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时机与泡沫:硬科技投资人踩过的坑坑坑坑坑

你去大学院所扫楼,我就雇博士后扫新鲜出炉的论文;你挖掘有意创业的科学家团队,我就等着摘果子,翻倍估值抢投……起劲追逐硬科技的投资人忙碌的身影,温暖了这个资源隆冬。

然而,有些随着投资大潮卷来卷去的人,没挤进“硬科技同伙圈”,到头来万坑踏遍,笑不出来。

水深沫大硬科技

互联网时代,VC们赌性十足,他们配合笃信的信条是:只要网撒得够大,一百个项目里能有一个上市就能回本,甚至拿到**的百倍回报。但在硬科技领域,这种逻辑没那么好使,投资人们遭遇了相似的逆境。

估值倒挂

随着近几年医药、芯片、锂电、光电等观点的大热,估值比天高,投资人照接不误,一轮轮投下去,吹起一池泡泡。

以医药为例,该行业一度受政策和资源双重加持:2015年国家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造、2018年针对生物科技公司的港股18A上市新规、2020年新冠疫情,尤以疫情,以至于2021年生物医药一级市场和IPO融资额较2017年增进近3.5倍[1]。

越热闹越难收场。到2022年,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成为生物医药行业最棘手的问题。

据果壳硬科技统计,海内2022年上半年上市的27家医药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上市当天以破发收盘。

2022年上半年上市首日破发的医药公司 | 果壳硬科技制表

某医药领域FA从业者告诉果壳硬科技,这几年医药公司估值普遍虚高,尤其是创新药公司“没有盈利,估值又那么高,上市一定要破发”。

药企在二级市场一再破发的同时,一级市场依旧火爆。

2022年上半年,在资源镇定期的大靠山下,生物医药投资投资数目和单笔平均投资额依然可观,有331起融资为万万美元级别,过亿级其余融资更有52起[2]。

同样的营业,差其余市场,估值可能是冰火两重天:在二级市场上市的公司可能遭遇破发,但在一级市场的公司,依然大笔融钱。

2021年12月28日,“模式动物*股”南模生物上市首日跌超18%。4个月后,有“鼠茅”之称的药康生物步厥后尘,IPO首日收跌17.9%。

可就在药康生物上市同日,模式动物创业公司灵赋生物还宣布完成超2亿元人民币的大额Pre-A轮融资。

创新药企也是估值倒挂的典型。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的5家创新药公司所有破发。反观一级市场,2022年上半年创新药公司仍占大头,获融项目数、获融金额最多[3]。

2021~2022年医药行业各领域投资数据 | 泉源:医药魔方

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也面临类似问题。

前者乘着“碳中和”的东风,备受资源市场关注;尔后者则在美国的封锁中,职位越发举足轻重。据果壳硬科技不完全统计,海内2022年上半年金额*的10起融资事宜,险些都发生在这两个领域。

海内2022年上半年金额*的10起融资事宜 | 果壳硬科技制表

但高融资意味着高估值。

广立微、华大九天这类公司,上市时间点合适、自身又是龙头,二级市场自然能接得住估,但其它公司就没那么好运了。

今年以来,半导体公司上市破发习以为常,股东“中签如中箭”——

2022年以来上市首日破发的芯片公司 | 果壳硬科技制表

究其缘故原由,行业竞争猛烈和业绩延续亏损,拦住了二级市场的主力。

蹊径之争

硬科技有多条细分手艺蹊径,哪些能落地、哪些能盈利,不确定性极强。

扎堆热门手艺蹊径,是创新药行业常见营业扎堆问题。

国家药监药局审中央数据显示,药物作用靶点集中问题尤为突出,无论按药物品种照样临床试验数目举行统计,PD-1、PD-L1都是2021年挂号临床试验最多的两个靶点[4]。

靶点扎堆只是海内药企研发同质化的缩影,本质照样缺乏实质创新。而这种征象现在又在新兴疫苗、ADC等领域重现。

好比,海内现在有至少13家企业在研发mRNA新冠疫苗,有6个mRNA候选疫苗已进入莅临床阶段,而在研的狂犬病疫苗和HPV疫苗也只多不少[5]。

至于ADC方面,阿斯利康和*三共团结研发的Enhertu开启了该产物的研发潮。停止2022年2月,ADC全球研发管线超400个,HER2靶点竞争尤其猛烈[6]。

全球ADC研发管线的靶点统计 | 图源:海通国际

要么如新能源创企,从庞大的手艺蹊径中选择一条有手艺优势的蹊径“碰碰运气”。

新能源领域的手艺蹊径 | 果壳硬科技制图

新能源可分为电动车、电池、发电、储能等领域,这些领域下又有诸多手艺蹊径。果壳硬科技历史文章《》曾提到,从氢燃料电池随便拿挑一个焦点部件,都有少则三四条、多则五六条手艺蹊径。这要求新能源创业自上而下,选对每一条路。

但新能源产业离成熟还远得很,谁能杀出重围,谁会被战略性放弃照样未知数,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蹊径之争”还会是该领域的常态。

周期下行

硬科技投资还要思量行业的周期性,芯片公司之以是一二级市场倒挂,也与行业整体进入下行周期有关。

已往两年,消费电子缺芯问题令半导体公司纷纷扩产,现在产能提高、库存重组,用户对电子产物的需求却下降了,果壳硬科技历史文章《》对“芯片周期”的问题有更详细的注释。

而新能源还处在上涨周期,情形较半导体行业好得多。

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偏向中,除了电动车毛利率略低、氢燃料电池离商业化过远外,未有显而易见的泡沫,但仍需提防蜂巢能源这样估值一年暴涨100亿的少数极端案例。

