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Uber上市,一个800亿美金的IPO事业_狮子金融
十年跌宕升沉,Uber终于上市了。
狮子期货(微信ID: yzdq988)新闻,巨无霸Uber终于迎来敲钟时刻,发行价定为每股45美元,出售1.8亿股通俗股票。按此盘算,Uber估值高达800亿美元,缔造了今年创投圈IPO历史纪录。
建立于2009年,Uber开创了共享出行模式,也推翻了外界的认知——把钱看成兴奋剂,最终长大迈向IPO。据不完全统计,Uber一共进行了至少15轮融资,累计金额跨越150亿美元,堪称史无前例。
一起争议,一起狂奔,Uber惊心动魄的生长历程,成为互联网圈已往十年的缩影。
Uber崛起:
它曾掀起互联网公司高估值浪潮
在Uber泛起之前,人们的出行方式从未被云云改变。
这一切,源于那位“史上最倒霉的乐成创业者”卡兰尼克。他早年的人生就履历了种种升沉:小学就会写编程,大四辍学开办音乐交流网站,最后被迫卖掉公司,宣告破产;三年后创立了RedSwoosh,在2007年卖掉公司成为千万富翁,只管在此期间他多次走入人生低谷,但都挺了过来。
厥后开办Uber的故事人尽皆知。苦于隆冬的夜晚叫不到车,卡兰尼克萌生了开发手机打车软件的念头。Uber在2009年应运而生,隔年10月最先引入外部资金,崭露头角。
为什么Uber迅速崛起?
从Uber外卖营业的一个小例子中或许可以窥见。决议推出外卖营业后,Uber突然有了成千上万的快递配送员在伦敦市区里穿梭,迅速占领市场,一位UberEATS 的前员工回忆:“在几周内烧掉我们的营销预算是我们做过的最好的决议之一。” UberEATS在几周之内就迅速取代了在伦敦排名第二位的外卖服务商。
出行营业的逻辑也是一样。它始于一个绝佳的想法,又明白行使资源的气力提供给用户优越的体验,迅速铺开市场。
2012年,Uber行使3年时间力破非议,大获用户迎接,成为出行领域的霸主。这一年,大洋彼岸的滴滴建立,早于Uber上市的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Lyft降生,开启了同行业竞争者间的围追堵截。
为了竞争,Uber在全球各地区病毒式扩张,争取全球市场份额的战略逐渐演变成补助大战和价格战,这也是近十年互联网圈最疯狂的“烧钱”竞赛。
备受外界抨击的“烧钱”行为,VC们却不以为然。美国雷洛克风投公司合伙人simon rothman曾撰文:一个理性的竞争者只会用钱换速率,只要获取用户成本小于终身价值,它们就会只管多地获取用户。这就是为什么Lyft 有一个好的开头,但Uber 却后发制人的缘故原由。
然而,原本可能成为教科书般的扩张路径,却在中国遭遇折戟。2016年,优步中国被滴滴收购,中国市场成为了Uber的遗憾。
钱是Uber的兴奋剂,镇定后也浮现一系列问题。最近两年,Uber贫苦缠身。一连串的负面新闻和执法诉讼显示,Uber的经营方式、竞争手段,甚至职场文化和卡兰尼克的小我私家作风,都遭到投资者、媒体、业界人士和民众的质疑。2017年8月,卡兰尼克被迫宣布永远告退。
从出行到外卖
Uber到底值多少钱?
