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谁还敢买影视股?

影视行业终于有了些消息。

7月18日,影视公司耐看娱乐*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7月20日,柠萌影业在三次袭击二级市场后,终于通过了港交所聆讯;7月28日,证监会网站公示博纳影业关于*公然刊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获批准,博纳从美股退市再回A股排队的漫长上市之路终于见到了曙光。

但行业里也并不都是好新闻。这个7月,先是有在万达影戏事情16年的公司董事长、总裁曾茂军因小我私人缘故原由告退,尔后文投控股的公司董事长周茂非也提交了告退讲述。再看整个影视行业,一级市场险些没有任何融资新闻,无论是影戏照样剧集,不确定性仍然是人人挂在嘴边的高频词。

影视行业曾经是二级市场翻云覆雨的能手,但从2017年,唐德影视收购范冰冰公司股权的操作停留、蒋雯丽马思纯家族的首映时代无缘借路上市公司长城影视,影视行业的融资、并购重组就逐渐进入了冰期。

现在,一个电视剧行业头部公司,一个影戏行业头部公司,都打开了二级市场的大门,这是否意味着资源市场对于影视股的重新拥抱?在行业整体提质减量的大靠山下,影视股的魅力还在吗?

《小欢喜》《三十而已》《长津湖》《红海行动》

01、影戏股:亏损是主基调,多元营业结构救命

去年,影戏市场曾短暂“回暖”,整年大盘报收472.58亿元,超出北美市场票房六成以上,春节、五一、国庆等大档期也都打破纪录。若将营业笼罩票务、内容和营销服务的猫眼娱乐看成“晴雨表”来看,其2021年收入同比大增进143.13%,且相比前一年乐成扭亏为盈,足可见市场回暖的动员力。

然而,今年情形再次反转。综合灯塔和猫眼等平台数据来看,上半年天下影戏票房累计171.8亿元,同比下降37.7%,观影人次3.98亿,同比下降41.7%。

对于绝大多数拥有影院资产的公司和主业集中在影戏领域的公司来说,亏损成为了上半年的主基调。

图源:万达影戏通告

万达影戏今年上半年预计归属股东净亏损5.2亿-6亿元,预计扣非净亏损5.8亿-6.6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6.39亿元相比,更改幅度颇大。

通告示意,上半年万达海内旗下大面积影院歇业,下属影院最多时约有410家同时暂停营业,占公司海内影院数目近51%。同时公司票房收入大幅下滑,上半年实现票房24.4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下降31.3%,观影人次0.57亿,同比下降38.2%。

上海影戏也是相同处境:上半年公司预计归属股东净亏损1.43亿-1.72亿元,预计扣非净亏损1.58亿元-1.90亿元。讲述显示,公司在上海区域内的直营影院自3月10日起所有暂停营业,直至本业绩预告期末仍未恢复,其他区域的直营影院也因各地疫情限流或歇业。

中国影戏、金逸影视、横店影视和文投控股,同样也是受环境影响而陷入亏损。

中国影戏上半年预计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800万-2600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800万-5500万元。详细来看,公司在一季度的净利润还在1.16亿,累计票房达73.72亿元,占同期天下国产影片票房总额55.74%,业绩下滑主要就是受*季度疫情影响。

金逸影视上半年预计净亏损1.7亿-2.1亿元,讲述称歇业的自营影城*时到达91家,占公司所有直营影院的47.64%;横店影视上半年预计净亏损6000万-75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01亿元,现在也是由盈转亏。而文投控股,即即是有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振特许谋划营业,另有手游《攻城天下》上线,但在影院、影视营业受袭击下,上半年公司整体预计仍要亏损2亿-2.4亿元。

图源:文投控股通告

与文投控股差异,营收结构多元化确实辅助一些公司实现了盈利。

好比光线传媒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75亿-2.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2亿元-1.75亿元,虽然相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下滑,但能盈利在行业内就已十分忧伤。