一言以蔽之,硬科技投资是潭深水,机构跳进去未必能捞到大鱼,反而还溅起了一潭泡沫。

更况且,机构有没有资格跳,也得另说。

从投不进到投不起

硬科技投资两浩劫,一是投资门槛,二是项目估值。

前述10家融资额*的硬科技公司中,资方无不是老牌投资机构、大公司的CVC和国资靠山基金,这代表了硬科技公司融资的整体取向。

一方面,腰部机构投不起。

硬科技公司整体估值偏高,其中尤以半导体公司为甚。

“一些小的新能源项目我们还能看看,半导体项目我们所有放弃了。”海内中部某都会的区级政府基金员工对果壳硬科技示意,靠谱的半导体项目估值太高,他们基本投不起。

投 中网文章也提到,现在大部门中低端芯片价钱高于价值,而少数高端芯片项目抢不到,VC再难投半导体[7]。

越往后期,估值越高,泡沫和潜在风险也越大。一家专注于医药投资的FA告诉果壳硬科技,为了能上车一些好项目,他们现在也做早期融资的FA,然则后期融资的项目一定没有时机了。现实强制硬科技投资人走向“投早”。

项目早期估值较低,投资人压力越小,但也意味着项目的回报周期更长。

好的硬科技公司从不愁投资方,它们做选择时更倾向两类投资机构——一类是财大气粗的,另一类是能帮公司手艺转化的。

前者以红杉、高瓴、IDG等头部投资机构为代表,它们资金更充沛,对投资更有耐心。同时,此类机构往往有更完善的项目评估模子,能以手艺创新而非模式创新的角度,评价企业价值。

果壳硬科技此前举行的新能源质料闭门会上,就有创业者示意期待“”的投资机构。

后者则指那些能源、电子公司的企业风险投资基金(CVC),包罗上表中的上汽尚颀资源、广汽资源、TCL资源、美的资源等。这些公司大多是被投公司的上下游企业,它们既有手艺创新的需求,又有现成的营业,能辅助被投公司快速商业化。

宁德时代融资时,曾在上百家VC中选择了TCL,就是看中后者与宁德时代在产业上的协同能力,而TCL在此之前也投资了大量宁德时代的上游公司[8]。

另外,上海交通大学某博士对果壳硬科技示意,其导师正在创业而且接受了一家能源巨头的投资,理由是功效不愁商业化,而且此前也曾受该公司资助。

所有这些,都是腰部投资机构都难以具备的条件。

项目估值方面,硬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模子完全差异。

行使传统行业的DEVA估值模子和三级店肆模子,投资机构能把每一个客户/店肆的价值都算得清清晰楚。但硬科技公司不光很难界定客户,甚至有的公司连产物都祛除地,更别提市盈率、市销率等观点了。

现在,硬科技投资常用两种估值模子:“DCF估值法”和“销售峰值法”。

其中,DCF估值法是一种一二级市场通用的模子,简朴来说就是先展望目的公司的手艺未来能发生若干现金流,然后凭证合理的折现率折现,获适合前的估值。

销售峰值法也就是业内常说的“拍估值”,这种方式多用于生物医药企业的早期估值。投资机构会预估某个管线未来的峰值销售额(Peak sales),再凭证管线的研发进度和折现率算出一个倍率,两者相乘获得估值。若一家公司有多条管线,将多个管线的估值相加即是公司估值。

这两种估值方式都有许多主观因素。上海某VC投资司理告诉果壳硬科技,“只要有基础数据就能拍出一个估值,然则拍得准禁绝就是另一回事了。”

该投资司理还示意,估值一样平常由专门的团队卖力,投资司理只要胸有定见,别被项目方给的估值忽悠到就行。

硬科技创业者并非刻意“忽悠”,而是投融两方视角差异。

投资机构的目的是退出、套现,自然更关注公司值若干钱。但硬科技创业研发周期动辄数年,还涉及建厂、扩产投入,创业者思量的往往是公司需要若干钱,两方很难在这一点上杀青共识。

连共识都难以杀青,硬科技还要投吗?

要想富,投硬科技

要投。

在新财富最新公布的“财富最快生长50人”榜单里,晶科能源李仙德、海优新材李民、晶盛机电邱敏秀家族、神州细胞谢良志等人压倒一切,电子、制造、能源、医药等手艺公司老板成了2022年“赚钱最快”的人[9]。

与这些人一起“富起来”的,尚有他们背后的VC——投资海优新材的前海母基金、同创伟业、华卓投资;投资神舟细胞的启明创投、清松资源、鼎晖投资等。

着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杰曾在2019年展望,未来三到五年里会发作一批因手艺发生的富翁[10];而高瓴也在一场内部演讲中将硬科技视为“结构性、历史性的窗口期”[11]。

时代给投资人开了一扇窗,再难也要闯已往。

References:

[1] 21健谈|安永大中华区吴晓颖:中国生物医药投资是否已见顶?2022.5.17

[2] 2022H1全球生物药投融资数据:热钱流向那边?2022.7.22

[3] 2022年1~5月医疗康健领域投融资讲述 2022.6.16

[4]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央公布《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希望年度讲述(2021年)》 2022.6.7

[5] 疫苗行业进入地狱模式 2022.6.26

[6] ADC行业讲述——精准制导,日趋成熟的新药平台 2022.5.17

[7] VC难投芯片:估值超40亿的企业,不会再下手了 2022.6.9

[8] CVC是什么,为何在企业投资界突然火了 2021.12.20

[9] 2022新财富500富人榜榜单 2022.5.16

[10] 魏杰:下一个10年,将作育一批新富翁 2019.11.23

[11] 高瓴合资人黄立明谈“中国芯”结构逻辑:大芯片与找强人 202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