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万国」或合并「秦淮」,数据中央牌桌挤不下
数据中央行业新一轮拉力赛最先了。
据彭博4月22日报道,数据中央服务商秦淮数据已收到开端收购意向,收购方为“业内其他公司”。知情人士示意,万国数据正在思量与秦淮数据举行合并。另外的潜在买家还包罗美国数据中央厂商EdgeConneX、亚洲私募公司PAG。
当前,谈判还处于启动阶段,秦淮数据、万国数据都没有对此新闻做出回应。新闻传出后,秦淮数据当天收市后市值为17.57亿美元,万国数据则为54.50亿美元。
数据中央(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再到现在蓬勃生长的云盘算产业,互联网的日夜不息确立在无数个数据机房之上——这些机房认真数据的传输、盘算、存储,作育了IDC行业。
此次的并购案双方,一位是中国第三方IDC行业龙头,另一位是超大规模数据中央的新秀。在近年羁系风暴、经济跌宕的趋势下,两家美股上市公司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若双方最终完成合并,将作育一个市值跨越87亿美元(约570亿元)的IDC巨头,这无疑会打开数据中央行业的新事态。
互联网行业的镜子
作为基础设施,IDC行业是一面镜子,反映着互联网行业的景心胸。
在互联网刚兴起的90年月,传统三大运营商是数据中央的主要介入者,自建数据中央,往外销售算力。
而第三方IDC是行业细腻分工的效果——相当于自建或者租赁别家的机房,提供更专业的细腻化运营服务。从2010年前后最先生长的云盘算浪潮,动员了IDC的第二波高速生长。不少云厂商或是自建,或是选择将交给第三方IDC运营。
万国数据和秦淮数据,划分在IDC行业生长的差异时间段吃到盈利。
确立于2000年的万国数据,是其中的老牌玩家。确立初期,万国数据从第三方数据中央服务做起,2009年最先在天下各地自建数据中央,正好遇上了云盘算高速生长时期。2016年,万国数据正式上岸美国纳斯达克,并于2020年回港二次上市。
面临井喷的市场需求,万国数据没有停下快速扩张的脚步,成为并购桌上的常客。在上市后,万国数据就已经在北京、武汉、深圳等地开展多次收购。
据零壹智库估算,住手2021年,万国数据拥有天下最大的机房集群机柜数目,已达19.2万个,而秦淮数据旗下的机房数目在8.8万个左右。
资源市场也给出乐观回应,从2016年上市至今,万国数据的股价4年间翻了8倍,最岑岭曾达千亿港元。
泉源:零壹智库
不外,连续扩大市场份额的另一面,是高欠债水平。2017-2019年万国数据的资产欠债率划分为65.95%、73.56%和63.94%,2020年耐久欠债比为137.15%。
这曾招致数次做空。2018年,J Capital Research宣布讲述做空万国数据,称其在高欠债下,行使财政手段造假虚增至少25%的收入,从而筹集资金。当天,万国股价暴跌37.2%,厥后才缓慢回升。
接到收购要约的秦淮数据,是第三方数据中央中的“新秀”,确立不到7年就跃升行业前线。
2017年,秦淮由CDN厂商网宿科技孵化。但短短两年后,秦淮数据便被以9.9亿元人民币的价钱出售给贝恩资源,并由后者主导与数据中央Bridge Data Centres举行合并,于2020年在美国提交上市申请,摇身一酿成为资源追捧的新宠。
赴美IPO前,秦淮数据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划分为9848万元、8.53亿元、8.11亿元,估值达40亿美元。正因云云,此前被网宿科技以10亿元出售的生意,在生意方式、价钱等方面,引起过“是否平沽资产”的争议。
不外,秦淮压准了超大企业的云盘算需求,依附着字节跳动和网宿科技两个大客户,业绩高速增进掩饰了这些疑问。当前,秦淮在新一代三方IDC中收入增速最快,其在印度和东南亚市场也有结构。2021年,秦淮数据收入到达28.52亿元,同比增进55.8%,净利润3.1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达11.1%。
但动荡泛起在去年。2021年12月,秦淮数据突然宣布通告,宣布CEO居静去职,其缘故原由在于战略分歧,导致秦淮数据股价大跌三分之一。在贝恩资源代管一段时间后,2022年2月,原中国区总裁吴华鹏接任CEO一职。
前CEO居静一手确立秦淮数据,作风武断,早早结构了超大型数据中央和双碳偏向,在其去职后,市场也存在对公司战略稳固性的挂念。治理层转变、以及现在整体市场的动荡,让收购时机显得合乎情理。
要么做大,要么回家
明面上,两家企业增进都异常迅速,但无论是市场远景照样公司营业,都并非一片晴空。
据中国信通院白皮书,2021年,我国数据中央行业市场收入到达1500亿元左右,近三年年均复合增进率到达30.69%,远高于全球增速。
我国数据中央市场仍然市场广漠,但万国数据和秦淮数据面临的对手更增壮大。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存量IDC市场中近70%都由运营商主导,剩下的市场份额中,云厂商在近两年间正在猛追,而且纷纷自建数据中央。
海内抢位赛正在加速,正在进入强者恒强的事态,留给第三方IDC的时间不多了。
放眼全球,IDC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重运营行业,前期对地产、装备等投入都市十分高昂,但一旦建成,后续的运营成本会逐渐下降,而且形成难以逾越的壁垒。
而数据中央建设周期通常在1-2年内不等,在资金足够的情形下,并购是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进入新行业的常见途径。
单纯从万国数据和秦淮数据的营业来看,双方也对照互补。
数据中央服务模式分为批发型和零售型,前者以大客户为主,后者以小客户为主。万国数据是典型的批发型模式,营业胜在笼罩面广,各地结构都相对平均,主要通过自建大型数据中央向产业链下游客户提供托管和治理服务。
秦淮的优势在于超大数据中央,但同时也为小客户提供服务。尤其是秦淮数据与字节跳动签署的条约长达10年,到2027年竣事,这无疑是业绩的一大保障。
另一个主要靠山是,全球局限内都最先重视节能减碳,数据中央是互联网产业的碳排放大头。我国在2020年提出“双碳”目的,2022年启动“东数西算”战略,近期已经推出有多项针对新一代数据中央的政策,包罗拿地、牌照、排放指标等等,以后的羁系都将越来越严。
在这点上,秦淮数据有显著优势,前CEO居静在公司早期,就投入到低碳偏向。而从建设效率上看,秦淮数据相比偕行,能够到达更低的建设成本,以及更快的速率。
在能耗方面,在2020年碳中和提出时,秦淮数据的年均PUE(焦点能耗指标)就已经到达1.22,自有算力园区的可再生能源行使率已经到达 51%,万国数据的PUE则在1.34。
资源市场的隆冬,也成为强强联手的好时机。
万国和秦淮在近两年中只管保持着稳健增进,但在互联网羁系风暴、中概股的震荡中,市值也未能幸免。已往12个月中,秦淮数据和万国数据的股价已经划分跌去近40%和62%。对万国数据来说,现在是开展并购的好时机。
碳中和、5G新风口来临,全球算力需求连续发作,IDC行业里的马太效应将会越来越显著。事实上,全球局限内的数据中央并购潮近年来都在升温——去年,全球IDC巨头Equinix(市值670亿美元)就斥资3.2亿美元收购尼日利亚数据中央和毗邻服务提供商MainOne,以进入非洲市场;在海内,宝能创展也以16.5亿元收购了鹏博士旗下5个数据中央。
对新老玩家而言,要誊写下一阶段的故事,首先需要起劲留在牌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