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深圳:《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生
深圳发改委连发三个政策措施,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7 月,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对外印发了《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进大康健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的若干措施》等三个政策措施的通知,支持深圳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
在加速药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若干措施》提出建设国家级药物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结构和提升市级药物产业服务平台,谋划市级药物基础研究和焦点手艺攻关,对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基因药物、细胞产物、微生物治疗、细菌治疗、多肽药物、噬菌体药物及酶工程等“卡脖子”焦点手艺攻关和重大产业项目,最高资助不跨越 3 亿元。
在强化产业创新策源能力方面,《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若干措施》提出,深圳将聚焦医疗器械原始创新与融合生长,推动国家、省市级医疗器械重点平台建设,结构市级医疗器械重大科技产业专项,并逐步打造集医疗器械注册检测、生物安评、产物改善、律例咨询、质量系统确立及跟踪验证于一体的全链条公共服务系统。
在打造生物医药特色园区方面,《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若干措施》提出保障生物医药产业用地指标,争取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每年至少新增或升级刷新 20 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和 50 万平方米产业用房供应;创新生物医药产业空间供应模式,对近三年经由立案的民营老工业区刷新的生物医药园区给予装修刷新用度支持,每家企业津贴最高不跨越 500 万元;加大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建设支持力度,根据建设总投资的 10%对园区建设方给予资助,最高不跨越 1 亿元。
在创新产物应用树模方面,《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若干措施》提出对在内陆完成研发和产业化并通过美国食物药品监视治理局(FDA)等机构批准,获得境外上市资质并在相关外洋市场实现销售的高端医疗器械,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资助不跨越 1000 万元;同时,对于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治理规范(GCP)获得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质的医疗机构,每年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临床试验服务项目,给予牵头单元最高不跨越 300 万元资助,给予介入单元最高不跨越 150 万元资助。
《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生永生物医药产业的决议部署,加速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切实抢占新一轮产业生长的制高点,增强产业焦点竞争力,充实衔接《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生长的若干措施》(深府办规〔2020〕3号),连系《深圳市培育生永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设计(2022-2025年)》,根据精准、可操作的原则,连系我市现实,制订如下措施。
一、适用机构和重点支持领域
本措施适用于已挂号注册,具备自力法人资格,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以及其他事业单元、社会整体、民办非企业等机构。
本措施重点支持化学创新药、包罗细胞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基因检测装备、生物平安防护、新型血液制剂和新型疫苗等在内的高端生物制品、全新结构卵白及多肽药物、儿童用药、罕有病药物、个性化治疗手艺、生物酶手艺、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手艺、现代中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制剂、先进制药装备以及数字化医疗等领域。对手艺含量高、应用远景好、树模动员作用强的产物和平台项目,以及在应急处置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施展树模引领作用的企业,在资金扶持、用地用房、人才奖励、注册审批、政府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二、加速药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建设国家级药物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自动肩负新药研发等国家重大生长战略义务,自动肩负国家级重大焦点手艺攻关和科技转化义务。支持建设落地深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央等国家级创新载体,予以最高3000万元支持;支持建设落地深圳的国家企业手艺中央,予以最高1500万元支持。围绕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新分子实体,增强前沿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争取若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级别生物平安实验室落地,争取生物医药领域国家产业创新中央、国家手艺创新中央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央落地。
(二)结构和提升市级药物产业服务平台。加速建设条约研发机构(CRO)、条约定制研发生产机构(CDMO)、药物非临床平安性评价机构(GLP)、药物发现平台、动物实验平台、磨练计量检测平台、生物医药审评审批公共服务平台和小试中试平台、生物医药要害人才实训平台、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加速平台、项目治理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信息平台、制药工程手艺服务平台、生物医药供应链平台、MAH综合服务平台等市级重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按项目总投资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5000万元。
(三)谋划市级药物基础研究和焦点手艺攻关。支持相关单元整合优势研究气力,建设若干具有主要影响力的创新研究机构。继续结构若干批市级科技和产业重大专项,对有望解决重大临床需求与市场需求,举行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新原理等生物医药前沿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的,给予最高不跨越3000万元的全额资助;对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基因药物、细胞产物、微生物治疗、细菌治疗、多肽药物、噬菌体药物及酶工程等“卡脖子”焦点手艺攻关和重大产业项目,根据项目总投资40%分阶段给予资助,最高不跨越3亿元。
