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我国科幻兴起2023:拆解20部待播项目
6月18日,网飞版《三体》剧集发布首支预告,网友也立刻把腾讯版《三体》拿来比照。不管是站鹅版仍是站美版,总归站的都是大刘。
大刘IP火到海外,本乡科幻影视也不甘示弱。不管电影仍是剧集,不管原创仍是IP改编,影视公司、各大渠道对科幻项目都摩拳擦掌、纷繁加码。
尽管国产科幻影视改编的大刘依赖症仍旧显着,但也有一些年青的IP项目正在呈现。刚刚闭幕的上海电影节首设科幻电影周,发布了行将上映的优异国产科幻电影项目,包含让影迷等待了5年之久的奇幻著作《749局》,还有《群星闪烁时》《莫莉的冒险》《我看见两朵相同的云》等原创影片。B站首部原创科幻剧集《明日生计攻略》也在前几天官宣预告。
科幻向来都是商场的沧海一粟,在常见类型中不见踪影,项目数量也屈指可数。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像一场不知道的赌局,入局的头部都想在这个范畴分一杯羹。
是短期热潮?仍是长时刻主义?之前,文娱资本论曾在文章第三次我国科幻潮中探秘了这股第三次我国科幻潮。
2015年,游族影业的《三体》电影媒体发布会早已带动起*波科幻IP热,但转化困难导致版权积压;2019年,《漂泊地球》和《张狂的外星人》再一次拉动哑火的科幻,没想到出人意料的疫情又泼下冷水;直到本年,电视剧《三体》与《漂泊地球2》的爆火再度给了科幻高光。
再转向近2-3年待播的近20部项目。
表:近2-3年20部待播科幻影视项目盘点
由于科幻类著作的创造难度与工业要求较高,这些上马的项目在内容上有什么特征?它们偏好什么次类型?哪些体裁与科幻设定匹配度较高?为什么开端入局的是它们?
01、类型借力,有“幻”缺“科”
从近两年落地与待播的项目中,可见“科幻”仍旧更多作为次类型,与“科幻”匹配度前三的类型是悬疑、动作、爱情。为何科幻在这些类型上*借力?
“科幻电影严格说来是一个复合类型,也便是说,没有单一的‘科幻’电影,一切的科幻电影都有必要和其他电影类型结合,仅仅看份额多少。”导演张小北告知河豚君,“当下我国科幻影视著作中,科幻多和悬疑、动作、爱情、喜剧等类型结合,是由于科幻作为一个我国影视中的新类型,还缺少必要的商场号召力,所以要结合当下商场上老练的类型来作为依托,借力打力,才干发挥科幻类型的优势。”
现在这种借力打力的本质仍是奇迹与影响。科幻作为科学与梦想的结合,自身具有必定的创造与赏识门槛。而奇迹与影响便是打破门槛的快速通道,又恰恰是科幻故事能够完结的东西。奇迹离不开技能,影响则能够经过弯曲的情节与目不暇接的打架得到满意。因而,在悬疑剧情与动作规划上花功夫,是低本钱讨巧的入局方法。
一是本钱相对较低。像《漂泊地球》系列这种高出资高回报的项目毕竟是少之又少,半路夭亡的著作不可胜数。王红卫在某创投论坛中直言,“我估量2023年能开机六百部左右电影,科幻片只需1%-2%,最多也就10多部,但是它的影响力非常大,只需有一部,成和败咱们都会盯着你。”
以科幻为布景,交融悬疑、动作类型的著作本钱低、更好落地。比方陌陌影业出品的《我看见两朵相同的云》在虚拟空间与实际国际之间戏弄悬念;爱奇艺的《仿生人世》也将故事布景故事设定在未来的虚拟国际,在人与仿生人之间制作危机。两部著作都是在虚拟与实际的设定上做文章。
二是观众承受度高。科幻不是科普,当然不能用一堆物理学、天文学的概念让普通人望而生畏,因看不懂下降观看爱好。科幻对其他类型元素的借力更简略使观众承受,除了悬疑元素,喜剧、家庭、爱情类型的观众年龄层更为广泛。
比方以《张狂的外星人》《独行月球》为代表的著作,敞开了一同的“科幻 喜剧”的类型调配,是新年档与暑期档的合家欢之作;陈思诚壹同传奇的《外太空的莫奈》连续《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外太空”IP电影系列,将家庭、喜剧与奇幻结合,主打青少年科幻;阿里影业出品的《莫莉的冒险》在家庭故事中参加机器人人物,叙述少女莫莉和她的废柴机器人在寻父之旅中,找到爱与勇气的生长故事。机器人、外星人在人物设定上高频呈现。
三是改编难度大,原创切断小。科幻影视项目大多为改编,改编来历则以小说、动漫为主,其间以刘慈欣为代表的顶流作家占有高位,改编周期长。几部原创项目都更将科幻作为附加的类型元素,仍是在叙述爱情、亲情等故事。