从详细营业来看,光线传媒上半年影戏累计票房约13.77亿元,刊行并计入本讲述期票房的影片有《偷袭手》《十年一品温如言》《我是真的憎恶异地恋》《五个扑水的少年》(重映)等,这其中并没有票房稀奇精彩的作品。

讲述示意,公司艺人经纪及其他营业继续保持优越的生长势头,利润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增进。而且剧集贮备厚实,《山河枕》《春日宴》等多部剧集已与视频平台杀青互助。公司的动画影戏营业也取得新希望,新确立“光线动画”厂牌,彩条屋多个重点项目的续集也已在创作之中。

《偷袭手》《十年一品温如言》《我是真的憎恶异地恋》《五个扑水的少年》

和光线传媒相似,阿里影业虽然提到受影戏市场影响而使得内容营业收入增进却利润下降,但也强调是得益于多元化商业化模式,公司链接产业上下游,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从详细数据来看,由于包罗了去年三个季度的成就,阿里影业的成就单也悦目的多: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阿里影业的营收达36.52亿元,同比增进28%,净利润1.54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正在热映的沈腾马丽主演的科幻笑剧片《独行月球》票房已突破10亿,这部片子背后也有阿里影业的身影。

不外站在阿里巴巴整体的角度看,大文娱板块一直是一块心病,纵然有作品傍身,也再难重现昔日职位。而阿里影业近几年的股价走势亦是不如人意。

阿里影业股价走势

固然,行业内有些公司“积劳成疾”,此前就延续亏损,同时另有其他财政问题和讼事缠身。在疫情袭击之下,即即是有多元营业傍身,其整体抗风险能力也很弱,在短时间很难改变现状。

华谊兄弟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华谊兄弟已是延续四年亏损,合计亏损总金额已超64亿元。云云境况下,公司连续不停收到年报问询函、警示函,并遭遇金融机构“追债”,风浪不停。今年上半年,由于影片上映收入、影院票房收入削减所致,华谊兄弟预计归属股东的净亏损为1.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6.19%,扣非净亏损1.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8.93%。

图源:华谊兄弟通告

曾依赖《战狼2》《我不是药神》《落难地球》赚得盆满钵满的北京文化在今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为2000万-3000万元,虽然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有所收窄,但讲述提到主要是由于通过优化营业结构,增强了成本用度控制,而并非是营业动员。

2019年-2021年,北京文化已是延续三年亏损,营业之外,公司还先后履历了大股东减持、股东纠纷、立案审查、财政造假等一系列事宜,近期还遭吴京、陈思诚等关联公司起诉被追索约1.55亿。此前北京文化市值曾一度飙升至310亿元左右,而现在市值只剩10%。

02、剧集股:老玩家找新支点,背靠平台公司“好纳凉”

与受疫情频频影响很大的影戏差异,剧集市场并不依赖线下。但不得不说,影视剧市排场对的情形更为“庞大”。

一方面,受政策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剧集内容播出及消费市场都泛起差异水平下滑。云合数据显示,2021年全网剧集正片有用播放量3107亿,总量较上年削减27%;会员内容有用播放量1173亿,同比削减13%。但另一方面,疫情后民众普遍居家,这又在为剧集市场带来利好。总局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中国视听大数据”宣布《中国视听大数据收视季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电视收视用户日均收视时长为6小时,环比上升2.4%,同比上升3.3%。

图源:中国视听大数据

在这一领域,差异类型的公司面临着完全差其余生计处境。有人可以相对稳固施展,不至于行至亏损,有人却是追随着项目大起大落。

华策影视2021年其营收38.07亿,归属股东净利润4亿。只管同比都是微增,但华策仍是站在了年度业绩“领跑者”位置上。

之以是盈利,一方面是华策电视剧营业施展稳固,2021年播出19部665集(其中一部为跨年播出),相比2020年的13部527集,市占率有所提升;公司前五大作品均为电视剧,共计带来14.54亿收入,占总收入38.18%。另一方面是在影戏方面也有突破,去年春节档影戏《刺杀小说家》成为公司首部票房超10亿的主投主控商业影戏,《反贪风暴5》在年终上映也获得了6.28亿票房。

