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BAT“赛”车谁更强?
1月13日,海内首个首创轮即达百亿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智己汽车正式公布。
从确立到公布,智己汽车仅仅用了20天时间。天眼查App显示,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确立于2020年12月,注册资源100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晓秋,由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资企业(有限合资)、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手艺有限公司、上海元释汽车科技合资企业(有限合资)、上海元稔汽车科技合资企业(有限合资)四家公司持股,其中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手艺有限公司认缴出资18亿元,持股18%。
在造车新势力外,互联网巨头BAT也在造车赛道集结完毕。智己汽车亮相的前夕,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并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祥控股团体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互助同伴。
腾讯也被传有可能会入股由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配合打造的高端车品牌,但现在尚无实锤。
结构造车赛道,BAT齐“上车”
在此之前,BTA多是以“投资人”的身份介入造车势力中。
2015年6月,腾讯第一次对外宣布投资蔚来汽车。马化腾甚至还成了第一批6辆蔚来EP9的车主之一。
停止现在,腾讯从A轮最先领投了4轮,并选择在蔚来汽车不停遭受质疑的时刻逆势加码。
从2019年第三季度起,蔚来曾滑入至暗时刻。
巨额亏损、大幅裁员、召回汽车,甚至一度面临跌破1美元的逆境,外界纷纷讨论蔚来退市的可能性……彼时,“蔚来没有未来”,似乎已是业内外的共识。
到2019年12月31日,蔚来欠债194.03亿元,大于145.82亿元的总资产,账上货币资金仅有10.56亿元,现金流严重承压。
在大股东纷纷减持的情况下,腾讯通过全资子公司黄河投资买入蔚来汽车168万股ADS,斥资1000万美元,增持后腾讯持有蔚来汽车1.59亿普通股。2019年9月,腾讯以1亿美元总价购买了蔚来2020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5000万美元。
停止2020年11月30日,腾讯持股蔚来高达1.75亿股,占已刊行普通股比例为14.34%,已跨越李斌,成为了第一大股东。
而造车新势力的另一家小鹏汽车则是阿里结构造车赛道的主要同伴。
2017年12月,阿里携手IDG、经纬资源等13家著名投资机构,完成了对小鹏汽车的A 轮融资。
在小鹏汽车上市前的10轮融资里,阿里的身影共泛起三次。
在2017年12月12日及2018年1月29日,阿里先后介入了小鹏汽车A 轮与B轮融资,但今后延续缺席了B 轮、C轮、C 轮投资,直到两年半后,阿里才重新以领投的身份高调泛起在小鹏的新一轮融资名单中。
在小鹏汽车上市前,公司治理层持股40.9%,其中何小鹏为最大股东,持股31.6%;阿里巴巴为最大外部股东,持股14.4%。小鹏汽车IPO后,停止2020年11月30日,阿里巴巴持有小鹏1.92亿股,占已刊行普通股比例13.30%。
而百度此前结构造车赛道更为崎岖。
2017年1月,“要害先生”陆奇出任百度总裁兼COO后,提出“ALL in AI”。随后,百度设计打造若干AI赋能的新营业,尤其是用于自动驾驶的Apollo和用于对话式人机交互的DuerOS。一年后陆奇去职,李彦宏将DuerOS 和 Apollo 定为“All in AI”最主要的两条营业线。
在打造“ALL in AI”战略的同时,百度还试图通过投资造车新势力借路超车,但先后错过了几回最佳投资时机。
2017年,造车新势力团体发作,3月,百度给予蔚来1亿美元投资,但已在腾讯重仓蔚来之后。今后,小鹏和理想曾找到百度投资,但百度那时正力推Apollo设计,在自动驾驶系统和竞业条款等方面与小鹏、理想未能杀青一致。最终,百度投资了相对传统的威马汽车。
今后,百度一直是威马汽车的最大机构股东,不仅在威马汽车B轮、C轮延续领投,而且还介入了威马100亿元D轮融资的跟投。
竞争升级,BAT哪家更强?