今后,估值争议一次又一次将Uber推上风口浪尖。
最初听说,Uber的IPO估值将靠近1000亿美元,甚至一度到达1200亿美元;4月25日《华尔街日报》称,Uber IPO的估值最终被下调为800至900亿美元;甚至,著名资产估值专家、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分校教授达摩达兰用两种方式对Uber的价值进行了评估,获得的效果分别是617亿美元和586亿美元。
42亿美金,全球最快IPO诞生:我们为什么投了瑞幸
42亿美金,全球最快IPO诞生:我们为什么投了瑞幸,虽然存在着巨大争议,但不得不承认,瑞幸已经创造了中国创投圈又一个神话。
1200亿到586亿的估值差,横亘在中心的是一份始终亏损的报表,建立了10年,亏损了10年,Uber始终在挑战投资人的耐心。
招股书显示,Uber在2018年营收为112.70亿美元,高于上年的79.32亿美元,同比增42%。不外,Uber在2018年的运营亏损为30.33亿美元,上年同期运营亏损为40.80亿美元。
实际上,几年内,Uber为了扩大生长规模连续在市场运营及平台建设上不停投入,导致亏损率不停上升,对网约车司机的补助也成为Uber最大的肩负之一。于是,为了削减亏损来实现顺遂上市,Uber不得不削减补助和司机抽成,这直接导致了5月8日美、英、澳等地司机罢工抗议人为苛待。
为了缓解压力,Uber送起了外卖。凭据招股书,Uber现现在的营业可以统分三类:出行、外卖以及其他。外面看起来,Uber厚实了营业系统,但打车仍然是营收的大头。所幸的是,ber推出的外卖营业增进较为可观,外卖营业的营收增进在2017年为2059%,2018年为106%,比出行营业快许多。
Uber还最先了“瘦身”设计。资料显示,Uber将其东南亚营业卖给了竞争对手Grab,并换取后者30%的股权;随后也把俄罗斯的生意合并给了Yandex.Taxi,停止2018年底,Uber对这家公司持股38%。
回首Uber的发展历程,亏损是逃不开的字眼,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公司没有未来。想当初,亚马逊上市时,也头顶亏损的阴霾,现在却坐拥近万亿美元市值。
问题在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是否会信赖Uber的故事。从Lyft的上市显示来看,情形似乎不太乐观。
一场财富盛宴:谁赚得最多?
Uber上市,作育一场财富盛宴。据狮子期货不完全统计,建立至今,Uber一共进行了至少15轮融资:
其中,Uber最大股东是软银愿景基金旗下的SB Cayman 2 Ltd.,持有Uber股份16.3%或逾2.22亿股。而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是第二大股东,持股11%或1.50亿股。
投中阿里巴巴之后,孙正义一直在寻找各个领域的领头羊。2017年12月,软银冒险决议向Uber注入跨越70亿美元的资金,并放置两名员工进入Uber的董事会。那时孙正义信赖,只管陷入困境,Uber始终很有前途。
坊间流传着那时的情景:Uber早先并不想接受软银的投资,但孙正义公然放话,若是无法杀青他想要的买卖,就会转而支持其竞争对手lyft,这一做法导致Uber宣布接受软银给予的90亿美元融资。
事实上,软银先后投资滴滴与Uber。若是回头看,这一步棋堪称绝妙,后面助力促成了滴滴与Uber的合作关系。
现在,Uber的上市将上演一幕幕创投圈经典回报。押宝Uber,是Alphabet早期投资分支机构(谷歌风投)那时最大的一笔投资,其2013年向Uber投入的2.58亿美元,现在已经增值近20倍。出行浪潮下,Alphabet无疑是最大赢家之一,2017年,Alphabet还通过晚期投资分支机构(CapitalG)向Lyft投资5亿美元,拥有其上市前约莫5.3%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高盛运用自有资金下了500万美元于Uber,现在这笔投资或许收获至少120倍的丰盛回报。
只管不受迎接,又迫于股东压力告退,但Uber前首席执行官兼团结创始人卡兰尼克依旧是公司的最大小我私家股东,依旧是赢家——Uber董事和高管合计有33.9%的持股比例,其中,卡兰尼克持有8.6%,为公司第三大股东。而在上市之前,2018年,卡兰尼克曾将最初持有的Uber约29%的股份出售给软银,套现约14亿美元。此外,Uber的另一位团结创始人加勒特•坎普持有6.0%股份,是公司的第二大小我私家股东。
小我私家赢家远不止两位团结创始人。亚马逊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贝索斯早期投向Uber的300万美元即将为他带来约4亿美元的回报,只管这对于贝索斯来说九牛一毛。有趣的是,和孙正义一样,贝索斯投资Uber的逻辑也是为了其隐秘的“出行帝国”。
不仅云云,Uber的许多早期员工也持股庆祝。据媒体报道,仅在中国,多名Uber前员工已经收到公司发来的邮件。昔时Uber退出中国后,700多名员工手中仍持有期权。
所有的这一切,终于等来了兑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