三、强化药物临床研究转化能力
(四)加大药物临床研究激励力度。对经认定的临床研究床位不纳入医疗机构床位数治理,不做病床效益、周转率、使用率审核。鼎力引进、培育临床研究人才,支持三级公立医院加速实行临床研究“大PI”设计,对引入的“大PI”按最高不跨越1500万元予以资助。优化临床研究人才评价系统,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按差异泉源和级别视同响应级其余科研项目,纳入主要研究者和直接加入研究者的绩效人为、职称提升、岗位聘用等治理。
(五)完善药物临床研究支持平台系统。建设市级临床生物样本库,统一市临床生物样本库信息采集尺度。确立全市统一的临床研究信息平台和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库,实现数据搜集,优化样本共享机制。建设医疗大数据开放基础设施,研究制订卫生康健大数据开放分级分类尺度,试点推动临床数据向企业有序开放;增强高级别生物平安实验室建设,提升菌(毒)种的研究能力。
(六)确立医疗机构伦理协作审查事情机制。确立本市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协作审查机制,开展多医疗机构临床研究协作伦理审查。签署协作审查协议的各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可在遵照国家相关律例、指南的原则下,探索对医疗机构临床研究执行伦理审查效果互认,有用削减临床试验重复审批,缩短创新产物研发周期。
(七)探索确立专业药物临床研究同盟和生物医药产业同盟。探索确立专业药物临床研究同盟,为临床研究提供试验设计、伦理审查、GCP核查、药物警戒等全方位服务,并实现统一的医学伦理审查、营业资源分配、质控尺度建设和数据交流使用;确立团结产业链上下游的生物医药产业同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支持同盟等社会组织生长,按项目择优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
(八)激励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将临床研究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审核指标系统。对于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治理规范(GCP)获得药物临床试验资质的医疗机构,每年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临床试验服务项目,到达5、15、30项以上的,给予牵头单元最高不跨越100、200、300万元资助,给予介入单元最高不跨越50、100、150万元资助。
四、加速药品注册审批历程
(九)提升药品磨练检测能力。依托市药品磨练研究院,支持建设国家疫苗签批发机构实验室、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价重点实验室、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质量检测实验室等平台,起劲开展药品磨练检测新手艺新尺度研制事情,优化GLP企业化运营机制,强化药品羁系手艺支持能力,培训优质药检手艺职员,推进信息化治理建设历程,完善磨练检测系统,缩短药品检测周期,为全市药企提供全方位高效的药品质量检测手艺指导及培训服务。
(十)增强审评检查咨询服务。团结国家药品监视治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央,推动建设大湾区药品审评审批公共服务平台,确立针对临床批件、注册申报等要害环节的指点相同机制,支持提供从药品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到申报质料提交全流程的咨询服务,并对企业在临床试验和注册申报中泛起的问题举行实时指导。
(十一)探索临床评价中推广真实天下数据应用加速产物上市。连续推进“港澳药械通”政策扩展实行,推动更多临床急需且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在我市相符要求的医疗机构使用。探索“港澳药械通”药品临床评价中推广真实天下数据应用,加速新产物上市历程。
五、全力打造生物医药特色园区
(十二)保障生物医药产业用地指标。由市产业主管部门统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点区认真对每年的产业用地和产业用房指标予以量化,争取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每年至少新增或升级刷新2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和50万平方米产业用房供应,市产业主管部门牵头对指标落真相形举行逐年审核。
(十三)优化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土地政策。提高土地行使效率,激励各区探索特色园区二三产业混适用地供应和综合开发。激励产业用地夹杂行使,对经认定的特色园区,单一用途产业用地内可建其他产业用途和生涯配套设施的比例提高到地上修建总量的30%,其中用于零售、餐饮、宿舍等生涯配套设施的比例不跨越地上修建总量的15%。
(十四)创新生物医药产业空间供应模式。探索政府主导、社会资源介入、国企实行的“低成本开发 高质量建设 准成本提供”产业空间供应模式,连系企业药品实验室研究、小批量药品试制、中试生产到工业化生产等差异阶段修建层高和荷载等需求,为入驻企业提供厂房建设“定制”服务。探索产权支解出售模式,原则上接纳先租后售的方式,在承租人产业绩效、研发投入等指标到达设定条件后再转让。激励民营老旧工业区厂房刷新建设成为生物医药园区,对近三年经由立案的民营老工业区刷新的生物医药园区给与装修刷新用度支持,每家企业津贴最高不跨越500万元。探索生物医药企业药品生产车间上楼政策,拓展企业生产空间。
(十五)加大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对经认定的特色园区,为项目立项、工商注册、建设设计、施工允许、纳税申报、安评、环评、能评提供“保姆式”服务,就近配套蹊径、供水、排污、排水、电讯光缆、供电、自然气和土地等“八通一平”基础设施。根据建设总投资的10%对园区建设方给予资助,最高不跨越1亿元;园区参照政府指导价对外租赁,对相符尺度入驻园区的企业,延续3年根据每年租金的50%的比例给予资助,每家企业每年资助金额最高不跨越500万元;对上一年度用水/电/气成本,根据“先交后补”的方案对入驻企业给予50%的津贴,每年最高不跨越200万元,从条约签署起共津贴3年;对园区运营企业根据运营成本20%的比例予以津贴,每年最高不跨越500万元,自正式投产日起共津贴3年。
(十六)推动生物医药特色园区专业化配套设施建设。对经认定的特色园区,提供高稳固性、高强度电力,配电单元面积指标从200va/平方米调高至400va/平方米,确有特殊需求的,可凭证现真相形申请改扩建;建设跨区域的双电路供电备份设施,知足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高强度、不中止电力供应需求。提供集中供气供热服务,确保输出稳固和价钱合理,保障各种生物医药产物在消毒、灭菌等生产环节需求。提供足量、达标的原水,确保生物医药企业的用水需求,并可以据此制备相符自身要求的高质量制药用水。建设高稳固性5G和光纤等通讯设施和数据中央,知足生物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在生物信息和临床诊疗数据采集、传输、运算和存储等方面需求,为数字化实验室、智能工厂等新业态提供高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
