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司动态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造车不顺,小牛电动失速

从前的电动两轮车明星企业小牛电动,正在掉队。

2022年,小牛电动(NIU.NASDAQ)全年完结营收31.69亿元,同比下滑超14%。当年,它的净亏本为4950万元。2021年,小牛电动的净赢利姑且高达2.26亿元。2022年全年,小牛电动只在一季度完结了增加,营收规划为5.75亿元,同比增幅为5.1%。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小牛电动继续下滑,营收别离削减12.4%、6%、37.9%。

营收下滑的小牛电动,2022年营业费用增加显着,当年营业费用为7.75亿元,大涨27.3%。

2023年,小牛电动仍然难挽颓势。一季度,该公司完结营收4.17亿元,同比下降27.5%;净亏本6030万元,2022年同期净亏本为2960万元。对此,小牛电动书面回复年代周报记者称,这首要原因是国内销量下降以及锂电池本钱暴升。

“从上一年3季度开端,咱们更聚会集高端商场,发布了包含全新UQi 和SQi等在内的新车型,新品有极强立异性与个性化特点。咱们的单车ASP(均匀价格)和毛利率得到改进进步。”小牛电动称。

小牛电动建立九年,一出生就自带光环。开创人李一男出生于1970年,曾在华为作业多年,27岁升任华为副总裁,被誉为“天才少年”。外界一度将他视作任正非的接班人,“华为太子”之名由此而来。

2014年,李一男和胡依林携手完结团队架构建立。同年,李一男就因涉嫌内情买卖,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2017年出狱,2018年8月卸职小牛电动法定代表人职务。这一年的10月,建立才四年的小牛电动就敲开资本商场的大门,登陆纳斯达克。

小牛电动上市后的次月,李一男就将作业重心倾移,发动造车项目。李一男之外,胡依林也被外界视为是赋予小牛电动部分魂灵的之一。兴办牛电科技前,他一向从事规划相关作业。2009年,胡依林花费一年时刻改装了一台本田祖玛电动踏板车,改装事例备受必定。

小牛电动前期三大标签——锂电化、智能化、⾼颜值,都和胡依林有极强相关。不过,胡依林在2022年10月不再担任小牛的研制副总裁,留任董事,并担任公司参谋。

小牛电动现任董事会主席、CEO为李彦。李彦也是技能布景身世,获斯坦福大学电机相关专业博士。不过,他并未长时刻从事技能研制作业,而是转向出资范畴,曾在股权出资组织多年,2009年至2015年供职于KKR私募股权基金,担任运营副总裁,2016年4月加盟牛电科技。

上市后的小牛电动也曾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全年净营收总额14.78亿元,比2017大涨超越92%。2019年,小牛电动营收增加至20.76亿元,同比大增超40%;完结净赢利1.90亿,一举反转2018年亏本3.49亿元的局势。

2020年,小牛电动虽然盈余才能有所下挫,净赢利为1.69亿元,同比下降11%;但营收继续坚持增加,增至24.44亿元,同比增幅17.7%。2021年,小牛电动收入和盈余才能坚持大幅增加,营收和净赢利别离是37.05亿元、2.26亿元,增幅别离为51.6%、33.8%。

小牛电动渐有掉队之势,但电动两轮车的商场热度不减。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电动两轮车销量约为5000万辆,同比增加15.2%,职业规划继续扩展。商场研究组织Research And Markets猜测,该商场规划2027年将增至661亿美元,2021年至2027年的复合增加率达13.15%。

小牛电动的直接竞赛对手九号公司(689009.SH),2022年营收初次打破百亿大关,增幅超10%;净赢利为4.51亿元,同比增加9.73%。小牛电动成绩体现不振,出资者用脚投票。小牛电动2021年2月市值最高飙升至40.72亿美元。现在,它的市值已跌至约3亿美元。

小牛电动何故至此,它做错了什么?

01  成绩滑落

小牛电动是最早以互联网思想切入电动两轮车的企业之一。

长时刻以来,两轮车规划偏于保存传统,科技感不强。小牛电动在两轮车身集成多个传感器,具有定位和通讯功用。用户经过App即可完结长途开锁上锁,实时检查车辆方位、车辆可行进路程数、电量、骑行频率及轨道等数据。

2020年和2021年,小牛电动的销量别离为60.09万辆、103.79万辆。气势正劲。2022年,小牛电动商场声量扶摇直上,总销量降至83.16万辆,骤降近20%。2023年一季度,小牛电动的销量仍然未能起势。当季,小牛两轮电动车销量为9.44万辆,同比下降42.3%。其间,国内销量和海外销量别离为8.15万辆、1.29万辆,同比别离削减45.3%、12.2%。

关于销量下降,小牛电动回应年代周报称,零售有部分改进,但还没带动批发增加。“现在针对商场反应,咱们进行了产品线结构调整,已经有一些新品连续推出,商场端处在蓄势期,给商场一些时刻。”小牛电动还着重,“咱们对接下来的出售旺季有满意决心。”

年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销量下滑之余,小牛电动应收账款周转率的状况也不容乐观。Wind数据显现,2020年至2022年,小牛电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别离为22.58次、20.03次、11.15次,存货周转率11.75次、14.04次、7.28次,呈下滑趋势。

⼩⽜电动还⾯临应收账款激增的⻛险。据财报数据,2020年末,⼩⽜电动应收账款仅为1.01亿元,这一数值在2022年末飙升⾄3亿元。

⼩⽜电动曾赖以成名的App操控、NFC解锁等技能,已不再鹤立鸡群,渐成各大⼚商⾼端⻋型的标配。主打“功能”和“续航”的雅迪、推出“液冷电动⻋”的绿源,纷繁向小牛电动等“新势⼒”建议反扑。脱胎于⼩⽶供应链的九号电动⻋更直接对标⼩⽜,杀⼊小牛最为中心的年青商场集体。