2020年10月,国务院正式公布新能源汽车产业生长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到达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且先后出台了全方位的激励政策,如降低车企准入门槛、延伸补助政策限期、加速充换电站建设、充电优惠等,险些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
凭据HIS Markit讲述,2019年到2025年,电动车在中国的销量预计从0.9百万辆到4.2百万辆,这将比美国和欧洲加在一起的销量还要高。
只管电动汽车距离手艺成熟、替换燃油车另有相当长的距离,然则全球汽车企业周全转向电动化的趋势似乎已经不可逆转。
第二轮电动车造车热潮席卷而来,老牌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们都在摩拳擦掌,BAT的竞争也已升级,纷纷亲自下场。
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介入较深也最早。
2017年4月,那时百度首次公布 “阿波罗”新设计,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提供开放的软件平台,辅助他们连系车辆和硬件系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包罗开放环境感知、路径计划、车辆控制、车载操作系统的功效代码,和完整的开发测试工具。
现在,百度已先后开发了Robotaxi、Minibus、自主泊车、车路协同、5G云代驾等多个解决方案。百度Apollo共有177家互助同伴,险些涵盖所有主流汽车企业。此外,百度与一级零件供应商、芯片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均有互助。
官方数据显示,百度自动驾驶阿波罗测试车队规模已达500辆级别,获得专利数1800件,测试里程总计跨越600万公里,获得测试牌照总计跨越170张,其中载人测试牌跨越120张;获得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治理联席小组公布的首批T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从自动驾驶市场研究Navigant Research公布的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来看,百度已经与自动驾驶公司Waymo(Alphabet旗下)、Cruise(通用旗下)、Ford Autonomous Vehicles(福特旗下)一同列入第一梯队。
横向对比几家自动驾驶公司,Waymo估值跨越千亿美元、Cruise估值190亿美元;再看Uber ATG出售后给Aurora后估值达100亿美元,海内的小马智行估值到达53亿美元。以行业同类企业对标来看,瑞银对百度阿波罗的估值达100亿美元。
不同于百度一直在大力生长人工智能平台,阿里和腾讯,则更多的是从智能化着手,以各自的智能生态赋能车企智能化升级。
好比此次阿里和上汽在智己汽车的互助,阿里巴巴将以用户大数据、阿里云等生态圈协同优势,买通汽车消费全周期,为智己汽车赋能。其主要孝敬的是用户大数据和智能生态。
而腾讯从2017年最先,先后与长安欧尚和广汽睁开战略互助,营业涉及车联网、智能驾驶等多个方面。凭据公然数据显示,停止到2020年9月,腾讯智慧出行已经与31家车企确立互助关系,互助落地车型达120款。宝马、长城哈弗、广汽传祺、福特领界等汽车品牌有多款搭载腾讯TAI3.0生态车联网解决方案。
互联网为何造车
除了海内互联网巨头外,在已往几年间被无数次预测的苹果汽车,也逐渐变得清晰。据韩国媒体报道,苹果与现代汽车设计签署“苹果汽车”生产互助协议。这是一款纯电驱动的自动驾驶汽车,最早将于2024年在美国投产。
海内外互联网巨头们为何都钟情于造车?
对于科技公司而言,造车意味着直接面临消费者,这背后无疑是伟大的机遇。
事实上,自2003年最先“自食其力”的特斯拉,经由17年的生长,现在已发展为市值8000亿美元的超级巨头。
2020年,特斯拉市值上涨近8倍,2021年,马斯克更是由于特斯拉,登顶天下首富。
相较之下,停止2021年1月15日,全球汽车市值头部的丰田市值约为2074亿,通用汽车、宝马团体等市值更是仅数百亿美元。
不仅是特斯拉,从海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的市值来看,这些确立刚刚还不到10年的新能源车企的市值已经有了逾越百年车企的势头。1月12日,蔚来的总市值一度跨越千亿美元,跨越了戴姆勒、宝马、福特、民众等百年车企的市值。
资源热捧之外,随着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在纯电动车市场销量的节节攀升。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在纯电动车市场,销量排名前十公司主要除了特斯拉、蔚来、小鹏汽车外,主要集中在比亚迪、广汽、北汽等汽车厂商,没有民众、宝马、戴姆勒的身影;而在插电混动市场领域,理想及华晨宝马、上海民众、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的销量占有了多数市场份额。
随着造车新势力的生长模式受到来自资源和用户越来越普遍的认可,人们看到,造车新势力并不是玩票,而是真的能给汽车产业带来新的转变。
在这种靠山下,原本就有用户,又手握服务资源的互联网公司涉足造车领域,无疑会带给外界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容易获得资源市场的青睐。这一点,从百度自造车听说以来的股价显示中可见一斑。
此前,百度与吉祥的造车听说让百度在美股大涨13.84%,市值到达630亿美元。
而2021年1月11日,吉祥正式宣布与百度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后,受此新闻影响,两家公司在当天股价均大涨。1月11日当天,港股吉祥汽车盘中大涨21.63%,总市值超3100亿港元。美东时间1月11日,百度股价在盘前涨超5%,股价为219.55美元,市值达749亿美元,股价在一个月内已上涨67%。
从某种程度而言,如何将智能电动汽车硬件上发生的数据内化为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这是百度等科技公司的焦点竞争力所在。
“好比业内号称特斯拉有几十亿公里的测试数据,但这并没有完全转变为它的自动驾驶能力,”一位靠近百度的业内人士示意,“百度积累多年的能力是一条整体的数据流水线,这个‘炼金术’的能力非常主要。”
这也是此前阿里巴巴投资小鹏汽车的理由:“第一个是互联网化,汽车也可以连到网上;第二个趋势是汽车自动化,由于有环保要求,人人憧憬更好的空气,电动车一定是未来的趋势;第三个是数据智能化,汽车也需要通过数据驱动。”
互联网公司不论是互联网化能力照样数据智能化能力都可以赋能汽车行业。
沃尔沃汽车亚太区研发副总裁Jan-Erik Larsson所说:“在智能化、数字化、互联化、自动化的生长趋势下,汽车行业早已不再孤军作战,而是努力实现全方位、跨行业的相互融合、协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