(十七)增强生物医药特色园区专业化环保治理能力。对经认定的特色园区,加速推动设计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简化环评解决流程。完善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激励园区加大配套污水管网、固体废物集中网络处置设施、环境监测、环境风险应急防控、环境信息化等方面的投入。支持特色园区建设生物医药危险废物存储设施,按项目总投资的40%给予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为500万元;支持有资质的专业机构为园区生物医药危险废物收运处置提供服务,给予每吨处置用度1000元,每年最高不跨越200万元的资助。
(十八)鼎力提升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园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制造所需各种共性手艺平台,重点建设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主要菌种及细胞株收藏与开发平台、磨练检疫检测装备开放共享平台、小试和中试车间等专用服务平台。在取得临床试验或注册上市资格,以及实现产业化的创新药物,对委托第三方小试和中试车间发生的用度向企业予以津贴。对生物医药领域中试、动物实验、通过CNAS 认证的合成生物专用测试实验室等共享平台,按现实建设投资的10%,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对上述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平台,根据上年度服务收入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支持园区建设全周期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注册申报咨询平台、制药工程手艺服务平台、项目治理综合服务平台、收支口羁系平台、知识产权生意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为企业提供笼罩全产业链的手艺支持和特色服务。
(十九)加大生物医药特色园区人才吸引力度。对经认定的园区,激励各区提供高端人才公寓,鼎力吸引国际化人才,对具有制药履历等的海内、国际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入园、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保障服务,加速深圳新药开发。支持加大对包罗产业工人在内的园区人才培训,支持园区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共建手艺培训基地,对经审定通过的培训项目,对3年以内的培训用度给予50%的用度津贴,最高不跨越500万元;支持相符条件的企业组织开展员工手艺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培训,设立手艺大师事情室、高技强人才培训基地等培训载体,激励从业职员提升职业手艺,按划定发放培训津贴。
全市生物医药特色园区的认定尺度、特色园区企业的入驻尺度等相关特色园区扶持细则由市生长改造委另行制订。
六、加大药品企业研发生产支持力度
(二十)开展生物医药企业分级精准扶持。对确立五年内具有焦点手艺的初创企业执行“苗圃培育”设计,对在研项目择优予以全额支持,最高不跨越1500万元;对确立十年内的“专精特新”企业或国家高新手艺企业等新锐企业,对在研项目或产业化项目根据总投资40%的比例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3000万元;对落地深圳的中国医药工业*企业或者生物医药上市企业执行“一企一策”,定制专项扶持政策报市政府审定后予以实行。
(二十一)支持创新药研发。对由本市注册申请人获得允许并在本市生产的1类化学药、1类生物制品和1类中药,已取得临床试验允许的,择优给予临床前研发用度40%的资助,最高不跨越800万元,已在海内完成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根据差异临床试验阶段,择优给予不跨越研发投入40%,最高划分为1000万元、2000万元、3000万元资金支持;对于委托深圳区域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作为牵头单元开展临床试验的,资助额度分外增添10%;每个单元每年累计支持额度不跨越1亿元。
(二十二)支持改良型新药研发。对由本市注册申请人获得允许并在本市生产的,具有较高手艺含量、平安性有用性具有显著优势的改良型新药,已在海内完成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择优给予不跨越研发投入40%,最高划分为1000万元、1500万元资金支持;对于委托深圳区域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作为牵头单元开展临床试验的,资助额度分外增添20%;单个企业每年获得的资助最高不跨越3000万元。
(二十三)支持开拓外洋医药市场。对在内陆完成研发和产业化并通过美国食物药品监视治理局(FDA)、欧洲药品治理局(EMA)、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等机构批准,获得境外上市资质并在相关外洋市场实现销售的药品,择优根据不跨越研发和临床用度的40%给予资助,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对新取得新药临床试验批文(IND)的药品,每个药品按现实投入研发用度的40%给予资助。对通过美国药物主文件(DMF)、欧洲药典顺应性证书(CEP)、日本药物主文件(MF)注册的生物质料药,每个生物质料药按现实发生用度的40%给予资助。对取得国家药品监视治理局批准的药用辅料,每种辅料按现实投入研发用度的40%给予资助。以上每年每家企业资助金额最高200万元。对年度出口规模到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药品或质料药,单个品种给予50万元资助,对统一企业资助最高不跨越200万元。
(二十四)推动药品创新功效产业化。对取得1类、2类新药注册证书并在本市实现产业化的,或本市生物医药企业根据药品上市允许持有人制度(MAH)肩负生产的(委托双方无投资关联关系),按项目总投资20%予以资助,单个品种最高不跨越1500万元。
(二十五)提高药品生产手艺能力。对通过药品生产质量治理规范,取得国家药监部学生产允许认证的生产手艺项目,根据项目总投资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制剂生产线到达国际主流市场尺度并首次通过官方药监部门合规性审查的,根据现实投入用度40%予以资助,每条产线最高不跨越500万。
(二十六)支持企业纳入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激励企业起劲加入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拓展市场,中标品种按昔时采购总金额的3%予以资助,单个品种资助最高不跨越3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跨越500万元。
(二十七)推广应用创新医药产物。推动重点培育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支持纳入目录的创新药品介入公共资源生意。接纳集中需求,统一谈判议价等方式采购,促进产物树模应用。
(二十八)推动研发用物品及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确立研发用物品入口多部门团结评估和羁系机制,搭建笼罩通关全历程的信息互通和羁系平台,确立本市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机构等试点单元“白名单”,以及跨境科研物资正面清单,探索简化清单内试点单元相关物品前置审批手续,便利试点单元通关。针对高端生物医药质料、血液制品、进面试剂耗材等特殊物品,在海关或保税区设立特殊进关通道,接纳“远程检验”“集中检验”等多种方式检验,加速通关速率。探索收支境特殊物品团结羁系机制,增强平安羁系。