以科技体念为首要卖点的小牛电动,研制投入逐年下降,研制费用率显着低于营销费用率。这和小牛主打高端智能道路的定位各走各路。

财报显现,2019年至2022年,小牛电动的营销费用率别离为8.82%、8.22%、8.96%和13.88%,同期研制费用率别离为3.23%、4.30%、3.64%和5.55%。2023年一季度,小牛电动不包含股票薪酬在内的研制费用为2860万元,同比下降22.5%,而不包含股票薪酬在内的出售和营销费用则高达6920万元,同比增加4.7%。

“职业界的友商根本都是出售费用比研制费用份额高,这是由业态决议的。可是,咱们研制费用始终是在继续增加。”小牛电动回应年代周报记者称,小牛电动2022年营销费用增加首要用于海外事务。

“在海外的新品类,特别新形态产品,小牛进入新商场拓宽、新途径需求必定投入。”小牛电动方面着重,“现阶段,咱们根底夯实,将关于公司未来事务的可继续高质量开展构成助力。”

02  战略漂移

一名与小牛电动多有触摸的业界人士直言,小牛电动的成绩滑落,与缺少稳定战略,战略漂移休戚相关。

“小牛在把主营产品做强做大之前,过早进行了多品牌运营,比较早地发动了第二品牌Gova。它抛弃了锂电化的高端定位,开端运用铅酸电池。”上述人士还剖析指出,“李一男带领团队进入轿车范畴,也对小牛电动形成了必定影响。”

李一男是公认的技能天才。即便已不再前台,他仍然是小牛电动对外*代表性的标杆人物。“其实一家企业能不能做好,要害取决于中心人物。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开创人和老板的注意力是企业的*价值。”一位挨近小牛电动的人士告知年代周报记者。

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交给元年,不少量产车型均在这一年上市。一向有造车梦的李一男决议入局新动力轿车,建议牛立异动力项目。2021年,牛立异动力发布英文品牌“NIUTRON”,中文品牌为“自游家”。一年后,“自游家”宣告车辆暂时无法交给,并向前期预定用户退还了意向订金。李一男形成遭受严重冲击。

就在李一男忙于造车项目时,小牛电动办法一再。

在2021全球新品战略发布会上,小牛电动为进一步丰厚产品矩阵,推出滑板车全新品类。面临剧烈的商场竞赛,小牛的电动滑板车仍需进步竞赛力。2023年*季度,小牛电动的电动滑板车在国际商场销量仅为12889辆,同比下降12.2%。

试水新品类受阻,小牛电动打造第二品牌也充溢崎岖。2019年新国标出台后,已在职业竞赛中获得先机的雅迪、爱玛等头部企业继续扩展产能,也开端向上延伸,向高端商场进发,抢占商场份额。

定位高端商场的小牛电动,测验推出子品牌,企图撬动中低端商场。它在2019年推出子品牌Gova,产品价格为2499元至4599元,还推出“原价2299元,折后1999元”的优惠活动。当年,Gova系列产品销量到达2.2万辆。2020年,Gova系列的销量大幅进步至16.85万辆,占总销量的近3成,成为了驱动小牛电动2020年销量增加的中坚力量。

锂电化曾是小牛电动的标签。锂电池提价,腐蚀小牛电动的赢利。小牛电动CEO李彦在2023年一季度财报会上介绍,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端,为应对锂电池提价所带来的本钱压力,小牛电动将国内产品价格会集上调了7%,但这按捺了部分用户的购买需求。其间,入门级产品Gova Zero系列销量更是遭受冲击。李彦泄漏,2023年*季度,Gova Zero系列产品的出售额同比下滑起伏挨近9成。

关于GOVA,小牛电动着重称,GOVA是一个系列,并非独立运营,“和滑板车相同,都是咱们进军两轮全场景战略,满意商场需求进行的拓宽,无论是延展新品类,仍是完善产品矩阵,丰厚产品线。”

或是迫于竞赛压力,折戟新品类、新品牌的小牛电动,开端推出搭载铅酸电池的车型。“运用铅酸电池的意图实践是为了压本钱。铅酸电池的价格更廉价一些,但小牛一开端的定位是锂电化,现在转向铅酸电池。这也是公司战略漂移的体现之一。”一名职业人士对年代周报记者说。

Gova系列产品本是小牛电动降维冲击、下沉商场的力作,但实践定位与雅迪等竞品没有显着差异。“中低端干不过雅迪”,好像成为外界对小牛电动最直观的总结。

这也导致了小牛电动线下途径缩短。到2023年一季度末,小牛电动国内加盟店数量为2853家,较2022年末下滑近8%。小牛电动CEO李彦解说称,公司低端产品出售占比明显下滑,公司封闭了部分低线城市的加盟门店。

“咱们并没有把雅迪、爱玛当作对手,咱们都在满意不同商场的顾客需求。”小牛电动还向年代周报记者解说,“下沉不是意图而是手法,咱们期望当咱们产品能够满意更多巴望改动出行的人群,并没有故意着重上仍是下。”

小牛电动进一步向年代周报记者表明,“咱们的产品界说根据商场及用户洞悉,*贱价并不是下沉的实质。”在相对低的价格区间,不必定没有空间做出高价值的好产品,要害从用户视角界说这个“好”。