图源:华策影视2021年财报

2022年一季度,华策只管业绩有显著下滑,也保持了盈利:营收为4.71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1.14亿元,扣非净利润9206.29万元。

今年,华策有13部电视剧设计开机,设计上映4部主投并主控刊行的影戏。同时华策还示意要在未来三年投资、制作、刊行影戏30部以上,票房到达100亿以上,《刺杀小说家》将形成“宇宙”。此外,华策也起劲投入新营业,好比影视剧版权运营、电视剧外洋刊行已经带来了新增进,公司对于元宇宙、数字藏品的热情也颇高。

慈文传媒和华录百纳就没有这么稳的实力了。

慈文传媒在2021年上半年稳固增进,但下半年就急转直下,整年整体确认收入项目主要只有电视剧《风暴舞》和网络影戏《麒麟幻镇》,导致公司总营收下滑39.88%,亏损2.34亿元。而到了2022年,由于一季度确认了《流光之城》《冰球少年》和《婚姻的两种料想》的刊行收入,慈文传媒的营收同比暴涨近30倍,实现净利润4482.6万元,又扭亏为盈。

《流光之城》《冰球少年》《婚姻的两种料想》

华录百纳也是大起大落。

去年公司由于有《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雄狮少年》等显示突出的影戏,营收增进182.76%,净利润也到达了6632.77万元。现在年,一季度公司受排播影响部门优质项目未到达收入确认时点,其营收便马上下滑,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280.08%。

“过山车”式显示是影视行业的通病,这说明公司内容贮备不足,不确定性问题突出。慈文和华录百纳两家实在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试图以拓展更多元营业来解决。好比慈文传媒设计走“泛文娱平台”蹊径,在影视剧之外,做游戏产物、艺人经纪、版权售卖、内容营销等营业举行协同。而华录百纳现在主要营业已经有剧集、影戏、营销(艺人/KOL直播带货)和动漫,未来设计要提升影戏占比,以及探索虚拟人、元宇宙等新领域。但显然就现在来看,多元营业还未带来什么效果。

老牌影视公司想方想法以找寻新增进来抵消不确定,另一批公司反而是“背靠平台好纳凉”。

早就被阅文纳入“三驾马车”生态中的新丽传媒,2021年收入达12.2亿元,实现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进24.3%,超额完成今年度对赌协议。

从云合数据2021全网延续剧有用播放霸屏榜单来看,新丽去年的《赘婿》《流金岁月》《起义者》等剧均排名靠前。今年,新丽依然是“马一直蹄”地上线了《人世间》《请叫我总监》《风起陇西》等新剧,其中《人世间》也成为了全民关注的年度爆款。

《赘婿》《人世间》

背靠爱奇艺的稻草熊影业和背靠腾讯、即将上市的柠萌影业,无论是收入规模照样利润规模其数字都相当可观。通过绑定有财力又有资源的平台,公司既可以“稳住”剧集刊行体量,也可以承接平台的定制剧获得稳固收入。华策影视总裁赵依芳就曾示意,定制剧虽然对毛利有影响,但能够降低风险,提升作品乐成率。

在2018年和2020年,腾讯都是柠萌影业的*大客户,占总收入比例为60.8%和32.7%。凭证已签署相关框架协议推算,在2022年至2024年间,柠萌影业与腾讯仍将发生约7.8亿、8.9亿及13.2亿元收入。

稻草熊影业2021年营收17.03亿元,同比增进78.8%;毛利约为5.16亿元,同比上升98.7%,调整后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进48.3%。这背后,稻草熊定制剧承制收入为5.4亿元,同比增进92.8%,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成公司增进最快营业。稻草熊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小枫也明确示意,来自爱奇艺的收入占稻草熊总体收入的50%左右。