(二十九)优化生物医药产业环境。对经国家、省、市主管部门批准确立的生物医药领域机构、海内统一刊号的正式期刊、智库等,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支持举行市级高水生平物医药峰会或展会,对经市政府赞成的峰会或展会按审计后确认用度给予全额津贴,最高不跨越500万元。激励确立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重点平台相同机制,推动开展手艺互助、功效转化等事情。
(三十)强化科技金融支持。探索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专注投资落地深圳的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或团队,制订响应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确立市场化、多元化、产业基金和财政津贴相连系的扶持系统。激励社会资源以捐赠或确立基金,对用于资助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研发、手艺攻关、功效转化、重大项目建设等的公益基金予以支持。支持生物医药企业从互助银行申请贷款,可根据最高不跨越现实支出利息的70%给予津贴,单个企业每年可获得的津贴总额不跨越500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三十一)起劲施展医药行业组织作用。支持医药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观察、律例政策、政策评价等研究和服务事情,施展行业组织相同、协协调顾问作用。
(三十二)健全人才保障机制。确立完善多条理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培育系统,强化生物医药产业相关学科建设。激励校企团结开展专业人才培育,完善生物医药人才职称评定和提升通道。支持企业引进生物医药领域高水平治理、研发、服务等紧缺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保障服务。
(三十三)强化用地保障机制。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对在市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点片区落地的重点项目,优先思量纳入国家、省重大项目清单和广东省先进制造业项目,确实无法纳入的,由市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予以统筹解决。支持合理行使存量用地和产业用房用于生永生物医药特色园区,拓展生物医药产业生长空间。由市产业主管部门统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点区认真对每年的产业用地和产业用房指标予以量化。
(三十四)完善审核评价机制。确立差异化考评系统,注重差异部门、差异义务的特点,把效果性指标与历程性情形有机连系,充实体现审核内容的激励性和约束性,同时强化审核操作,坚持一样平常审核和年终审核、定性评价和定量评分相连系,增强审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八、附则
本措施由市生长和改造委员会认真注释。执行时代如遇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及划定调整的,本措施可举行响应调整。各责任单元应当实时制订出台实行细则或操作规程,激励各区、各产业园区凭证各自产业设计结构特点自力制订弥补配套措施。本措施与本市其他同类优惠措施,由企业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自主选择申报,不重复资助。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生效,有用期5年。自生效之日起,《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生长的若干措施》(深府办规〔2020〕3号)废止。
《深圳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生长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决议部署,加速培育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切实抢占新一轮产业生长的制高点,增强产业焦点竞争力,充实衔接《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生长的若干措施》(深府办规〔2020〕3号),连系《深圳市培育生长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行动设计(2022-2025年)》,根据精准、可操作的原则,连系我市现实,制订如下措施。
一、适用机构和重点支持领域
本措施适用于已挂号注册,具备自力法人资格,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以及其他事业单元、社会整体、民办非企业等机构。
本措施重点支持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生命监测与生命支持、高端植介入、应抢救治、肿瘤放疗、医学腔镜、基因检测、光学装备、DNA合成仪、智能康复辅具及康健治理等仪器装备,疾病筛查、精准用药剖析所需的各种试剂和产物,支架瓣膜、心室辅助装置、人工晶体、骨科器件等高端植介入产物,可降解质料、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质料、新型口腔质料、高值国产替换耗材等生物医用质料,手术机械人、智能软件及其它人工智能信息手艺在医疗装备场景的应用等领域。
二、强化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策源能力
(一)聚焦医疗器械原始创新与融合生长。依托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央等现有国家级重点平台,自动肩负国家级基础研究、重大科技转化和产业化落地义务,围绕要害零部件与新型质料领域,增强前沿高水平基础研究和焦点手艺攻关,补齐我市高端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环节。
(二)推动国家、省市级医疗器械重点平台建设。自动肩负高端医疗器械研制等国家重大生长战略义务,自动肩负国家级重大焦点手艺攻关和科技转化义务。推动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央加速建设;支持建设落地深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央等国家级创新载体,予以最高3000万元支持;支持建设落地深圳的国家企业手艺中央,予以最高1500万元支持。加速市级医疗器械重点平台建设,谋划结构条约研发机构(CRO)、条约定制研发生产机构(CDMO)、磨练计量检测平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公共服务平台和小试中试平台等市级重大产业服务平台,按项目总投资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5000万元。
(三)结构市级医疗器械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支持相关单元整合优势研究气力,建设若干具有主要影响力的创新研究机构。继续结构若干批市级科技和产业重大专项,对举行新质料、新机制、新原理等前沿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手艺攻关的,给予最高不跨越3000万元的全额资助;对聚焦高端影像系统、手术机械人、新型体外诊断装备、高端植介入产物、高性能医用芯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重大装备、要害零部件、要害原质料研制的“卡脖子”手艺攻关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对海内率先实现量产的重大装备,或乐成应用于医疗器械产物的要害零部件或原质料企业举行资助,根据项目总投资40%分阶段给予资助,最高不跨越3亿元。
