
在移动资讯领域,用户更多是无目的地“浏览”,算法的加持知足了用户的浏览需求,但在问答领域,用户的目的性更强,更多依赖“搜索”。在这样的情况下,今日头条为浏览而设计的一套算法甚至会起到反作用。这一机制会导致无关内容的泛起,用户随手点击的谜底都一一被大数据记在心里,成为未来推荐的依据,但用户现实关注的问题却会被这种随机性冲散。
悟空问答“等我来答”板块截图,凭据算法推荐适合用户的问题
在媒体的报道中,一位答主指出,悟空问答的推荐机制令人疑惑,前期只要认真作答就会获得推荐,但到了后期即便专心作答,被推荐的机遇也越来越少,十分袭击积极性。
同时,再优异的算法也不能替换内容生产,它依然受制于平台的内容。
用户愿意买帐吗?
头条系产物更具娱乐性、非专业性、浅表性,其重大的用户群体也更倾向于消磨时间。这与知识问答平台的定位以及受众是存在伟大误差的,头条系产物的惯常打法无法复制到问答产物上,字节跳动想要靠导入头条的用户来撑起流量,也势需要面临用户“过门不入”的逆境,以及用户流失的痛苦。
这也反映在了QuestMobile宣布的《2017百科问答APP行业洞察讲述》中,讲述指出,知乎和悟空问答的用户重合度仅为4.6万。知乎用户凸显出“年轻、高知、高收入”等特征,偏心学习、旅游、跨境电商;悟空问答则表现出“年长、三四线、低收入”等特征,偏心游戏、直播、娱乐。差别的受众又使得平台调性发生区别,进而成为悟空问答打造社区气氛的一大阻碍。
一场资源游戏
差别于知乎生长初期的精耕细作,悟空问答的运作是完全资源导向的,砸钱抢人、高额补助,一时间平台用户、内容激增,但对于问答平台来说,内容沉淀和社区气氛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这不是砸钱就能办到的。
此外,有媒体指出,悟空问答作为大公司的防御性产物,试图与知乎肉搏,以消除知乎对头条系的潜在威胁,若不是想赶尽杀绝,或许就不会云云急功近利。
诡异的是,悟空问答投入巨资接触却遭遇颓势的这一年,也是知乎增进最快的一年。停止2018年6月,知乎注册用户近2亿,增进跨越 100%,回覆总数突破1亿条。2018上半年,知乎营收同比增进 340%。
2018年6月,知乎创始人周源在提到悟空问答的竞争时说:“我们应该去明白,这两个产物到底是不是同质化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同一个问题?知乎从来不会把用户当成一种内容生产的方式,再去把它换成一个广告收入。我们希望能够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去辅助人人熟悉天下,能够延续迭代,最终的评判标准是用户是否能够酿成这件事情里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事实证明,字节跳动这套凶猛的打法在问答领域行不通了,它罕见识打了一场败仗。或许当初挖角知乎,悟空问答的了局就已写好——除了将自己送上热搜之外,对知乎的影响甚至连皮外伤都算不上,挖走300人仅仅是对知乎网络结构的一次净化,基本谈不上打击。现在,阳春白雪的知乎加速了上市的措施,鼎力出事业的字节跳动却没等来悟空问答的死去活来。
最后,无论在哪个行业,烧钱或许是赛马圈地的利器,但从来都不是可延续的康健模式。平台的生长需要钱和流量,但不能是只靠钱和流量,悟空问答烧光20亿依然黯然离场再次给资源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