其他,由于电影和剧集在创造与赏识方法上的不同,大屏与小屏上的科幻表达必定也会有所差异。咱们走进影院更等待一场*奇迹与硬核概念并存的科幻体会,结合技能加持的硬科幻也更能在电影上完结。
而剧集在本钱和周期上相对受限,再由于是小屏观看,注定更重视普世心情,相对而言更倾向经过软科幻和高概念等更亲民的方法落地。比方结合悬疑类型的《丧命希望》《天才基本法》,乃至主打甜宠的著作如《哆嗦吧阿部》《回转人生》《超时空大玩家》等等也会玩一些软科幻的概念。
尽管科幻元素有所增多,但全体而言,现在这些项目更多仍是有“幻”缺“科”,未来有没有或许呈现更多《三体》这种硬科幻剧集值得等待。不过,软科幻也是科幻,科幻特点的增多不免不是一种培育科幻观众的战略,也给了小公司入局的时机。
02、IP加码,不知道系数高
起点读书发布的2022年“月票”年榜前十排名中,有一半都带有显着的科幻元素。而2020年但是一部都没有。一同,IP改编也敞开加速度。“月票”年榜*的《夜的命名术》同名有声剧、同名漫画别离在喜马拉雅、B站上线,影视版权也被优酷敏捷拿下。
我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的《2022我国网络文学开展研究报告》显现,科幻网文在2022年签约量增加30%,是抢手品类增加的*名,可谓年度体裁。而悬疑、科幻、玄幻是IP改编的三大潜力赛道。到2022年末,入围第33届“银河奖”的科幻网络文学著作中,IP改编率近5成。许多抢手科幻网文被改编为有声剧、动漫、影视剧。足见科幻IP的微弱气势。
就各渠道的储藏项目而言,腾讯视频走硬核科幻经典道路,着力开发“三体”系列,有《三体II:漆黑森林》、《三体:大史》。其他,储藏项目《群星》改编自第十一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同名获奖著作,将反恐举动与外太空异域文明结合;《时刻深渊》改编自物理系博士付强的同名著作,故事将空间设定在太空移民船,凭借时空的独特改变,环绕古怪逝世的查询打开。可见,腾讯视频对硬核科幻的加码。
爱奇艺待播的《球状闪电》、储藏的《银河英雄传说》《间客》,别离改编自刘慈欣的长篇小说、田中芳树创造的架空历史小说、起点中文网猫腻创造的东方玄幻体裁小说。芒果TV的《火星孤儿》改编自科幻作家、物理学博士刘洋所著的同名科幻小说,将芳华热血与科幻结合。
优酷挑选加码新人新作,买下95后小说家天瑞说符的《泰坦无人声》《咱们日子在南京》。这两部著作是近两年霸榜热作,别离斩获银河奖与星云奖。
全体上看,各大渠道都在进行IP争夺战。但IP改编长路漫漫,游族影业旗下的电影版《三体》从2015年掀起水花,现在某渠道上的上映时刻现已显现为2030年。
导演张小北也是早就参加到《球状闪电》的电影改编,2016年电影版《球状闪电》就已立项存案。而爱奇艺出品的剧集《球状闪电》于上一年1月存案,到8月底现已杀青,估计本年播出。
“假如要改编长篇小说,剧集的时刻容量肯定是更适宜的。电影一般也便是两个小时左右,改编长篇的话有必要要做取舍删减。”关于剧集与电影的改编,张小北表明,“像电影版《沙丘》,*部长达两个半小时,但仍是没讲完一个完好故事,还得有下一部才干把故事讲完好。而剧集由于时刻长度更长,就合适讲更完好更杂乱的故事。”
其他,这些IP简直都偏硬核男频。科幻创造者是否会考虑如安在不失科幻底色的基础上,更接地气、愈加平衡群众喜好呢?就此张小北以为,科幻自身并无性别偏好,而是看怎么找到归于自己的观众集体,任何类型的混搭测验都是值得鼓舞的。
从待播著作中,咱们能够看到创造者对科幻著作的一些群众化战略。一方面,爱情、家庭等情感元素有所增多。另一方面,人设与选角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素。
比方《我看见两朵相同的云》《仿生人世》主打“爱情 科幻”,集结了王源、文淇、宋威龙、李鸿其的调配;《火星孤儿》看上去是讲男性热血,但费启鸣与赵弈钦的双男主调配也会招引女人观众的喜欢;《怪力奇》据悉由张子枫、宋祖儿双女主出演,芳华向十足。这些著作愈加年青向,也与科幻网文创造的年青化趋势符合。
03、概念>情感?情感>概念?