图源:稻草熊2021年财报

与之相似,近期再次递交申请的耐看娱乐,其*大外部股东是阿里影业,*大客户则是优酷,去年耐看娱乐来自于优酷的收入也已占总收入的50.4%。

要么有实力积累,要么能背靠平台,而仅有这些生怕还远远不够。尤其是一度陷入泥潭的公司这两年也没有闲下来,而是起劲找寻出路。

好比被《巴清传》拖累的唐德影视在2018年-2020年累计亏损跨越11亿,但在2021年却获得了净利润1884.6万元,迈进了盈利梯队。

从财报来看,唐德在前三季度的净利润都仍为亏损,但年终剧集《战时我们正幼年》《长风破浪》与关联公司发生的生意后,其生意收入就占到了整年营收的75.17%。今年一季度,唐德影视也依然是亏损状态:营收285.77万元,归属股东净利润为亏损5949.12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5959.51万元。

《战时我们正幼年》《长风破浪》

欢瑞世纪在前几年也先后履历了造假、坏账、首创人告退、艺人出走解约等问题,从2019年至今也已经连亏三年。

不外,从2021年最先欢瑞世纪的亏损收窄,今年上半年净利润2966.07万,同比增进161.31%,实现扭亏为盈。在财报中,欢瑞世纪稀奇强调是由于接纳预售模式削减了营收大颠簸,改善了现金流;同时公司也在向文旅、MCN、服装衍生品、数字艺人、数字资产等营业偏向起劲探索。

近期由欢瑞世纪出品的《沉香如屑》也为公司注入了“强心剂”。该剧是欢瑞世纪的重点投资项目,两位主演人气颇高,播出后在剧情、制作方面也有好评。据猫眼专业版显示,《沉香如屑》上线后延续5日热渡过10000,同时也刷新了优酷视频热度最快过万纪录。

03、综艺股:营业规模小,业绩不稳固

2015年前后,真人秀综艺的火热曾让影视行业看到了综艺的灼烁远景:平台快速推陈出新,广告主争相投下数亿冠名,明星借此快速实现商业价值飞升。但今时差异昔日,靠砸钱砸泛起象级综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广告主也更偏好效果广告,综艺一再“裸播”。再加之近几年几个类型受到行业羁系,综艺领域生计承压显著。

综艺市场的盘子本就不如影戏和电视剧大,而前几年又吸引了太多玩家,市场极为涣散,僧多粥少、整体混战。绝大多数公司要么只围绕单一的爆款IP做综N代,要么就集中只做善于的某一类型,整体上产量都很小。

也正是云云,影视公司普遍存在的爆款难复制、业绩不稳固等问题,在综艺制作公司身上体现得更为显著,因此综艺股也很难获得资源市场的认可。

《追光吧!哥哥》《中国好声音》《这!就是街舞》

灿星文化从2014年最先钻营上市,在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未能通过。2021年,灿星文化与香港的星空华文传媒完成重组,更名为星空华文准备转战港股,至今也无希望。

从业绩来看,星空华文谋划昏暗:2019-2021年划分实现收入18.07亿元、15.6亿元和11.27亿元,逐年递减;净利润划分为3.8亿元、-2780万元、-3.52亿元,亏损扩大;毛利从2019年的7.05亿元下滑到2021年的2.74亿元,也是连年缩水。详细拆分营业来看,无论是综艺照样音乐、影戏及剧集IP运营和授权,险些是周全下滑。

在招股书中,星空华文自然是将业绩下滑都归为大环境的影响,但纵观近几年,不难发现公司照样老问题未解:原有优势IP《中国好声音》失去吸引力,同时新节目也没能实时填补空缺。《追光吧!哥哥》没能复制芒果的热度,现在*能称得上乐成的也就只有《这!就是街舞》。