(四)构建全链条产业服务系统。推动市药品磨练研究院(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央)灼烁分院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打造集医疗器械注册检测、生物安评、产物改善、律例咨询、质量系统确立及跟踪验证于一体的全链条公共服务系统。
三、强化科技转化和产业化能力
(五)支持二、三类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对在本市完成研制且举行产业转化的重点支持领域内医疗器械产物给予资助。对首次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本市生产的,按现实投入研发用度的40%予以资助,单个品种最高不跨越300万元;对首次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本市生产的,按现实投入研发用度的40%予以资助,单个品种最高不跨越500万元。对通过国家、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稀奇审批程序首次获得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且在本市生产的,单个品种资助上限再提高1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累计获得资助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
(六)注重医疗器械研发、申报环节特色服务能力提升。强化专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行使,提升企业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的能力和水平。充实行展国家药品监视治理局医疗器械手艺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央作用,确立针对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要害环节的指点相同机制,为内陆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全流程的咨询服务。激励医疗器械企业起劲委托经认定的市级CDMO服务平台或总部在深圳的CRO服务平台(与企业无投资关系)提供服务。
(七)激励医疗器械生产园地建设。对新建或刷新医疗器械偏向GMP厂房并获批医疗器械生产允许证的企业,按现实新建或刷新用度的40%、最高3000元/㎡,给予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的资助,知足企业产业化需求。
(八)激励医疗器械产物内陆产业化。对获得医疗器械产物注册证并在本市实现产业化的,或本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根据医疗器械注册人立案人制度肩负生产的(委托双方无投资关联关系),根据现实投入用度的20%予以资助,单个品种最高15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3000万元。
(九)促进第三方组织介入临床试验治理。探索第三方组织开展临床试验机构的能力认证、年度自查、评估检查等事情,开展注册申请人的临床试验历程监视事情。激励社会组织在临床试验事情中施展组织、服务和自律作用。
(十)优化医疗器械产业环境。对经国家、省、市主管部门批准确立的医疗器械领域机构、海内统一刊号的正式期刊、智库等,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支持举行市级高水平医疗器械峰会或展会,对经市政府赞成的峰会或展会按审计后确认用度给予全额津贴,最高不跨越500万元。确立团结产业链上下游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同盟,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按项目择优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
四、加大创新产物应用树模
(十一)优化医疗器械创新产物入院流程。对纳入国家或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稀奇审查程序、确定可另行收费的医疗器械注册上市产物,可凭医疗器械注册证或立案凭证在阳光平台申请挂网,同时市医疗保障局将起劲指导有需求企业向国家医保局申请赋码,并在阳光平台挂网采购。对医疗服务项目以外的内容,且不能另收费的创新型医用耗材,确立新增医疗服务价钱项目的绿色通道,加速推进创新产物临床使用。组织医疗机组确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治理委员会,认真指导和监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行为。
(十二)支持医疗器械首台套应用树模。加大创新医疗器械首购力度,提高政府采购份额,激励本市医疗机构采购经市有关部门认定的医疗器械首台(套)产物,确立用户(医疗机构)和内陆企业的联系机制,促进医疗机构领会、使用内陆企业生产的产物。
(十三)探索确立港澳已上市医疗器械试点使用。团结国家药品监视治理局医疗器械手艺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央,起劲申请国家下放港澳已上市医疗器械在深圳指定医疗机构试点的审批权限,激励港澳已上市医疗器械团结深圳的审评、医疗、检测以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真实天下研究,探索已在港澳上市未在内地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深圳指定医疗机构试点的审评审批流程,推动港澳已上市医疗器械在深圳试点使用。
(十四)支持医疗器械企业开拓外洋市场。对在内陆完成研发和产业化并通过美国食物药品监视治理局(FDA)、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欧洲配合体(CE)等机构批准,获得境外上市资质并在相关外洋市场实现销售的高端医疗器械,按审计后的现实发生用度予以资助,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
(十五)支持医疗器械企业纳入带量采购。激励企业起劲加入国家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拓展市场,中标品种按昔时采购总金额的3%予以资助,单个品种资助最高不跨越3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跨越500万元。
五、深化临床试验改造力度
(十六)加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激励力度。对经认定的临床试验床位不纳入医疗机构床位数治理,不做病床效益、周转率、使用率审核。鼎力引进、培育临床研究人才,优化临床研究人才评价系统,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按差异泉源和级别视同响应级其余科研项目,纳入主要研究者和直接加入研究者的绩效人为、职称提升、岗位聘用等治理。
(十七)确立医疗机构伦理协作审查事情机制。确立本市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协作审查机制,开展多医疗机构临床研究协作伦理审查。签署协作审查协议的各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可在遵照国家相关律例、指南的原则下,探索对医疗机构临床研究执行伦理审查效果互认,有用削减临床试验重复审批,缩短创新产物研发周期。探索确立医疗器械临床研究同盟。
(十八)推动医疗器械企业强化临床自检能力。激励有条件企业投资设立临床试验检测机构,企业产物自检讲述可用作申请注册认证时的送审讲述。临床试验、检测机构须根据临床试验质量治理规范要求,定期做好自查及接受主管部门监视检查。