奇迹、影响当然是入局战略,但科幻的应有之义离不开对人类未来的考虑,情感才是长久之计。糟糕的奇迹也会令人恶感。
2021年爱奇艺迷雾剧场的《丧命希望》主打科幻 悬疑,豆瓣评分3.9,改编扑街砸了迷雾剧场的招牌。高赞谈论直言:“主创们关于科技和未来的幻想好瘠薄,通明的电子产品 廉价的霓虹赛博朋克,老土备至。剧情是个啥玩意儿,毫无悬念感,叙事无比紊乱。”
能够说,科幻不仅是对类型创造的检测,更是对幻想力的检测。假如类型元素都没有做好,幻想力无法令人信服,观众更不会配合。当被问到《被光抓走的人》创造时遇到的*难题,导演董润年也说:“当咱们把一个科幻的概念或许一个主意视觉化、实体化今后,咱们面临的应战是能否让观众信任。”
类型及格之后,看的则是情感。张小北告知河豚君,我国科幻影视当下遇到的*应战,便是如安在一个“合理”的本钱内完结一个既具有视觉幻想力一同又能和观众完结情感共识的影视著作。任何影视著作的要点都肯定是人物和情感,其他的都是技能手段。科幻的优势在于能够设定一个脱离日常日子体会的环境,在这个极点环境下去讲人物和情感的故事。
待播项目中,解救国际、人与AI的联络是两大高频主题。比方《火星孤儿》叙述了在外星文明来临、国际面临坍塌之际,一群热血的高中生全力反抗、解救人类的故事。将“硬核的物理学逻辑 勉励热血的高燃设定”放在一群高中生上,理性与理性并存。原著作者刘洋曾表明,“我前期的著作没有太多社会层面上的实际观照,更会集在‘硬核’上,但最近几年我发觉想真实感动人心,著作就要往实际延伸,要关怀科技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成的影响。”
其他,《咱们日子在南京》创造创意来自新海诚的《我的姓名》,也是末日求生的故事。叙述了2019年的高三男生经过无线电台联络上了一个日子在2040年同一地理位置的女生,二人一同面临末日天灾。
AI方面,B站首部原创科幻剧集《明日生计攻略》,环绕人与AI的联络,结合实际论题,打造了六个不同的故事。官宣预告片中提出了三个问题:AI能定制将来?AI能运算情感?AI能刻画认识?好像有将AI论题一扫而光的野心。《我看见两朵相同的云》《仿生人世》相同涉及人与虚拟人、仿生人的问题。
末世危机、虚拟国际、AI窘境都是对近未来国际的幻想,这种幻想只需将概念落实到情感上才干说得上有用。在上影节论坛中,郭帆谈到人始终是创造的中心,例如《漂泊地球2》结束,刘德华扮演的人物图宏宇经过数字技能真的进到了虚幻的国际、数字的国际,然后和女儿再次相见,“这种衔接的意思是咱们需求把技能、幻想和情感紧紧地绑在一同。”
“科幻设定和人物情感并不抵触,不同作者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科幻作者刘洋告知河豚君,“硬科幻作者通常是先建构一个体系、完好、自洽的设定,然后从设定自身的特征动身,寻觅其间躲藏的抵触点,然后找到一个叙事的切角,把人物情感融入到故事中去。软科幻作者通常是从人物情感或许故事自身动身,然后依据故事的需求提出特定的设定和概念。我的大部分著作,包含《火星孤儿》,都是根据前一种方法来创造的。”
其他,就主题而言,科幻影视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科幻网文作者们的创造趋势中也能看出,创造者不再满意于简略的科幻元素套用,进化超能、未来国际、星际文明、超级科技等多个子类其他创造日益多元。
从科幻作为元素,到科幻作为主体,跟着科技的开展,这股科幻气势想必还将继续下去。只不过,咱们需求的是愈加“长时刻主义”的心态,等它渐渐长大。
上一篇:消费复苏的5个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