图源:星空华文招股书

煜盛文化虽然在2020年已乐成上岸港股,但上市首日破发、股价后续走低也足以体现出资源市场的不看好。

相比于星空华文,煜盛文化整体营业规模还要更小一些:2016-2019年营收基本上是在2.5亿左右,去年3.03亿元,同比还下降了40.1%;净利润也一直是*水平,去年的净利润为4306.2万元。

规模小意味着一旦有环境影响或者其他行业更改,公司业绩就被受到强袭击。从财报来看,去年煜盛文化来自于媒体平台的收入削减95.6%,公司示意是由于与电视台等传统平台的内容互助削减;来自企业赞助商也就是广告收入也削减了79.1%,也是由于传统冠名模式的削减,公司主要转向针对于品牌举行定制化内容制作。

事实上,综艺也已不是煜盛文化的主要收入泉源,反而是电商推广营业撑起了感受近八成的收入。云云来看,煜盛文化已更像是一个营销推广公司而非综艺制作公司。

图源:煜盛文化招股书

04、“老浩劫”问题未解,资源市场挂念依旧

岂论是影戏、影视照样综艺,影视行业的诸多“老问题”没解决,资源市场的挂念就仍然存在。

最常说到、但也很难改变的问题,照样业绩不稳固。

原本作品显示好或者成为爆款,对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岂论是在收入照样信用方面都有异常正向的影响。但时间周期一拉长,你会发现这只能说是给公司孝顺了一次对照好的利润,业绩暂时相对雅观。若是下一年同期没有爆款泛起,那么业绩就会更为难看。

就像是遭受诅咒的西西弗斯,影视公司们推出个爆款,又会跌下去,继续劳作守候下一个爆款。而且就现在随时转变的环境来看,爆款极大可能是会“断代”的,投资人险些无法看到一个可连续的、可规模化的增进方式论。以是,自寻出路的影视公司们也只能是将希望寄托于更多元化的营业结构,从影视制作,走向内容营销、直播带货、入局元宇宙等等。

其次,依赖大平台往往也会被资源市场视为突出问题。

行业内外普遍以为影视公司对于单一平台的高度依赖,同样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险。一旦平台对于剧集采购下降,很可能会使公司业绩发生断崖式下降。但现真相形是,现在基本上只有依赖于大平台的公司营收才气做到相对稳固,其他公司颠簸性更大。

不外,平台现在也在降本增效,靠平台定制为主要营收泉源的影视公司也可能会晤对被“降本”的压力。因此,依赖大平台的公司也都在想设施解决依赖渡过高的问题,好比稻草熊影视强调以平台型头脑举行营业运营,集中整合行业资源,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耐看娱乐强调会普遍与各大平台和电视台睁开互助,而不是只依赖一方。

说到底,资源市场对影视公司的态度照样“看耐久”。和泰资产一位耐久投资影视业的合资人曾向媒体示意,港交所审核也在趋严,而且即便上市,市值能否支持,最终还要看耐久业绩。

而想要耐久、稳固增进,最现实的落点照样得靠降本增效、开源节省。

对头部影戏公司来说,眼下或许正是优化结构,提升低效产能、超底优质资产好时机。好比横店影视在今年7月宣布收购上海星轶影院治理有限公司100%股权,生意完成后其影院数目将跨越600家。万达影戏还在探索影厅作为线下场景能否在脱口秀、相声、剧本杀等线下娱乐形式中得以行使,提升使用率。

同时,影视公司们也险些都已经从影视剧、影戏走向了艺人经纪、版权、营销、电商直播等其他多个领域,强调营业拓展,开源找新增进点。好比慈文传媒和欢瑞世纪都已经切入了直播带货领域,煜盛文化做营销推广,数字藏品、元宇宙也都是行业内备受关注的、待挖掘的“金矿”。

但探索新增进、新出路,这也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老浩劫问题未解,重压仍在连续,资源市场对影视股的态度短时间还很难改观。正如资源市场看中“耐久”一样,影视公司们还需要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