(十九)激励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临床研究,将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审核指标系统。对于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治理规范(GCP)获得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质的医疗机构,每年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临床试验服务项目,到达10、20、40项以上的,给予牵头单元最高不跨越100、200、300万元资助,给予介入单元最高不跨越50、100、150万元资助。
(二十)提升要害医疗器械物品通关效率。搭建笼罩通关全历程的市级信息互通和羁系服务平台,确立研发用物品入口多部门团结评估和羁系机制,简化相关物品前置审批手续,便利企业通关,在全市逐步试点推广收支境特殊物品团结羁系机制,增强平安羁系。
六、全力打造医疗器械特色园区
(二十一)优化医疗器械产业空间供应政策。市产业主管部门统筹,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重点区详细认真,确立产业用地、产业用房等产业生长战略空间贮备库,确保实时知足优质企业后期生长需求。对经认定的特色园区,创新产业空间供应方式,用好优质产业供应政策,探索接纳市区共建模式,鼎力推进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园高端化生长。接纳先租后售的方式,探索产权支解出售模式,探索差异阶段企业差异空间需求的“定制”服务。单一用途产业用地内可建其他产业用途和生涯配套设施的比例提高到总修建面积的30%,其中用于零售、餐饮、宿舍等生涯配套设施的比例不跨越总修建面积的15%。
(二十二)注重医疗器械特色园区刷新与建设支持力度。对经认定的新建或已有产业空间刷新的特色园区,在立项、注册、审批环节开通绿色通道,做好供气、供汽、供热、供电、供水稳固达标,推动5G和光纤等基础设施应用,激励园区建设各种产业服务平台,激励园区配备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网络处置监测设施以及环氧乙烷灭菌间等需要配套设施。针对产业园区集聚的片区,统筹建设危化品中转站等公共配套设施,促进资源共享与充实行使。根据建设总投资的10%对园区建设方给予资助,最高不跨越1亿元;对相符尺度入驻园区的企业,延续3年根据政府租金基准价的50%的比例给予资助,每家企业每年资助金额最高不跨越500万元;对上一年度用水/电/气成本,根据“先交后补”的方案对入驻企业给予50%的资助,每年最高不跨越200万元,从条约签署起共资助3年;对园区运营企业根据运营成本20%的比例予以资助,每年最高不跨越500万元,自正式投产日起共资助3年。
(二十三)加大医疗器械特色园区人才扶持力度。对经认定的园区,激励各区提供高端人才公寓,对相符市人才引进尺度的重点人才予以分批落户,在政策允许局限内经济协调整决子女在属地学区学位问题。支持加大对包罗产业工人在内的园区人才培训,支持园区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共建手艺培训基地,对经审定通过的培训项目,对3年以内的培训用度给予50%的用度津贴,最高不跨越500万元。
全市医疗器械特色园区的认定尺度、特色园区企业的入驻尺度等相关特色园区扶持细则由市生长改造委另行制订。
七、组织保障
(二十四)健全人才保障机制。确立完善多条理医疗器械产业人才培育系统,强化医疗器械产业相关学科建设。激励校企团结开展专业人才培育,完善医疗器械人才职称评定和提升通道。支持企业引进医疗器械领域高水平治理、研发、服务等紧缺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保障服务。
(二十五)强化用地保障机制。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对在市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重点片区落地的重点项目,应优先思量纳入国家、省重大项目清单和广东省先进制造业项目,确实无法纳入的,由市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予以统筹解决。支持合理行使存量用地和产业用房用于生长医疗器械特色园区,拓展医疗器械产业生长空间。由市产业主管部门统筹,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重点区认真对每年的产业用地和产业用房指标予以量化。
(二十六)完善审核评价机制。确立差异化考评系统,注重差异部门、差异义务的特点,把效果性指标与历程性情形有机连系,充实体现审核内容的激励性和约束性,同时强化审核操作,坚持一样平常审核和年终审核、定性评价和定量评分相连系,增强审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八、附则
本措施由市生长和改造委员会认真注释。执行时代如遇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及划定调整的,本措施举行响应调整。各责任单元应当实时制订出台实行细则或操作规程。激励各区、各产业园区凭证各自产业设计结构特点自力制订弥补配套措施。本措施与本市其他同类优惠措施,由企业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自主选择申报,不重复资助。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用期5年。
《深圳市促进大康健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生长大康健产业的事情部署,加速形成内在厚实、结构合理的康健产业系统,知足人民多条理、多元化康健需求,加速建成海内一流、国际*的大康健产业集群,连系《深圳市培育生长大康健产业集群行动设计(2022-2025年)》,特制订本措施。
一、适用机构和重点支持领域
本措施适用于已挂号注册,具备自力法人资格的从事大康健领域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事业单元、社会整体或民办非企业等机构。
本措施重点支持精准医疗、康复养老、精准营养、现代农产物、医疗美容、化妆品等康健服务业以及为其提供支持的医疗美容装备、康复养老装备、新型营养保健品、现代农产物、数字化康健装备和产物、高端化妆品等康健制造业。
二、特色化生长康复养老产业
(一)支持康复辅具创新开发。聚焦脑机接口智能辅具、康复机械人、仿生义肢、“3D”打印手艺、康复训练装备和类脑医疗器械等创新领域,对科技含量高、占领市场前沿的中高端康复医疗器械装备制造项目,优先列入市重大产业项目库,在土地指标、电气水等要素资源、以及节能审查等环保指标设置上给予重点倾斜。实现规模产业化的项目,择优根据项目总投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1500万元。
(二)打造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施展深圳天下首批康复辅具创新试点都会优势,依托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加速建设大湾区辅助用具创新中央、深圳市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全力打造海内一流、全球*的国家级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
(三)争创国家级养老树模称谓。对新获批国家级智慧康健养老树模的企业(单元),根据审计确认金额给予最高不跨越100万元的资助。对新获批国家级智慧康健养老树模企业、智慧康健养老树模园区的项目建成验收后,择优根据项目总投资1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
(四)打造养老服务产业生态。加速推进街道社区父老服务中央(站)建设,完善生涯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康健养生、康复理疗等养老服务,打造“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激励新建一批连锁化、规模化、品质化、高端化养老服务机构,拓展失能失智照护功效。
