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网约车司机,困在「一口价」里
网约车职业的“一口价”形式,正在遭受越来越大的监管压力。
近来,杭州市商场监督管理局、交通局等部分在近期举行的会议中要求:各网约出租车公司要对“一口价”等运价规矩进行全面整理标准,并揭露计价规矩。
无独有偶,在杭州会集整治“一口价”之前,部分省会城市也有相似动作。比如说,合肥市交通运送局发文称,要求网约车聚合渠道不得干涉网约车渠道的价格,如主导不同网约车渠道公司展开统一标准的“一口价”活动。
尽管全国多地监管部分对网约车一口价的会集整治,关于推进职业朝着健康良性方向展开有着重要意义。但率直来说,在其时网约车职业供需失衡的节点下,以及乘客端、司机端、渠道端三方皆寻求个人利益*化的布景下,这种整治后续能否真实进步司机端收入仍充溢许多不知道。
01 对立本源:供需失衡
一口价的界说为:乘客设定目的地后,体系给出一个固定结算价格,不论堵车仍是改路,所花费的价格都不变。也就是说,一口价下渠道具有自主定价权,并且因一口价本身归于竞赛所规划的产品,本身也不违法。
事实上,网约车一口价早在几年前就被职业所运用,其时不少司机抱着“总比没有订单少”“少赚也是赚”的主意,关于一口价也乐意承受。现如今,网约车供需的严峻失衡也是将一口价推至言论风口浪尖的本源。
刘奇(化名)是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名网约车司机,本年已是他从事网约车职业的第五年。刘奇向螺旋实验室泄漏,自己前几年主要在滴滴渠道上接单,但本年则是全渠道接单。调整的背面,仍是本年网约车数量太多,竞赛太大。以刘奇地点的当地网约车群为例,本年简直每天都有少则几十人,多则两三百人参加。
如刘奇所言,据官方数据显现,到本年6月30日,全国共有318家网约车渠道公司,比较于网约车公司来说,网约车的驾驶员证更是添加敏捷,据计算,本年网约车职业累计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79.0万本、车辆运送证243.4万本,而在上一年6月份的时分,这个数据仅为453万,一年的时刻全国新增了超百万的网约车司机。
但刘奇却指出,实践添加的网约车司机数量必定比官方发布的数据还要高,并且这一数字仍有添加趋势。一方面,除现已经过渠道审阅,拿到相关资质的网约车司机外,还有不少“黑车”。尽管详细“黑车”数字难以计算,但这一数字必定会比合规的网约车数量还要高。
另一方面,因为开网约车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以及时刻的相对自在,这也让不少人预备开网约车进行暂时过渡。比如说,因为上半年餐饮职业迎来一波“报复性开店潮”,但在价格战、职业竞赛加重,以及跟着后续气候改动,部分餐饮品类无法满意时节需求的布景下,估量下半年餐饮职业将迎来一波闭店潮。闭店潮之后,这些餐饮企业老板、职工或许也会有不少人参加网约车大军中。
但与之构成激烈反差的则是,网约车渠道订单数量的削减。结合交通部的数据来看,本年1-5月,网约车订单量环比别离添加14.1%、13.3%、9.7%、-1.4%和4.2%,职业增速全体呈下滑趋势,各大网约车渠道的订单量均遭到不同程度冲击。
其间,阳光出行5月份订单量同比削减15.2%。美团打车4月份订单量暴降58%,5月份更是掉出前十队伍。
“人多粥少”面前,网约车司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揉捏。刘奇接着表明,从前自己或许一天只跑10个小时左右。但现在自己和同行一天跑12—14个小时都归于常态。但即便如此,即便在行情相对较好的时分,一天的流水也只要二三百元。
若扣掉每天的固定本钱100多元,电费和车辆稳妥六七十元,以及车辆的损耗、折旧、吃饭等本钱,有时分一天的纯收入有或许还不到100元。
更让刘奇忧愁的工作在于,若是渠道上呈现赢利略微高一点的“好单”,基本上都是几十个司机在抢。为节约本钱,即便在七八月份合肥每天三十多度的高温下,自己在等单进程中空调都不敢开。
如刘奇所言,当网约车司机的支付和收入不成正比时,渠道所推广的一口价订单实践履行进程中,有或许会遭受堵车、因交通事故进行路途的暂时管控等不确定要素,从而导致订单时刻被拉长的一起,司机的本钱也在添加,这让司机服务一口价订单时,不但不挣钱反而还会亏本。
“世人快快当当,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人间万种紧张”,面对收入下降,网约车司机对一口价订单的天怒人怨也就不能了解。
02 渠道视角:借“一口价”争夺订单
事实上,其时网约车渠道之所以会在一口价中厮杀,本质上仍是因为网约车历经多年展开,其时也迎来同质化服务阶段。对标其他职业来看,同质化商场下职业上的玩家往往会经过价格战的方法来招引顾客,从而扩展本身商场份额。比如说,两轮电动车职业、新茶饮职业、咖啡职业等等。
但此前多地清晰下发告诉,制止网约车渠道贱价竞赛。因而经过一口价的方法进步渠道订单量和收入,自然是一众网约车渠道的打法。若是网约车渠道若是或经过进步运费或下降抽佣份额等方法,来添加一口价订单下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司机端和渠道端的对立也能得以平缓。
但问题是,因国内网约车渠道终年堕入亏本,为赶快找到盈亏平衡点,这些方法也不现实。