(五)支持养老机构建设。推动医养连系,激励医疗机构连系自身功效定位,开设暮年、康复、照顾护士、安宁疗护等床位,为暮年人提供早期、系统、延续的医疗服务。支持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举行主体依法依规设置医疗机构,相符要求的纳入医保定点局限,探索开展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一体化运营治理。养老机构举行主体设置医疗机构,属于社会办医局限的,可按划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激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协议互助,提供医疗救治、康复照顾护士、生涯照料等服务。
三、鼎力推动精准医疗产业生长
(六)打造基因和免疫细胞治疗产业新高地。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开展产学研互助,支持基因和免疫细胞治疗重大理论、原创手艺、前沿交织学科基础研究,争取在基因编辑、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领域实现重大手艺突破和原创性发现。支持开展基因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者提议的临床研究,重点探索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慢性病基因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手段。
(七)培育生长干细胞等新业态。支持申请干细胞新手艺、新产物临床转化、推广应用试点的国家级资质。重点开展造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储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多醒目细胞等细胞的基础研究。激励做好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及项目立案事情,加速推进我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康健生长。对取得市级细胞库资格的,根据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3000万元。
(八)构开国际一流康健治理系统。鼎力生长以康健咨询、康健检测、康健干预、慢病治理、家庭医生、康健保险等为主的康健治理产业。建设精神康复、心理治疗、康健体检、疾病早期筛查等机构,提供职业病康健治理服务。
(九)支持建设细胞与基因生物平安检测平台。对获得美国血库协会认定(AABB)或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CMA)或获得中国及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CNAS)的第三方磨练检测机构细胞与基因平安评估磨练平台,择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500万元。
四、探索培育精准营养产业
(十)支持精准营养产物创新开发。激励企业围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物、新型保健食物、营养弥补剂和运动营养食物等精准营养产物增强手艺创新和产物研发,对首次获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物注册证书》的产物,择优给予最高不跨越50万元的资助。
(十一)加大精准营养食物羁系力度。推进智慧羁系一体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加速建设保健食物等精准营养食物平安智慧羁系信息系统,实现并不停完善风险监测、精准羁系、应急指挥、大数据服务等功效,着力提升精准营养食物行业现代化治理能力和羁系服务水平。流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数据通道,推动信息化平台营养康健数据互通共享。
(十二)支持国家级精准营养科研机构建设。激励起劲争取国家和省级重点平台落地深圳,对新获批国家级区域性精准营养创新平台、省级精准营养专项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择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1500万元。支持建设市级精准营养创新平台、市级精准营养工程研究中央,根据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500万元。
五、全力推进现代农产物产业生长
(十三)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支持确立种质资源珍爱平台,配套完善种质资源判定、评价以及新种质创制的手艺系统和尺度系统。对认定的种质资源库,根据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200万元。
(十四)支持数字化农业手艺生长。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艺在农产物生产、销售全链条全场景的应用与创新,打造莳植业信息化、畜牧业智能化、渔业智慧化、种业数字化、新业态多元化、质量平安管控全程化的新型手艺方案,择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500万元。
(十五)培育特色优势种业企业。实行“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培育工程,认定一批市级“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对品种试验、质量磨练测试及农作物制(繁)种及种畜禽、水产良种生产、快速育种人工天气室等设施装备建设投入,择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300万元。对自主开展商业化育种,获得原始品种和实质性派生品种自主知识产权并应用转化的功效,择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500万元。
(十六)激励企业介入国家相关认证。指导和激励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系统认证、有机产物认证、绿色食物认证、无公害农产物认证和确立HACCP(危害剖析和要害控制点)质量平安系统。
(十七)起劲拓展“圳品”品牌影响力。支持企业或科研院所争取“驰名商标”“中国农业名牌产物”“国家生态旅游树模区”“广东省农业名牌产物”等声誉称谓,打造深圳现代农业集群品牌。对获得以上声誉称谓的项目单元在重大项目认定、专项资金申报和应用树模推广等方面予以倾斜。探索制订“圳品”专项尺度,推进康健食物质料尺度化生产,完善质量追溯系统,打造统一宣布、动态治理的康健食物尺度公共系统,确立健全康健食物全产业链质量平安监测系统。支持“圳品”培育和品牌推广,对相符相关条件的“圳品”申报企业及销售企业举行资助。对获评的“圳品”每个产物资助2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跨越50万元,本资助项目每年资助总金额不跨越1000万元。
六、激励生长医疗美容产业
(十八)支持电子类医疗美容产物。起劲生长用于皮肤美容、口腔美容、中医美容的医用激光、光子、射频及超声装备,水光仪、内窥镜等医疗器械。对新取得Ⅱ类、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单个品种划分给予最高3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稀奇审批或优先审评程序,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产物,单个品种资助上限再提高1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累计获得资助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
(十九)支持生物类医疗美容产物。起劲生长抗朽迈药物,支持生长肉毒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医疗美容药品,对取得临床批件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完成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划分给予最高200万元、300万元奖励。对取得药品注册批件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于自主研发,并获得美国FDA、欧洲EMA等国际药品生产规范(cGMP)认证的,给予最高不跨越200万元资助。
(二十)支持口腔特色产物。激励口腔质料制造企业加大焦点手艺研发,突破接纳新型质料及其制备手艺。对围绕新产物开发和工艺改善等要害焦点手艺研发并实现产业化的手艺创新项目,择优按项目总投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500万元。
(二十一)支持医疗美容服务行业。支持建设国际性、专业化、规范化的规范医疗美容机构,推动生长医疗美容产业跨越性规范生长。对新获得JCI(国际医疗卫生气构认证团结委员会)国际认证的医疗美容机构(企业),择优按项目总投资2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1000万元。制订深圳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尺度,择优给予最高不跨越50万元资助。起劲打造医疗美容之都,促进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生长壮大。
(二十二)增强医疗美容行业监视规范。完善医疗美容机构的执业尺度,督促做好医疗美容主诊医师立案治理事情。确立常态化信息相同共享机制,增强行业羁系,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构建透明可溯源的查询平台,推动医疗美容行业规范化谋划。确立深圳市医疗美容质量控制中央,促进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和医疗质量连续改善。
七、起劲生长化妆品产业
(二十三)支持化妆品生产手艺创新。激励对新质料、功效质料、香精香料、中国特色植物资源质料、产物配方、生产装备、仪器装备、生产工艺、功效功效、平安评估等方面开展手艺攻关,激励在生物工程与制剂新手艺、自然泉源功效性物质提取手艺的可连续生长等领域的研究。对在国家药品监视治理局注册立案并乐成纳入《已使用化妆品质料目录》的化妆品新质料,经批准后每项给予最高不跨越100万元资助。对行使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在国家药品监视治理局注册立案并乐成纳入《已使用化妆品质料目录》的化妆品新质料,经批准后每项给予最高不跨越200万元资助。
(二十四)激励创新化妆品商业模式。动员行业转型升级,依托龙头电商企业、专业批发市场和直播平台,打造驻足本土、辐射周边、影响天下的营销平台,实现企业销售降本增效。指导企业、经销商借助展会、互联网平台,起劲与海内外都会对接,确立外销网络,开拓海内外高端市场。
(二十五)推动建设深圳优美谷。以深圳优美谷坪山基地作为我市化妆品产业焦点启动区,联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互助区、福田华强北、坪山综合保税区、盐田中英街以及我市其他区域,形成“1 N”空间结构。激励重大项目落户,天下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以及行业龙头企业落地深圳优美谷。搭建优质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社会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提供产业公共服务,面向化妆品产业生态搭建磨练检测、功效及平安评价服务、产物包装设计、替换动物实验等公共服务平台,择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跨越200万元。
(二十六)支持介入化妆品尺度制订。支持制订深圳市化妆品优质产物、优质企业行业评定尺度,介入化妆品手艺、评价尺度和磨练方式制修订,加速推动我市化妆品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生长措施,扩大深圳化妆品品质影响力。
八、强化要素综合保障
(二十七)健全人才保障机制。确立完善多条理大康健产业人才培育系统,强化大康健产业相关学科建设。激励校企团结开展专业人才培育,完善大康健人才职称评定和提升通道。支持企业引进大康健领域高水平治理、研发、服务等紧缺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保障服务。
(二十八)强化用地保障机制。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对在市级大康健产业集群重点片区落地的重点项目,应优先思量纳入国家、省重大项目清单和广东省先进制造业项目,确实无法纳入的,由市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予以统筹解决。支持合理行使存量用地和房地产用于生长大康健产业,拓展大康健产业生长空间。由市产业主管部门统筹,大康健产业集群重点区认真对每年的产业用地和产业用房指标予以量化。
(二十九)推动大康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激励各区扩大创新产业用地和用房供应,根据大康健细分领域结构建设特色园区,加速重点特色园区建设落地,市级财政资金优先支持大康健重点园区生长。深圳市生长和改造委员会牵头定期对全市的大康健产业园区举行认定和评估。对于通过认定的特色园区根据建设总投资的10%给予资助,最高不跨越1亿元。经认定的特色产业园区参照市租赁主管部门宣布的产业用房租金指导价钱举行对外租赁,对相符尺度入驻园区的企业,延续3年根据租金的50%的比例给予资助,每家企业每年资助金额最高不跨越500万元。对经认定的特色产业园区运营企业根据运营经费20%的比例予以津贴,最高不跨越500万元。
(三十)健全综合羁系系统。完善大康健产业统计尺度,增强行业自律和信用系统建设,支持建设“互联网 羁系”一体化羁系平台,确立动态羁系事项目录清单机制完善信用公然机制,探索确立失约约束制度。加大对大康健产业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羁系和执法力度,依法袭击知识产权侵权、制假售价、虚伪宣传等违法行为,规范大康健服务机构从业行为。
(三十一)优化大康健产业环境。对经国家、省、市主管部门批准确立的大康健领域机构、海内统一刊号的正式期刊、智库等,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支持举行市级高水平大康健峰会或展会,对经市政府赞成的峰会或展会按审计后确认用度给予全额津贴,最高不跨越500万元。确立团结产业链上下游的大康健产业同盟,推动大康健产业集群高质量生长,按项目择优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
(三十二)增强行业宣传。重视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施展广告服务业助力大康健产业更好更快生长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对深圳促进大康健产业生上举行公益宣传,营造优越气氛。树立整合营销流传看法,运用创意广告宣传辅助企业获得消费者和市场认可,提升品牌形象、积累品牌资产。
九、附则
本措施由深圳市生长和改造委员会认真注释。执行时代如遇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及划定调整的,本措施举行响应调整。各责任单元应当实时制订出台实行细则或操作规程。激励各区、各产业园区凭证各自产业设计结构特点自力制订弥补配套措施。本措施与本市其他同类优惠措施,由企业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自主选择申报,不重复资助。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用期5年。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