以职业头部玩家滴滴为例,据滴滴本年一季度财报显现,尽管本年一季度滴滴营收较上年同期添加19.1%至427.12亿元,净亏本则从上一年同期的160.7亿元缩窄至9.17亿元。但结合滴滴创始人程维从前的表述以及滴滴历年财报亏本数据来看,滴滴2012年创建至今,已累计亏本约1368亿元。
不仅仅是滴滴,尽管Uber发布的2023年Q2财报显现,公司单季度净赢利为3.94亿美元。但据相关媒体报道,在曩昔的十年时刻里,Uber累计亏本超2000亿元。继续的亏本,让Uber的股价一向自2021年2月到达64.05美元/股前史高位后,尔后一路暴降。
网约车渠道终年堕入亏本的背面,本质上是因为职业缺少飞轮添加效应。如果说传统电商渠道的添加逻辑为:以货架电商为模型,以履约渠道为形状,完结商家和顾客的衔接。再以TOC端顾客的巨大的用户数量为根底,不断招引产业链上中游商家的入驻,从而以商家规划的进步再次反哺C端用户,终究构建出强者恒强的电商模型。
但这一模型得以建立的根底在于,电商渠道的形式具有较高的可仿制性,以及顾客对部分品类的需求具有刚需性。这些特性的存在也决议了电商渠道可以经过继续多轮的价格战,不断构建其用户的心智壁垒,并凭借供应链功率的继续进步构建本身的护城河。
但反观网约车渠道,一方面用户对网约车渠道的需求并非刚需,尤其是伴跟着近些年来各大城市公共交通的敏捷展开,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进步。
其间,据乘联会猜测,本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到达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可达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乘用车浸透率有望到达36%。
当用户出行方法多元化,网约车渠道的添加上限也遭到胁迫,为完成用户的回流,网约车或经过一口价订单或经过优惠券方法。但如此一来,也加重了网约车渠道的亏本程度。
另一方面,网约车渠道的添加形式无法在不同城市之间得到仿制。相较于高线城市以巨大的人口数量为根底,可以带动订单的继续添加,下沉商场顾客对网约车的需求实则很低,尤其是在国内的许多县城中,两轮电动车更是当地用户日常出行遍及运用的交通工具,这也是为何当年两轮电动车头部厂商雅迪、爱玛挑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打法的原因。
不同城市订单量的不同,也决议了网约车渠道很难凭借规划效应来完成盈余。并且相较于电商渠道在订单履约进程中的相对“简单化”,网约车渠道此前因订单履约进程中频发爆出的问题,在让网约车渠道成为重监管职业的一起,渠道也只能加大各种费用投入,从而进步渠道订单的合规性以及安全性,但这种投入也在加重网约车渠道的亏本。
03 司机困局:收入难进步
网约车职业的展开离不开本钱多年的支撑。比如说,本年7月份完结了由洪泰基金出资的超10亿元A 轮融资,2021年10月份完结了由中信联合体领投,金额高达77亿元的A轮融资。据悉本次是18年以来,国内网约车企业*的一笔融资。
除此之外,此前哈啰出行也完结了融资签约,出资组织包含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等闻名互联网企业,触及金额约19亿人民币;由控股股东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出资3.5亿元,旗下的如祺出行也展开规划约为10亿元融资。
但本质上来看,本钱在2021年到2022年对这些网约车渠道出资的背面,实则仍是和当年滴滴APP被下架,留下的商场空白有关。但从后续的状况来看,网约车渠道能否取得本钱继续出资,仍充溢许多不确定性。
从本钱本身的视点来看,进入到2023年以来,受美联储加息、欧美银行危机等一系列要素影响,现在本钱商场遍及遭受融资难、退出难、出资难、收益难的问题。
据Dealogic数据显现,本年一季度全球并购活动降至十多年来的*水平。到3月30日,全球并购交易额较上一年同期下降58%。其间,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别离下降26%、25%、24%、20%、19%。
资方本身遭受窘境之下,除会更垂青企业的盈余才能、未来的生长空间,以及出资逻辑产生改动外,也正在要求此前出资的企业加快上市,以进行退出。比如说,近期蜜雪冰城、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别姬等一众新茶饮品牌加快上市的背面,实则也和本钱给到的退出压力有关。
相同的状况未来也将呈现在网约车职业,究竟本钱业已陪跑网约车职业多年。但不论是网约车渠道迟迟无法找到盈余方法,仍是滴滴的商场份额从2022年的74%进步至本年一季度的76%,换句话说,其他网约车渠道对滴滴商场份额揉捏有限。
这种布景下,不论是后续面对的本钱减持套现压力、上市压力、退出压力,网约车在坚持可观添加数据的一起,也面对着更大的现金流压力。
因而从这一视点来看,即便后续一口价在全国多地被撤销,网约车仍会经过其他贱价方法来扩展订单量。而司机在和网约车渠道协作进程中,实则处在被迫位置,这也决议了后续网约车司机想要进步收入也并非易事。
但即便如此,网约车渠道也有必要经过多种方法来进步司机收入。不然一旦网约车司机很多逃离,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网约车渠道又要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